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199章 关于潜艇的重型机床

第199章 关于潜艇的重型机床


“现在有一个加工需求,你们可以看看,然后考虑一下什么样的机床可以加工出有这种需求的零部件。”

    盛领导在说完后,拿出来几份文件,随后递给王厂长和周志强几人后,说道:“你们先看看,等你们看完后给其他人也看看。

    这份需求文件的内容绝对保密,不能对外透露半点。”

    “是,领导。”

    周志强几人接过文件后便看了起来,能当厂长的,多多少少会了解厂里生产的技术和一些技术等等。

    肯定不指望他们全懂,但厂里能加工制造出来的什么,他们一定清楚,不然连生产任务都安排不了。

    而周志强就不同了,他对技术的了解程度是屋内所有人中最厉害的。

    所以在看到文件中需要加工的物件后,很快便猜到要加工的是什么了。

    ‘最大加工直径要求1.8米,而且还有这么高的精度和复杂曲面.轮船齿轮或者潜艇推进器扇叶?’

    周志强又想到年中的时候,毛熊把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全部撤走,而且是所有项目的技术专家撤走。

    两国之间彻底断了技术援助,并且国内开始还债,现在需求加工的零部件,估计就是大型轮船或者潜艇项目之一。

    毛熊突然撤走技术专家,让国内不少项目都停摆下来,进口零部件都买不到,只能自己生产。

    周志强能想到,其他厂长就不一定了,不过他也没开口瞎说猜想,将文件递给另一个厂长后,便思索起来。

    这是要研发制造重型机床了,但说实话,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毛熊技术专家好像教了一半,之前国内的大型机床只能加工一米左右的机械零部件。

    这次的要求几乎将加工直径翻了一倍,但有个好消息是他们有自己的万吨水压机了,至少在大型锻件上是完全不缺。

    有制造重型机床的条件技术,现在缺的是技术工艺。

    而且加工要求的精度还不低,需求方应该是潜艇了。

    等所有厂长都看完后,盛领导便开口说道:“看完了,都说说你们有什么想法。”

    会议室内安静了一会,随后还是王厂长第一个开口说道:“领导,我虽然懂一点厂里的技术工艺,但对机床的具体制造难度还是一知半解。

    这个需求应该是大型机床,我们厂之前并没有生产大型机床的经历,如果要问生产制造的话.我需要回去和技术部门的讨论一下。”

    “对,领导,我也是.这种大型机床,好像是毛熊在津门投资的大型机床厂生产的吧?李厂长清楚吗?”

    “周厂长,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我们厂建设到一半.”

    津门第一大型机床厂的李厂长说的是另一个周厂长,不过还是让周志强转头看了一眼。

    津门第一大型机床厂周志强也听过,几年前国内好不容易谈下的援助项目,为此还付出了一些代价。

    但是建起来没几年,技术援助也到一半,接着今年年中毛熊撤人,技术工艺建设方面直接停下来了。

    津门第一大型机床厂好像要自己研发生产,但毛熊的技术专家连图纸资料都没留下来,他们差不多相当于是从头研发,难度不小。

    “好了,别吵了。”

    任局长开口喝止了几个厂长的争吵,随后转头看向周志强,问道:“周厂长志强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种加工要求可以算是重型机床了,咱们国内倒是有自主生产大型锻件的条件,也就有生产研制的基础”

    周志强听到任局长点他的名后,便开口说着他对生产难度的理解:“不过要解决几个技术工艺方面的难度,材料处理.这个要看冶金部那边了。

    还有检测技术,零部件太大,国内现在的检测技术好像不能检测这么大的机械零部件。”

    “.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很高,工人手动修磨无法保证粗糙度,需要磨床进行多轴联动。”

    说完一系列的需要注意的技术工艺后,周志强又仔细回想了一下,才继续开口道:“研发机床的时候注意这些问题,就能制造出满足文件上需求的重型机床。”

    “好,志强同志,你说的很好。”

    盛领导闻言后忍不住开口夸赞道,说的思绪清晰、需要解决的地方也提出来了。

    “志强同志,你觉得国内现在能研发出这种机床吗?”

    “能!”

    周志强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过又开口说道:“但要是想完美解决表面粗糙度的问题,就必须要数控系统实现多轴联动加工,不然的话只能靠人工手动修磨。

    领导,这耐腐蚀度需求.应该是下水的,表面太粗糙的话会有不小的噪声。”

    对雷达来说,这种噪声会轻易被捕捉到,相当于活靶子,就算下水也没什么用。

    而且还会影响速度,用人工打磨的话问题不少。

    不过周志强在说完后,有点担心领导直接将这件事交给他,所以又开口提醒了一句说道:“领导,我们厂现在负责的项目稍微有点”

    不是推脱不干,是真的抽不出身。

    要说潜艇推进器和大型船用齿轮肯定重要,但他现在正在研发的数控机床也同样重要,总不能放下手中这个去搞其他的项目。

    任局长是数控机床项目的副组长,他也清楚现在数控机床项目的重要性和进度。

    随后在盛领导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盛领导一边听一边点头。

    等任局长说完后,盛领导便对在场的所有厂长说道:“这份需求文件,等会你们都拿回去同你们厂的技术人员商议一下。

    等商量出个结论后汇报到部里,附上你们工厂干的生产工艺状况文件一定要注重保密。”

    说到最后的时候,盛领导还顿了一下,语气郑重的强调道:“如果出现泄密的情况,那会请保卫局介入调查。”

    “明白了,领导。”

    会议室内的厂长们齐声说道。

    随后盛领导便宣布散会,准备起身离开,不过他走的时候还把周志强喊上了。

    对于这种给大型轮船和潜艇零部件的重型机床,一机部肯定要研发制造出来,但国内的制造工艺是个难题。

    不过周志强这么自信的说能研发制造,让盛领导他们生出一点信心。

    尤其是任局长,对周志强的信心很强,基本上周志强说的话,他都会相信。

    盛领导带着任局长、刘副局长和周志强回到办公室后,又让助理跑去问了一下吴副领导,看看吴建宏那边什么时候结束。

    这种事要他们正副两个领导一起商议着来,都在部里,就不用说两次了。

    “等等建宏同志吧,志强你也坐。”

    盛领导坐下后,指了指水壶说道:“要是喝水的话,你们就自己动手。”

    “我来吧。”

    刘副局长说完后,便起身去拿暖水壶倒水了。

    随后盛领导开口问道:“志强同志,数控机床的话,大概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顺利的话年后五月份吧。”

    周志强想了一下后,对盛领导说道:“按照目前的进度,明年五月能保证制造出第一台样品机,通过测试后,就算制造成功。

    到时候就能进行大规模生产了,不过真要大规模生产的话,要等到后年了,明年厂里的生产任务都排满.”

    可能厂里的生产任务还要分出去一些,给第一机床厂或者其他机床厂。

    虽然现在第二机床厂留下的都是有关外贸创汇的订单任务,但是和数控机床比的话,这些生产任务也可以让出去。

    “明年五月.这么算的话,数控机床项目你们只用了十三个月,满打满算也就十四个月。”

    任局长面露惊讶,随后笑着说道:“看来吴副领导那十五个月的烟茶份额保不住了,他当初果然应该后悔的。”

    “怎么回事?”

    盛领导闻言后感兴趣的问道:“怎么还和建宏同志的烟茶份额有关系了?”

    任局长笑着解释道:“吴副领导和志强同志小赌小小的商议了一下。

    要是志强同志能在十五个月内将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出来,那吴副领导就把他接下来十五个月的烟茶份额给志强同志。”

    “现在看数控机床的研发进度,吴副领导那十五个月的烟茶份额要保不住了。”

    档员不能说赌,所以任局长也立刻改口了一下。

    “我是在志强同志这里吃过亏的,现在吴副领导也跟我一样了,就是不知道下一个是谁。”

    等任局长说完后,刘副局长笑着接话道:“我是绝对不可能的,有你们两位前车之鉴了,哈哈.”

    盛领导闻言后也笑着说道:“看来志强同志把建宏同志也算计了,了不得啊。

    十五个月的烟和茶,建宏同志估计要心疼很久了。”

    周志强摆手说道:“这真是意外,数控机床的项目之所以这么顺利,还是项目组内所有成员奋斗赶出来的。

    过去一整年,我们几乎一天都没休息,每天都忙到深夜.要不是工作研发时间这么长,项目也不可能进行的这么快。”

    盛领导笑道:“这么说,建宏同志是输给你们整个组了,那这不冤,建宏同志毕竟是一个人,你们全组加起来有上百个吧。”

    要不是加班到那么晚,十五个月还真有点完不成。

    “那是有了.”

    周志强的话还没说完,吴副领导便推门走进来了,一边走进来还一边问道:“什么我输给上百人了?”

    他刚到门口的时候听到屋内有人在说他,不过没太听清是什么怎么回事。

    不过他刚进来,便看到屋内的人都在看着他笑还挺怪异的。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53/111109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