02书屋 > 端上铁饭碗,巨额财产藏不住了 > 第90章 搞事?她喜欢!

第90章 搞事?她喜欢!


宋以茉提出的这一问,又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好奇欲!

看着一个个摇头晃脑,亮晶晶的盯着她。

宋以茉继续开口:“书里有!书里还能告诉你,怎么预测台风来到的时间,预测台风会不会刮倒房子,大家需不需要撤离岛上?

如果将来你们学得好,说不定还可以让台风听话,不来岛上也不是不可以。”

学生们听完一片哗然,各个都在质疑!

“台风怎么可能听话?”

“宋老师是开玩笑的吧!”

“那我让台风今年不要来了,也能行?”

这话,整个课堂哄笑一堂。

宋以茉也不介意,她循循善诱道,

“以前有飞机吗?

你们会质疑,很正常。因为你们还没学好,数学题算不明白,语文题理解不了。

那给你一张造房子、造飞机、造船的图纸,你们能看懂吗?

老师认为,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支潜力股。

虽然学习很枯燥,但是学会了学懂了,你们都自由了。

你们也不要觉得自己笨,从来没有笨小孩,只有不努力的小孩。不要觉得读书的最高点是识字、算数。

这是不对的!识字只是一个基础,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

常见的有:算口粮、算工分、记个账。

不常见的有:改变土地酸碱度,调整化肥,让一年只收获一季的花生,改成一年收获两季。”

“老师,我们真的可以吗?”王军不解的问道。

“可以!不要小看自己,老师都没小看你们。在老师心里,你们可都是栋梁之才!”宋以茉回应道。

“可是我们书上没写到这些啊。”翟晓宇扬声。

“对啊!老师说的不对!”江小鱼扯着嗓子喊道。

“不是书上没写,是你们还没学到!”

宋以茉的声音婉转,望着底下的少年说道:

“你们现在的学习是第一关,打地基。地基都没打好,怎么盖楼?

小学、初中、高中学得知识都不一样,都是一层一层的学下去,慢慢累积的过程。哪有人能一步登天呢?你们当中有人折过纸飞机吧?”

学生们纷纷点头。

宋以茉拿起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对机翼。

“认识!物理老师有教过。”江小鱼开口。

翟晓宇连忙抢答,“上面弧度大,下面平,空气流过时。上面跑得快,下面跑得慢,就能产生向上的力。然后......飞机就飞起来了。”

王军补充了一句,“这叫伯努利原理。”

宋以茉点点头,男孩们似乎对物理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天赋。

“这对机翼,你们知道用什么材料造出来的?”

大家伙纷纷摇头,眼睛盯着宋以茉。

“上到高中,上到大学。到时候你们就能亲眼看见抹见这些材料了。在此之前,首先得打地基,学原理。”

宋以茉说完看了看手表,“好了!半节课已经过去了,我们停止探讨。下面翻到98页。”

下课铃声响起,宋以茉拿着书出了教学楼。

迎面而来的安老师打招呼,“宋老师,陆校长找你!”

“好!谢谢安老师!”

宋以茉点点头往办公室方向走去,结果胡丽华也在,而且似乎在等她!

宋以茉第一反应,来者不善,有人要算计她。

果然!

“宋老师!罗老师身体不舒服,家访的学生有十来人在嵊山岛,胡老师的意思是让你和她一起去。”

陆校长说完,拿起搪瓷缸子喝水。

心里在想,这球已经踢出去了,反正以这丫头的性格不会答应的。

这不能怪他偏心,他已经问过了哈。

“好啊!”宋以茉这一声把陆校长差点呛到。

“你?”路奎看着宋以茉,满是诧异:“答应啦?”

“老陆,你别是耳背吧!家访这事是我提出来的,罗老师不舒服,那我跟胡老师去也可以呀。”

宋以茉嘴角轻扬,浮现出一丝浅笑。

搞事?她最喜欢了!

只是被算计的人是谁,就说不定了。

“陆校长!”胡丽华眼神里露出一闪而过的算计:“既然宋老师同意,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行!安全为主。”事已至此,他也没什么好说。

话必,两人前往嵊山岛。

胡丽华一瞬不瞬的盯着站在甲板上的宋以茉,垂在身侧的双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

宋以茉一路提防着,特意找了个好落水的位置,静静地等着人作妖。

“两位老师!考得好,真有奖励啊。”问话的是岛上渔民。

“当然啦。不过你家孩子成绩差的,拿不到奖励。”胡丽华不客气的开口。

紧接着她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话外却很诚恳。

“所以说,家长要管好孩子,监督孩子的学习。你看我家保国,年年都考第一。”

“胡老师,你家孩子年年考第一。初中毕业,还不是游手好闲,靠着你养家。”

“可不就是!孩子读书那么好,你干嘛不让他上高中?”

“干脆你退了,把工作给他。”

......

“你们懂什么!我把工作让出来,工龄要从头算!”胡丽华气得冷哼。

“那还不如跟我们去捕鱼,起码还能填饱肚子。”

“拿到码头上,运气好,有人来换,还能给孩子买点零嘴。”

“就是!就是!”

听着渔民们的建议,胡丽华虽然很生气,也没法说出反驳的话。

显然,她心里也这么认同的。

送自家孩子去念书,就是希望能有个体面的工作。

谁知道保国念初三那会儿,跟着县城里流氓玩,一下没看住,连高中都没考上。

她就寻思着,能有个工作也行。

可一个萝卜一个坑,足足等了一年,还是没消息。

“你们是想要孩子一辈子都做渔民?”

宋以茉直接抓住痛脚,直接问出了扎心的一句话。

船上的几人你看我,我看你!

可见大家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都不愿意孩子当一辈子的渔民。

宋以茉明白,也清楚得很!

想要激励孩子们念书,也得让孩子的父母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厂里招工考试!可考试也要识字吧?”

“宋老师!这机会哪里轮得到我们呀?城里早就内定好了!”

“就是!就是!”

“陈旅长家的孩子,不也下乡了吗?”

“还有刘政委家的!”

......

这些人怎么光记着不好的呢!

“铨子的姑姑也在城里工作吧!张团长家的大儿子去了供销社做采购吧!林婶子家小儿子上个月,是不是去城里当工人吗?”宋以茉一一举例反驳道。

“可不是嘛!妮子爸!你家跟他们家靠得近,是怎么当上工人的?”问话的是一开始质疑宋以茉的王大娘。

“在县里念高中,听说要招工,自己去考上的。”妮子爸拍了一下大腿声音突然拔高。

“这读书还真有用啊!”

“当工人,一家都不愁吃穿了。”

“宋老师说得对,得读书!不读书哪有机会出人头地?”

......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59/436556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