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谈妥生产任务和扩张规模
办公室内仅剩下四人,任局长环视了一圈屋内后,不由感慨的说道
“志强同志,你平时蛮刻苦的,这些书都看完了?”
书架上的书并不是规整摆放好,桌上也堆放着不少图纸,还有旁边的柜子上也都是机械动力相关的书籍。
是不是经常看,他们这些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周志强办公室内的样子肯定不是装出来的,绝对是经常翻看的。
“需要什么就翻看什么,大部分书都是从大学图书馆借出来的,然后我让人去复印了一本,不然他们老是催着我要书..”
周志强一边倒水泡茶,一边随口解释道:“书架上的书几乎八成都是从大学借出来的。
不过他们要是多复印一些就好了,我还能买几本回家看。”
不少大学里的书都要抢着借,不然看的人太多了,排队都轮不上。
周志强是托了费教授的关系,一次性借了几十本,不过一本还没看完就有人上门催了。
那时候他才知道,这些书的复印本就两三本,许多学生都在等;周志强只好让厂里多复印一些,然后才将书还回去。
“至于图纸.任局长应该最了解,我经常让人去机床局借老毛子留下的资料图纸。”
任局长闻言后点点头说道:“这我倒是知道,档案室一开始每天都和我汇报,后来我跟他们说‘周副厂长来要图纸的事就不用和我汇报了’,档案室才不来敲门,哈哈.”
换做别人要拿技术图纸资料,少说要经过层层审批;但周志强以前就参加过国家重大项目,借阅资质肯定是够的。
吴副领导也笑着说道:“要是不努力,他也不会次次都给咱们不小的惊喜了。”
“好了,建宏同志,你这炫耀的意图太明显了,还是说正事吧。”
白永华接过周志强递来的茶水后,打量了一会周志强后,开口说道
“志强同志,你能认出来刚才两个零件,说明你对导弹也有一些了解,怎么样,要不要加入进来?
我去帮你向钱主任汇报一下,他肯定需要你这么个人才.”
“你等会,永华同志,白书记。”
吴建宏察觉到不对劲后连忙制止,随后皱着眉说道:“我说白书记,你说的正事就是来我一机部挖人啊?
那你别说了,这绝对不行;我点志强同志来第二机床厂才半年,现在眼看着第二机床厂能发展起来了,你把人抢走算怎么回事?”
这不是跟他在大发农机设备厂抢人是一个道理吗,只不过他那时候是大发农机设备厂的上级。
“算了,我知道你老吴不可能轻易放人,但你也太着急了,我这说了一句,你十句的顶回来。”
白永华笑着说道:“那说正事吧,我们局之前计算过,不算西北那边,其他军工厂加起来至少需要九百台今天这个镗床。
西北那边还在询问,但可能也要一百五十台左右;这还是仅仅是满足现有生产规模的,如果需要扩大.”
白永华顿了一下,随后脸色郑重的继续说道:“可能还要增加,建宏同志你虽然不是我们部门的,但对局势应该了解。
我们急需扩大生产,来应对国际上更复杂的局势。”
他们虽然不像老毛子那样,工业中的轻重比,和重工业里面的军工占比十分畸形。
但军工也必须扩大生产,不然一旦发生战争,军备跟不上的话,会付出十分惨痛的代价。
“这么说至少需要一千一百台,这个镗床我和立诚同志也商量了一下,国内一些精密加工的工厂也需要不少。”
吴副领导说完这句话后,任局长也立刻跟着说道:“确实如此,能加工这么精密的零部件,手表厂那边肯定需要。
而且我们还能用这个机床和老毛子谈判,能补足他们在工业上的不足,同时也能让我们收获一些技术上的短板补充.”
周志强手里的水杯还没放下,就感觉三道视线看向他。
‘合着冲我来的?’
周志强心中感觉不妙,这几个领导又想压榨老黄牛了。
“我们厂的高级工数量、机床设备和车间这些领导你们是知道的,就算再怎么加班,每天都忙到晚上十点一个月最多九十台!”
周志强见三个领导脸上不怎么满意,还特意抢话补充的说道
“这还是工厂扩建后的生产量,我打算招一千个临时工,扩张计划昨晚刚写完,还没来得及给领导你看呢。”
说完,周志强便起身向办公桌走去,找出昨晚写好的工厂扩张计划汇报。
本来打算立刻递给吴副领导和任局长看看,不过他想起来昨晚他计划的是八百人。
于是又拿笔在工厂扩张汇报上面的人数划了一下,从八百改成一千。
随后才拿过去递给任局长和吴副领导,说道:“领导啊,我也想尽快生产,但现在制约生产效率的因素太多了。
如果能帮我们厂解决这些,那到时候可以生产;投资也不算多,本厂四百万,外厂的那两个精密部件可能也要四百万。”
“那可是生产高精度坐标镗床的关键,这绝对不能省下来。”
周志强说的豫省研究所那边的光学读数系统部件,以及另一个从老毛子那边换来技术。
都是高精度坐标镗床需要的,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两个。
这两个部件的产量,才是制约高精度坐标镗床生产效率的关键;不过要是专门投资建厂,来生产这些,那也不会慢下来。
任局长接过来后,和吴副领导一起看了起来。
不过没看多久,两人便忍不住笑了出来,随后任局长对周志强说道:“我说志强同志,你这个连招的临时工人数,都是现调整的?”
周志强脸不红气不喘的说道:“昨晚就想好了,只不过根据领导们的需求,做一些特殊调整。”
随后任局长没有再说话,而是和吴副领导仔细的看了起来。
一旁的白永华也没开口,这是一机部内部的事情,工厂扩张他掺不上话,最后只需要给他一个答案就行。
过了一会,吴副领导和任局长都看完后,才抬头对周志强说道:“不算难,不过回去后要和建辉同志商议一下。
但你们厂能给部里这么大的一个惊喜,部里对这些要求都能满足。”
“不过志强同志,你给我们一句准话,这些投资都落实后,一个月能生产多少台?”
“一个月至少一百一十台。”
周志强苦思了一会后咬牙说道:“完不成这个数量,我就住在车间里,不过要先给我三个月的临时工培训时间。
领导,我还想兼顾着厂里的研发任务,我是不会满足厂里就生产这么一台高精度坐标镗床的,以后还会研发各种高精度机床。
甚至是数控机床,所以我需要抽出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如果还要继续增加生产效率,那他这个副厂长就真的要像老黄牛一样,带头待在车间里苦干。
不过这样对他的能力太浪费,有收集推演助手的周志强,在研发上可以说是一柄利刃。
利刃就该用对地方,而不是让将他当锄头用。
吴副领导考虑了一下后,开口答应下来的说道:“行,那就按照志强同志你说的数量来。
三个月后,月产量一百一十台;投资扩产的话我回去后和建辉同志开个会,月底前给你落实。”
说完,吴副领导又转头看向白永华,对他说道:“永华同志,我们可没有瞒着你,月产量就这么多,而且我们部门也要”
“建宏同志,前四个月的必须给我们。”
白永华一脸诚恳的拜托说道:“我们那边真的很急,一层一层的任务压下来,不然我也不会多次上门找你们了。
你看盛领导看到我就开始躲,现在都不怎么说见我了。”
“前五个月都给你们,这样也能缓解你们的压力。”
吴副领导叹气说道:“建辉同志倒不是烦你,他是没办法,总感觉见了你又不答应你的要求,感觉对不起西北那边的同志.”
白永华闻言后也不说话了,他也理解盛建辉同志,就是身上的任务太重,让他不得不多跑几趟。
“那就暂时先这么定了,志强同志,接下来一定要尽快生产,第一批机床你一定要亲自检查一遍,送往西北的设备,一点都不能出错”
吴副领导叮嘱了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边的研发项目,不说全国最重要的项目,也能排进前二。
谁知谁是第一还不好说。
所以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一点错都不能出。
吴副领导继续说道:“到时候,部里会派运输队过来,每够一定的数量,都要上报给部里,由部里统一安排运输。”
等吴副领导说完,任局长又补充问道:“志强同志,你们厂的保卫工作整顿了吗?”
周志强连忙说道:“已经整改过了,刚来的第一天我就让孔科长进行整改。
随后又从派出所调来一位副科长,由他亲自带队安排每天的巡逻工作,现在成效不错。”
“那就行,不过我记得你们厂的保卫科人数不多,好像才八十人”
任局长思索了几秒后,转头问向吴副领导道:“领导,要不建议武装部支援点人过来?给保卫科也升一下。”
说是保卫科,但其实就两个排,平时安排的巡逻和值班任务,人手都比较紧凑。
以前是勉强够一个厂的巡逻保卫工作了,但接下来第二机床厂还要扩建,厂内的人手还要增加。
初步都扩建到两千多人,以后肯定还有下一步的扩建计划。
让八十多人的保卫科,来负责两千多人的工厂,还有周围的工厂家属确实有点辛苦了。
吴副领导闻言后点头说道:“回去后我和武装部沟通一下,以第二机床厂现在的发展规模,确实也需要扩张了。”
而且厂里还在生产这么重要的机床,保密和保卫工作更要做好。
一百五十人,或者两百人才够用。
稳妥一点的话就两百人,因为看周志强说的意思,以后还会继续研发其他机床,那第二机床厂肯定还要扩大生产。
保卫科提前扩张了,以后就不用一次次的跟着扩张了。
“领导,还有一件事,你一定要答应我。”
周志强忽然插话,态度十分认真的说道
吴副领导见到周志强一脸认真的样子,不由笑着问道:“什么事啊,志强同志,能让你这么认真说说看,要是不过分,部里肯定答应你。”
“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就是昨天完成项目后,有的工人说想吃一顿荤的,现在我们厂太紧张了,分配不到物资”
周志强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半个月才沾一点肉末子的荤腥菜,所以我昨天答应工人,一定让他们吃一顿荤的.
领导,这你可一定要答应我,不然工人们该觉得我在骗人了。”
“你这是先斩后奏啊,志强同志。”
任局长听完后,有些嘬牙的说道;他倒是宁可周志强找他要钱要人,都比要肉轻松。
部里能分配的物资也没多少,一个工厂上千人吃一顿荤的,少说要两三百斤的肉。
吴副领导闻言后,转头对任局长说道:“立诚同志,你回去后找办公室主任商议一下。
不能让一线工人立了功还没肉吃,咱们可以不吃,但一定让一线生产的工人们吃到。”
吴副领导和盛领导几人,经常和舟先生汇报工作,知道舟先生现在也很少吃肉了,因此也有这个觉悟。
“这我知道了,我回去后尽量协调一下。”
任立诚心中叹口气的答应下来,回去后又要他绞尽脑汁的找路子了。
之后周志强还和吴副领导等人商议了一些生产机床的其他要点。
这种涉及国防的生产任务,很难计算产值和工厂效益;不过最后部里会发一部奖励,纯奖励,可以直接算进工厂效益里面。
毕竟物资和投资都是部里给的。
周志强没问,但今年可能有一百万到两百万之间,明年生产效率提升上来的话,可能会翻一倍。
这已经不少了,如果和大发农机设备厂对比换算一下,他们两家工厂的产值几乎差不多。
第一更!明天双倍,预约求明天的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53/111110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