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127章 试验成功,开始跃近【求订阅】

第127章 试验成功,开始跃近【求订阅】


开完厂里的会后,周志强便跟几位厂领导说了一声,随后便回项目组去了。

    今天这个会说的都是他之前知道的,和其他有能力加工生产机械零部件的工厂洽谈。

    接过他们多余的生产力,然后完成大发农机设备厂的生产任务。

    其他工厂的计划过剩是因为生产太多的东西卖不出去,要是能卖出去,他们也不用费尽心思到处调剂物资了。

    唯一周志强不知道的事就是大发农机设备厂,已经申请了两届广交会的名额。

    这次他们会带着小型拖拉机和脱粒机一块去。

    不过让赵厂长比较气愤的是,他们将播种机的制造图纸交给部里,然后被计划司安排给豫省那边的一家农机厂。

    结果他们生产出来后,不仅在国内卖了不少,而且也要去参加广交会。

    回来后赵厂长便跟刘副厂长说了这件事,要不是他们厂人手短缺,熟练工也少,那还有豫省那家农机厂什么事啊。

    这次开会,赵厂长和严书记也说了厂里自己定的任务目标。

    如果广交会上拿下的对外贸易订单,足够让明年的产值保持20%的增长,那他就会立刻向上级部门提交扩招。

    哪怕附近没有地方,在两三公里外建一个分厂也行。

    分厂的效益是算在总厂账上的,不过他们现在是部委直属工厂。

    真想建分厂,那就要拿出过硬的成绩才好意思申请。

    没成绩就去申请,那很有可能被领导一句话顶回来:‘扩建什么?你们连增长目标都没完成,现在的人手不是够用了吗!’

    现在赵厂长算是认识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

    以前的大发机械厂,以生产农机配套零部件为主,就是一个独立的加工厂,不是其他厂的附属。

    能吃多少饭,就看其他厂的生产任务有多少。

    但自从周志强研发设计出小型拖拉机后,他们厂在短短两年内直接站起来了。

    从一个人数过千的中小型机械加工厂,变成现在总厂分厂加起来,人数超过五千人,创造全国第一对外贸易订单的大厂。

    都和新技术研发脱不开关系。

    所以赵厂长挺希望周志强能回来主持技术科的,现在的技术科虽然也干活,而且比工厂扩张前的技术科干的还好

    但是让人没期待感,如果周志强在的话,那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收到一份试造新的农机设备的申请。

    但周志强不在,这种期待感就消失不见了。

    只不过周志强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回来,就算他带的团队完成负责的项目,也顶多是时间空余了一些,但人肯定还要留在项目组的。

    大型水压机没有完全制造出来前,项目组没有解散,他就还是项目组的人倒是可以抽时间回来看看,给厂里出出力什么的。

    周志强是这么说的,他什么话都没说死,只能说到时候再看。

    赵厂长也没勉强,能抽出时间帮厂里,已经很不错了;严格来说他这是和部委的项目组抢人,要是让项目组知道了,赵厂长铁定挨批评。

    也就是周志强帮他瞒着。

    ——————

    三月中旬。

    温度渐渐回暖,距离上次汇报已经过去一个月,现在正是验证第一阶段试验的时候。

    在电渣焊的试验场地,所有工人师傅和项目团队的工程师,都有些紧张在调试设备。

    不过紧张归紧张,他们是一点都不敢放松,每一项都要检查三遍,确认无误后再确定签字。

    等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部检查就绪后,董正宇便来周志强身前汇报道:“周工,所有机械设备均已调控完毕,校准也没半点差错,可以投入试验了。”

    周志强点点头,随后又问道:“试验工件呢?处理的怎么样了?”

    “表面处理完后又检查了两遍,并且固定也检查了两遍,完全没有问题.”

    周志强闻言后,便转头看向身旁的沈长林组长和蔡司长,问道:“组长,可以开始了吗?”

    沈长林道:“你是组长,你下令吧。”

    “好,董工,让人把焊材和工件都就位,然后开始引弧造渣。”

    “明白。”

    在周志强下令后,整个团队的人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材料和工件运输到位后,周志强便发口号试验开始。

    周志强亲自上前判断时机,一开始的导电发热阶段全靠经验,但在场的所有人,只有周志强有半个经验。

    收集推演助手传输给他技术成果时,让周志强得到了‘半个’经验。

    但毕竟没有亲自尝试过,所以即便周志强有很大的把握,也不敢说第一次一定成功。

    不过第一次要是成功了,那以后他就能说有百分百的成功把握了。

    几十分钟后,周志强和另外几个焊工连目光都没转移,最后总算是成功引弧。

    “接下来就开始焊接了,梁工,你那边盯紧焊机仪表,其他人按照之前分配的任务,继续工作.”

    周志强看到最麻烦的一步已经成功,接下来就是稳定焊接的过程了。

    需要的时间比较久,周志强让其他人暂时帮他盯着焊接,他则来到沈长林和蔡司长身旁,说道

    “沈组长,蔡司长,接下来的试验时间比较长,大概要六七个小时,要不先去休息?”

    沈长林听完后立刻摇头说道:“不了,我就在这里盯着,志强同志,不用管我,你盯好项目就行。”

    蔡司长也跟着说道:“对,志强同志,你就当我们不存在,时间太长的话注意好更替人手的问题.”

    周志强点头道:“放心吧,提前已经做好准备了。”

    见两人没打算走,周志强也不多说,继续回去盯着了。

    他总把全局,但也要盯着任何一处细节。

    没人比他更了解电渣焊技术工艺的运行,所以周志强必须盯着。

    这时候周志强是一点都没有休息,每隔十分钟就过来看看电流电压数据,以及焊接工件的状态。

    但凡出现一点问题,周志强都要立刻调节。

    七个小时后,焊接和修补工序已经完成。

    周志强仔细的检查了工件的每一处地方,确定没有任何凸起凹陷的失败特征后,他才让人过来做最后的焊后检测工序。

    这也是个耗时长的工序,至少要十个小时以上。

    不过要是通过了,那就可以宣布他们的电渣焊技术改造工艺第一次试验成功了。

    但之前的几个工序都没有出错,不少人已经在幻想这次的检测也一定会成功,脸上都有些压抑不住笑容。

    “好了,各位同志,接下来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你们先回去休息,明早六点准时过来。”

    周志强看到换班的人都到了后,便对忙活了一天的成员说道:“董师傅,早点回去休息吧,明早还需要你们来忙呢。”

    董正宇点点头,他们确实熬了很久,别看焊接只用了七个多小时,但之前的筹备工作,他们已经用了十二个小时。

    算下来,已经将近一天没有休息,而且精神也紧绷着不敢放松。

    现在轮到检测阶段,就可以不用再那么紧绷了。

    沈组长和蔡司长也回去了,他们还有不少事要忙,不可能在这里浪费一天。

    但周志强还不能走,他必须详细掌握焊接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将经验详细记录下来。

    翌日一早。

    “无损.拉伸强度合格冲击功需合格加热以及顶压无变形.好,好,好!”

    周志强看完所有检验记录后,顿时高兴的对围在身边的所有人宣布喊道

    “同志们,咱们电渣焊技术改造工艺的第一次试验,完美成功,一次错误都没有出现!”

    “太好了!”

    “总算成功了。”

    “茂竹溪万岁”

    一众操劳一宿的工人和团队内的工程师,纷纷高兴的大喊起来。

    一次就成功,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现在就摆在他们眼前了。

    等所有人高兴了几分钟后,周志强才摆摆手示意先平静下来,随后对所有人说道

    “接班的人先在这里盯一下,清理杂渣、重新调控设备.昨晚加班的同志们先去吃早饭,去厂外街口那个早点铺,等会项目组给你们报。

    今天你们没安排了,明天正常来就行。”

    周志强笑着喊道:“我先去汇报一下,同志们的功劳,我会一五一十的向领导汇报。”

    第一次试验成功,已经积累到足够多的宝贵经验,周志强都可以说,接下来的试验和正式的分段焊接中,他们肯定也能成功。

    他们基本上可以把大型水压机的‘壳子’竖立起来了。

    “谢谢领导。”

    “谢谢周工,那我们先去吃饭了。”

    忙活了一晚上,他们这些人现在也累的不行,跟周志强打过招呼后,打了一声招呼后便走人了。

    吃完饭他们还打算好好去睡一觉。

    “董工,现场你盯一下,这是我昨晚总结的检测记录,帮我汇总抄写一份。”

    周志强说道:“我先去和组长汇报,等会再过来。”

    “行,周工,放心交给我吧。”

    董正宇说完,又继续说道:“周工,你也快三十个小时没合眼了,记得休息。”

    “放心,等会就去休息,不过得先汇报完。”

    周志强笑着说道,随后便来到办公室,一个电话向一机部主研团队办公室打去。

    接通后,对面很快便传来沈组长着急的声音:“志强同志,怎么样?结果如何?”

    “放心吧沈组长,成功了。”

    周志强笑着说道:“检验结果和试验之前的计算结果一致,甚至某一块的数值还要超过计算的,我等下就给你送过去.”

    “你别骑车过来了,我让蔡司长安排司机去接你,千万别骑车了啊。”

    沈组长连忙说道:“你这忙了一天一宿,现在再骑车我可不放心,你在那等司机接你。”

    “行,那我就等派司机过来了。”

    周志强说完,便挂上电话,出去找董正宇了。

    他们这边总结的也快,而且周志强还和董正宇对了一遍,等完事后蔡司长安排的司机才到。

    周志强将剩下的工作全部交给董正宇后,便跟着司机一块向一机部赶去。

    等来到项目组办公室后,沈长林和林田都在办公室等他,看到周志强进来后,两人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志强,详细跟我们说说。”

    “行,我直接说具体检验数据吧,表面基本无较大气孔和夹渣,经拉伸和冲击测试”

    周志强很快将检验的结果全部汇报了一遍,同时将之前计算结果和检验结果做对比的数据表,也一并交了上去。

    沈长林和林田两位总工听完后,再看完检验结果对比,心中很快便有数了。

    这次试验非常成功,基本可以验证电渣焊技术工艺可以做到大型立柱的分段焊接,造出大型水压机的框架。

    不过这是第一次试验,为了保险起见,接下来应该还有第二次和最终试验。

    “好,很好!”

    沈长林说完后,起身来回走了两步,脸上那纠结的神情像是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一样。

    很快,沈长林便走到周志强身边,一脸郑重的问道:“志强同志,以现在的试验成果来看,你觉得电渣焊技术工艺直接进行大型立柱的分段焊接,有几成把握?”

    一旁的林田听完后一脸震惊的问道:“沈组长,沈工,你想干什么?

    这才一次试验,你就想直接进行大型立柱的分段焊接!?”

    “林工,我们能加快就加快,何况没有很高的成功率,我也是不会支持的,但是试验成果你看到了.”

    沈长林开口道:“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多快好省建设这些精神你不是不知道,咱们必须要快、要省。”

    “志强同志,你说句心里话,有多大把握就说多少把握,如果现在进行大型立柱的分段焊接工序,你觉得有多少成功率?”

    周志强听到沈长林的话后,也大概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前段时间刚开了一次会,算是把全民众的热情彻底调动起来了。

    基于这个原因,沈长林可能也想节省一些试验次数.

    “要我说真心话.”

    周志强顿了一下,他这么一顿,让沈长林和林田两位总工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九成以上,按照现在的经验,几乎不会失败;如果失败了,那一定是操作不当导致的!”

      第二更,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53/1111102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