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周志强走了谁来干?
“什么事啊这么着急,能让你们两人一块来找我。”
盛建辉放下手中的钢笔,抬头看向一起走进办公室的吴建宏和任立诚。
吴副领导将手中那份从第二机床厂带回来的文件轻轻放在盛建辉的办公桌上,连同几个加工精密的零部件样品。
“建辉同志,你先看看这个,这是我们刚从第二机床厂带回来的。”
盛领导拿起最上面那份记录着数控机床加工效率和生产数据的文件,仔细翻阅起来。
随着了解深入,盛领导的脸上也渐渐露出惊叹,尤其是看到那特殊军工生产任务要求的劈锥零部件。
还有那生产效率和百分百合格率,让盛建辉的手指都不由得在报告上敲了敲。
“好,好!周志强同志果然是好样的,这生产效率的提升太惊人了……四十倍啊,真是给我一个不小的惊喜!
现在具体情况怎么样?这种机床,他们厂一个月能稳定产出多少?”
“现在最大的瓶颈不在装配,而在核心部件供应。”
吴建宏解释道:“正如报告里提到的,关键在于数控系统,也就是一九零厂生产的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
周志强同志解决了设计和制造难题,但产能扩张需要时间和资源。”
任立诚适时接话:“是啊,领导,我们去实地看了,志强同志那边只要机床生产任务给足,他们就能组织起来。
但一九零厂那边压力很大,他们不仅要供应咱们的数控系统,四机部计算机研究所那边催得也紧,这又关系到西北那边的重大工程服务.”
盛领导闻言后,神情立刻严肃起来,西北项目的代号不用点破,但在场三人都心知肚明。
毕竟许多机械设备都是一机部供给的,而且还有高级工调配等等。
计算机是中枢直接抓的重点,关乎国防重大工程项目,让一九零厂的配套供应半点不能耽误这确实是个问题。
盛领导沉吟思索片刻后,又开口问道:“一九零厂现在的半导体元件月产能多少?
数控系统又占多少?能不能在保证计算机项目的前提下,挤出更多的份额给第二机床厂?”
“这不能确定,恐怕要建辉同志你拉着四机部的人去中海院,让领导裁定了。”
吴建宏有些无奈地摇摇头:“不过志强同志在一九零厂待的时间不短,他粗略估算过。
一九零厂现有的核心产能,满足计算机项目需求后,每月能稳定匀出来支持制造新数控机床的数量,乐观估计也就能满足十五台到二十台左右的数量。”
“这意味着第二机床厂连同第一机床厂,每月顶了天只能造出二十台数控机床,这还要等他们空出一部分生产力,现在两家工厂都有任务。
不过就算如此,这距离咱们内部期望的差距太大,所以立诚同志有个想法要和你说,不过具体是什么,还是让立诚同志来说吧。”
在吴副领导说完,盛领导将目光转向任立诚身上,开口道:“立诚同志,说说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就是提升对第二机床厂的投资,在现在计划好的投资上增加部里百分之一点五的投资财政预算。”
任局长顿了一下后,继续对两位领导说道:“这笔钱主要用于工人扩招、配套工厂的扩建,以及机械设备的投资。
虽说现在投资,短期内也看不到效果,但等明年第二机床厂磨合好了,能将投资扩建转换成生产力后,那咱们需要的数控机床也多了。”
“首先让第二机床厂扩招一千五百人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到明年的话,应该也能进行数控机床的零部件生产、机床装配了”
“第二就是专项采购一批关键设备,如果这些关键设备是封锁产品的话,那咱们就要考虑副领导那个办法了,用数控机床撬开封锁局面?”
盛领导闻言后点点头又摇摇头,只能说有点希望,但具体如何做还需要外交部去洽谈。
而且他们需要的机械设备,许多都是苏制的,但现在毛熊和他们的关系又这么紧张。
说是一声从‘兄弟’变成‘仇人’都不为过,单单依靠数控机床,真能让毛熊答应用机械设备交换?
盛领导觉得希望不大,但他又相信外交部的能力,所以结果怎么样他不敢保证。
“第三就是和四机部共同投资,支援一九零厂定向增产所需要的半导体生产工艺设备。
哪怕让他们的生产效率增加五分之一,那数控机床的产量就能提高不少。”
任局长说完便停下来不再发言,他要说的都说完了;这是他回来的路上想好的几条,还可以再修改,但他觉得大方向应该向这边努力。
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完全不是人工可以比的,他们肯定要加大生产。
既然今年的生产任务都排满了,那他们应该早早的为明年做准备。
在任立诚说完后,办公室里也安静下来。
“上调百分之一点五”
盛建辉嘴里重复着了一遍这个数字,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作为部里的一把手,他比谁都清楚这个数字在当前国家财政吃紧、各条线都在“紧”字当头的部里意味着什么
那是三四千万元的巨额投资。
“立诚同志,你开口说的投资可不小啊,这相当于要把我们部里预备的机动资金挖走一大块。”
盛领导说到这里后停顿了一下,看向任立诚后继续说道:“何况第二机床厂这两年连续扩建,已经吃了部里不少资源,表现虽然出色耀眼,但也成了焦点。
这个时候再大幅加码投资,会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非议?树大招风的道理,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
他指的是年前部里开会时,就有声音对周志强‘厂内权力集中’等一些比较隐晦的批评。
不过那时候被他揽到自己身上,算是揭了过去。
“不过你说的也对,数控机床的生产任务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我原则上也同意对第二机床厂尽心投资,但原则现在不在我这里,在中海院。”
盛领导继续说道:“这件事要上报,何况涉及到两个部委的事,一九零厂没有四机部的命令,也不会接受咱们的意见。”
“立诚同志,你回去做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让规划司配合你们,从投资到三步计划,还有具体细分都要详细列举出来。
明天不,大后天吧,一共给你三天的时间,后天拿给我看。”
任局长闻言后,立刻答应下来的说道:“我知道了领导,后天一定给你。”
等任局长离开后,吴副领导和盛领导也说了两句,便打算回去工作。
不过临走前,吴副领导突然想起一件事的说道:“对了,志强同志马上要去重型机床项目。
那他要是走了,第二机床厂的投资扩建被批下来,谁来主持?”
“其他人呢?”
盛领导开口问道:“我记得不是调过去一个副厂长吗。”
吴副领导说道:“刘文洲同志在生产管理上确实很擅长,但他没有主导工厂扩建、以及技术培训等改革的经验。
何况扩建的话肯定是为了数控机床以后的生产任务,第二机床厂里谁还能比周志强同志更了解数控机床..”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53/111109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