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奉天空战
于学忠刚应下,王永江就捧着一叠文件走了过来。
这位财政总监脸上没什么表情,说话却字字扎实:“奉天城区刚刚发布公告,晚上七点起实行严格宵禁。”
“高纪毅和黄显声的治安总队联合巡逻,专门抓趁乱滋事的。”
他翻了一页文件,“‘暖冬计划’也启动了,给城里每户发两天的基本口粮,指定的粮店、药店、医院都安排了人夜间值守。”
“还在帅府、兵工厂、火车站周边设了十二个临时避难所,抽了两百名医护兵待命。”
他抬眼看向众人,语气严肃:“咱们对外的说法是‘军队在前面流血,绝不让百姓在后面流泪’。稳住民心,仗才能打得踏实。”
“资金和后勤呢?”张汉卿问。
“东三省官银号的五百万银元战时基金已经启用了。”王永江回答,“油田那边将调一千吨成品油,走秘密管线直供前线,装甲师和空军的‘口粮’够。”
“奉天兵工厂开了三班倒,每小时三辆卡车往前线送弹药,目前的储备够奉天周边这三个师打半年。”
他顿了顿,“抚顺煤矿、本溪铁矿也谈好了,战争期间不停产,于总参议派了个精锐营守矿区,原料供应断不了。”
“王总监思虑周全。”张汉卿点头,声音里带着肯定,“仗是军人在打,但根基是百姓和后勤。前线的弟兄们可以放心,他们的背后,是稳固的东北。”
大事开小会,最终作战计划很快敲定。
会议快结束时,张汉卿起身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
灯光打在他身上,映得地图上的蓝色箭头格外醒目——那些代表着装甲师、骑兵师、重炮部队的箭头,正一步步向红色的敌军阵地合拢。
他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沉稳却充满力量:“诸位,计划已定,职责已明。”
“倭寇以为我们还是两年前的东北军,今天,我们就要用第二师团的覆灭告诉他们——从东北军改革的那一刻起,旧时代,就已经结束了!”
“各就各位,执行命令!”
“是!!!”
众人齐声应和,转身快步离开掩蔽所,脚步声渐渐远去。
谭海始终站在张汉卿身后,看着他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蓝色箭头合拢的位置。
远处的炮声似乎更响了些,但这一次,掩蔽所里没有了之前的紧绷。每个人都知道,一场注定改变东北命运的决战,正按照他们的计划,一步步展开。
回到作战指挥室后。
黄显声已经等在这里,手里拿着刚译好的金在世回电:“金先生那边已经动手了,正在袭扰西境关的东瀛兵营,第39旅团的增援短时间来不了了。”
“好,密切关注战场局势,一有消息立刻送过来。”
“我会24小时待在作战指挥室。”
“明白!”
……
下午4点20分。
奉天东塔机场。
跑道上厚达十五厘米的积雪已经清扫干净,地勤人员正在为最后几架“游隼”战斗机清除翼面上的薄冰。
北风卷着雪沫掠过跑道,能见度在两千米左右徘徊。陈鸿陆系紧飞行帽的皮带,透过结着霜花的座舱玻璃望向灰蒙蒙的天空。
“猎隼01准备完毕。”他对着喉部送话器说道,手指在仪表盘上轻快地检查着各项参数。
这款银灰色战鹰凭借仅1050公斤的空重,在积雪跑道上滑行180米后轻盈离地,迅速融入铅灰色天幕.
就在这时,机场东南方向的天空突然绽开三朵红色信号弹——这是地面观察哨发出的空袭警报。
“所有单位立即升空!重复,立即升空!”塔台传来的命令带着电流的杂音。
陈鸿陆推动油门杆,普惠“黄蜂”发动机的轰鸣声顿时充斥耳膜。
很快,五十八架“游隼”相继升空,在奉天上空组成19个三机编队。这些银灰色战鹰的机翼下,两挺12毫米“狂风”重机枪已经装填就绪。
这场空战,双方都非打不可。
对于东瀛而言,若不先清除东北军的战机,他们的轰炸机和侦察机根本无法安全执行对地支援任务。
游隼战机凭借其高度和速度优势,可以像猎鹰一样从云端俯冲而下,轻易猎杀任何试图攻击东北军坦克集群或炮兵阵地的低速飞机。
放任游隼在天空游弋,就意味着地面部队的头顶永远悬着一把利剑,任何集结和进攻都将暴露在致命的空中打击之下。
对于东北军而言,保护地面关键单位更是首要任务。
东陵的重炮阵地、正在迂回的装甲师,都是此次围歼第二师团计划的核心。
一旦失去制空权,鬼子的轰炸机将如入无人之境,轻易摧毁这些来之不易的宝贵资产。
因此,即便航空师改制未半,地勤保障吃紧,陈鸿陆也必须率领所有能升空的战机,将鬼子的空中力量阻挡在战场之外。
这是一场双方都输不起的空中对决,是地面决战开启前,决定谁能掌握“天眼”和“铁拳”的关键一役。
与此同时。
从辽阳机场起飞的东瀛陆军航空兵第2飞行大队正在1500米高度巡航。
中队长山本茂大尉调整着氧气面罩,目光扫过机群侧翼那些崭新的九二式战斗机。
得益于中岛飞机的技术突破,九二式双翼战斗机的最大时速达到320公里,理论升限达到惊人的8500米。
机身配备的两挺7.7毫米八九式机枪虽然口径较小,但射速极快。
“各机注意,保持编队。”山本的声音透过无线电传来,“九二式是帝国骄傲,让那些靠米国零件的‘杂种机’见识真正的皇军精锐!”
他麾下的飞行员确实配得上“精锐”二字。
副中队长佐藤健一曾在对熊国冲突中击落过两架R-5侦察机;第三小队长铃木义昭更是在满洲里空战中创造过单机缠斗三架伊-5的战绩。
此刻这些老牌飞行员正娴熟地保持着疏开队形,每架战机都处在相邻飞机的视野范围内。
副中队长佐藤健一在座舱里轻笑一声。
他轻轻推动操纵杆,战机灵巧地做了个横滚动作。
“发现敌机!十点钟方向,高度约四千米!”观测员突然喊道。
山本抬头望去,只见高空中数十个黑点正在阳光中闪烁。
下午4时42分,高度4000米。
陈鸿陆率先发现正在爬升的东瀛机群。
令他惊讶的是,这些九二式的爬升速度远超情报预估。
“猎隼编队注意,敌机性能超出预期。执行第二套方案,抢占五千米高度!”
“游隼”机群整齐地扬起机头,开始急升。
然而,就在他们穿越一片浓厚的积云时,陈鸿陆和所有飞行员的耳机里,骤然爆发出“噼里啪啦”的强烈静电噪音,如同将一大把沙砾撒在了无线电上,瞬间淹没了清晰的指令。
“见鬼!是雪层静电干扰!”陈鸿陆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
奉天上空低垂的云层饱含冰雪晶体,与战机摩擦产生巨大静电,严重干扰了无线电波。
“各机注意!通讯受天气干扰,立即转为目视联络,按备用方案行动!”
下方,正在指挥爬升的山本茂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耳机里除了噪音,只有同伴断断续续、难以辨明的喊叫。
“八嘎!这该死的天气!”他懊恼地一拍仪表盘,知道精密的协同作战已不可能。
“各机保持目视联络!长机晃动机翼为号!”他扯开嗓子喊,同时连续三次晃动机翼。
编队立刻调整姿态,三机一组互相掩护,像雁阵般加速攀升。
两种战机在辽东湾上空展开了高度竞赛。
九二式凭借较大的发动机功率,在初始爬升阶段甚至略占优势。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