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195章 完不成的外贸订单

第195章 完不成的外贸订单


第二机床厂会议室内。

    周志强推门进来的时候,发现刘副厂长、车间主任、技术科长等等和生产相关的部门干部都来了。

    除了第二机床厂内和生产相关的干部外,任局长也来了,这次的任务很重,要部里也出面。

    李书记和孙副厂长没来,他们不管生产,来了也是点头附和的背景板,生产上有什么需要配合的直接告诉他们决定就行。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周志强进来后道歉说道,今天这个会好像就他来得晚,不过也是事发突然,得到通知后他便坐车回来了。

    “没有晚,通知的也有些突然,快入座吧,志强。”

    任局长伸手招呼道,等周志强坐到他身边后,便继续问道:“志强,你知道怎么回事了吗?”

    “知道一点,但不太清楚,我最近也没时间看报纸。”

    周志强点头又摇头的说道:“任局,你再和我说说吧,我就知道广交会又来一笔很多的外贸订单?但是我们厂的订单都排到明年年中了。

    而且这次广交会不是让我们厂展现重工业科研实力吗,怎么突然又有”

    “广交会可不单单是外贸部决定的,外交部的话越权更大,有些国家可以越过广交会,直接找咱们上级说需求的

    这次你们厂许多订单,就是在外交谈判中,附加的外贸条件。”

    任局长继续说道:“你们的机床表现的也出乎意料的好,性能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准,价钱只有其他国家的二分之一。

    感兴趣的人很多,也算是给咱们国家争光了;他们谁能想到,在他们眼中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竟然生产出这么好的机床.”

    机床是工业之母,想要生产出机床,需要工业体系的支撑。

    很多国家都没有生产机床的能力,想要发展工业,只能从其他国家买机床。

    五八年之前,第二机床厂生产的刨床,就挺受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一年能卖出去五六百台。

    不过和今年的第二机床厂相比,那就差远了。

    今年他们在秋季的广交会上,拿下了来自十一个国家的三千一百台机床的外贸订单。

    其中有四个国家,是通过和外交部商谈加塞拿下的。

    也是外交部眼光长远,通过收集到的消息,发现一些国家需要工业机械的支持,所以才会点将让第二机床厂带着最新研发的机床参加广交会。

    这次重工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在广交会上一举占据了45%的比例,差点就要超过轻工产品和农副产品了。

    而且这次秋季广交会的外贸订单额也十分高,几乎要赶上过去两年的成交额了。

    任局长和周志强说了一下广交会的事,以及外交部点名要加塞的订单,这些外贸订单都要如期交付。

    不然完不成附加条件,那谈好的外交局势也会出现意外。

    现在他们国家的外交局势还只是在非洲打开了一点,如果能在东南亚和西亚等地区也打开一些局势,那无疑是巨大进步。

    “任局,就算你这么说.但现在厂里的机器已经从早上八点开到晚上十一点了。

    现在有两个办法,两班倒,人休息机器不休息,但缺人;再延长加班但我不太支持,一线生产不是坐办公室,工人没那么多体力完成十六七个小时的加班。”

    周志强顿了一下后,开口说道:“要不让其他机床厂也帮着生产吧,我们派出技术员指导,或者让他们来厂里学习。

    进行工人轮换教学、和技术员派遣学习,三个月内应该能尝试生产制造。”

    任局长闻言后,松了一口气的说道:“志强,这次我连开口都没说,你就把话说完了;我敢打赌,其他厂肯定没有你果断”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任局长还环视了一圈,他看到会议室内不少人都有些想说什么样子,但是碍于什么,还是没开口。

    就算他们不开口,任局长也知道他们要说什么。

    外贸订单是第二机床厂的荣誉,分出去就是把成绩和荣誉也分出去了,会议室其他人都想劝周志强别这么说。

    而且外贸订单还关系到很多,工厂的自留财政、以及工人年中会发多少福利等等。

    刘文洲副厂长虽然没有开口,但他脸上的表情和其他人差不多。

    虽然来的时间不长,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刘副厂长已经把第二机床厂当成他要发展的成绩了。

    成绩好他也光荣,尤其他还是分管生产方面的副厂长。

    “没办法,除非部里投资,不过现在投资建厂也来不及了;涉及到外交任务,肯定要完成,这不是第二机床厂耍小性子就不答应的.”

    周志强说道:“不过任局,把机床教给兄弟厂我们没意见,但是能不能保证我们优先生产外贸订单的机床?”

    “你是说”

    周志强继续说道:“国内的任务机床,让第一机床厂来干,外贸订单机床我们生产不过来,再分给他们一些,但要保证我们优先生产

    我们厂的生产任务排满后,再将剩余的生产任务给其他机床厂。”

    工厂有财政自留权,他们第二机床厂大概能自留利润的18%作为改善工人福利、投资等多项用途。

    而且外贸订单赚的多,单单定价的时候就比供应国内其他工厂要高不少。

    “行,我现在就能答应你。”

    任局长笑着说道:“确实是你能想出来的,不过其他厂也没什么能说的,毕竟是你们厂研发出来的机床。”

    他是机床管理局的局长,对于国内所有机床厂的情况最为了解。

    国内所有机床厂,也就前四的机床厂还能保持增长的生产任务,其他机床厂已经开始收缩生产任务。

    去年的后遗症还没缓过来,生产的太多,怕明年的产能又过剩了。

    这时候第二机床厂让出一部分生产任务,还进行技术指导,是帮助其他机床厂了。

    这要是还挑挑拣拣的,那他这个局长绝对要把挑拣的厂长喊到办公室来臭骂一顿。

    他对周志强的态度好,那是因为周志强能力强,不断给他惊喜,不代表他一点脾气都没有。

    随后任局长便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周志强后说道:“你看一下,然后把明年的生产任务重新排一下。

    还有技术指导和工人轮调的事情,今天先拿出个章程出来,我回去后就敲定这件事,尽快安排好。”

    “行。”

    周志强应下来后,便接过任局给的文件看了起来。

    这是外贸部那边汇总的外贸订单,列举了十一个国家地区需要的机床数量。

    总计数三千一百台,创汇一亿出头。

    同性能和精度的机床在国际上至少要比他们的机床贵一倍多,突然看到这么便宜的机床,不少国家都忍不住采购。

    这两种机床买回去后,配合其他机床,就能在国内开办好几家机械厂,也算是振兴工业发展了。

    现在距离二战过去还不到二十年,许多地区都需要发展。

    周志强看完后,又从刘副厂长将明年的计划生产任务排表拿了过来。

    对比后便知道完不成。

    他们就空了半年的时间,顶多加个两千台机床,余下一千一百台机床是铁定生产不出来。

    第二机床厂还有毛熊要的机床呢,身上肩负的任务不小。

    商议、安排生产任务,就用了一些时间;之后周志强还要点将让技术科安排人去洽谈机床厂进行生产技术指导。

    等商量完这件事后,也用了不少时间。

    周志强在刘副厂长跟其他车间主任、调度科科长商议的时候,对任局长问道:“任局,我们厂今年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年底有没有什么奖励?”

    “你想要什么奖励?”

    任局长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你们厂今年的自留财政不少了,至于物资.已经在优先供应你们了。

    等明年吧,明年会好很多.我在农业部的朋友透露消息了,明年估计会缓过来,到时候说不定物资就慢慢恢复。”

    明年?比他记得要早一年!

    不过周志强很快便想到,天灾好像就是两年,最后一年是因为其他原因。

    而且他也改变了不少,钢铁没浪费那么多,也给老毛子重工业产品抵了不少债,加上不断生产的机床也在创造外汇..

    虽然抵不上所有的外债,但也算缓解不少,足以减轻农村的一些压力了。

    想到这里,周志强心中稍微松了一下,有改变就行,他这几年没怎么休息,就是因为国内情况不太好。

    所以努力建设,改变国内状况到现在,也算有些成效了。

    “不要肉粮这些补贴,但工业产品之类的,任局你得给我特批一点,不然我们厂也搞不来太多。”

    周志强摆着手指头数道:“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水壶脸盆什么的厂里的工人这一年太拼了,我这个厂长得给他们扒拉点什么东西。”

    “.行,你这么说,我还真不好反驳什么,周厂长。”

    任局长忍不住笑了笑,随后又问道:“不过这些你们厂买不到?”

    “量大,买不了太多;自行车和缝纫机各四十个吧,水壶三百个”

    “你等会,你等会!”

    任局长听到前两个数目就忍不住打断道:“我说志强啊,你这是要给全厂每人都发奖励吗?

    自行车和缝纫机就八十架,你知道咱们四九城的供销社有多少吗?我上哪给你要去啊。”

    现在是轻工给重工让道,自行车这些民用工业产品,产量缩减了很多,钢铁都用到军工国防上了。

    这导致自行车的价格一路飙升,甚至翻了一番,就是因为数量少。

    “任局,想想办法,你想想我们厂的工人多卖力,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半,有时候到十二点,几乎没怎么休息啊.”

    任局长直接把脸转过去了,然后拿出一根烟抽了起来。

    去年要走他的年货,今年又给他出难题;这个数目他得把四九城内三个供销社搬空了才能凑够。

    眼看周志强又要开口,任局长连忙摆手制止他说道:“这个数你别想了,我办不到,只能尽量给你凑一批。”

    “局长,别太少啊,要不然创汇这个好消息我都不敢宣布了”

    “知道了。”

    任局长说完便在心中叹气,又给自己招来一个麻烦,回去后还要找其他厅的同志协调一些。

    ——————

    等送走任局长后,周志强又在厂里和李书记、孙副厂长等人开了个小会。

    算是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他们厂也算是起来了,明年按部就班的完成生产任务就行了。

    顺利的话,年产值能破八千万,就算辽阳第一机床厂估计都没他们厂成绩好。

    而且明年和后年,他们厂还能生产出数控机床,到时候数控机床才是机床未来的发展方向。

    “孙副厂长,明天厂里把这个好消息宣布了后,在厂里庆祝一下怎么样?”

    周志强在开会的时候,转头问向孙副厂长这件事:“厂里不是还有不少兔子吗,也差不多能好好吃一顿了吧?”

    孙副厂长汇报道:“大概还有六百多只,也快到出笼的时候了,不过要留下明年的种兔.”

    下个月出笼最好,不过厂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提前一个月出笼庆祝一下也没什么。

    “不留了,除了没长大的,剩下全部凑到这一顿。”

    周志强开口说道:“空出来的先种蘑菇,明年连蘑菇都会慢慢取消,等物资彻底恢复供应后,咱们厂还是要靠机床来说话的。

    农副产品这件事,是特殊时期的过度产物。”

    “这好吧。”

    孙副厂长本来想说全杀了太可惜的,不过在听到物资恢复供应,便知道周志强可能收到一点消息。

    取消就取消了吧,一开始本来就是生产车间,持续了两年的农副产品车间,也给厂里创造了不小的价值。

    算下来,单单种出来的蘑菇就超过三四万了,远远超过当初的投入.最主要的是让一线生产的工人们全部吃饱了。

    “兔子皮也尽快处理一下,今年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要是年底给工人们的奖励都凑不齐,那我这个厂长都没脸去见工人们了。”

    周志强说完后再心里掂量了一下,近千个兔毛围脖和手套,还有各种工业家庭用品,以及几十个大件.

    还行,年终发奖励的时候也说得过去,至少能让厂里过千人员拿到奖励。

    厂里赚钱全厂花,周志强打算将厂里的效益余留出明年发展建设用的,其余的都拿来给工人们发福利。

    工厂赚钱全厂分,这才是社会主义。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53/1111095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