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 第31章咱堂堂大明开国皇帝,就配一句“小母牛拉飞机”?

第31章咱堂堂大明开国皇帝,就配一句“小母牛拉飞机”?


朱元璋眼前一黑,差点没站稳。

他娘的!

这还没完没了了!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一大串密密麻麻,甚至还带了括号注释的外号,感觉自己胸口堵着的那口气,马上就要炸了。

大明第一背锅侠?

永乐传家宝?

太孙噩梦?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最让他憋屈的是,这后世的小娃娃写完这堆胡话,竟然还来了一句“愧对首辅大人”?

咱呢?

咱堂堂大明开国皇帝,就配一句“小母牛拉飞机”?

这对吗!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一回头,想找那个跑出去的逆子朱棣算账,却发现那小子早就没了踪影。

只有那回荡在奉天殿外的,隐隐约约的狂笑声,还在无情地嘲讽着他。

“父皇息怒……”朱标在一旁,也是一脸的哭笑不得。

他想劝,却又不知道从何劝起。

总不能说,父皇您别跟一个几百上千年后的小屁孩一般见识吧?

这话说了,他爹能当场把他也踹出去。

而就在朱元璋怒火攻心之际,天幕上,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已经越过身份,开始填写下一栏了。

【主要功绩】

所有人的呼吸,都不由得一滞。

名号再多,那也是虚的。

功绩,才是实打实的。

他们倒要看看,这位被后世吹上天的木状元,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只见那孩子笔走龙蛇,很快,一行行清晰的字迹,便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一:定‘南北分卷’国策,奠定大明数百年文运根基,调和帝国南北矛盾。(出自《帝国首辅传》总纲)】

看到这第一条,南方的官员们,齐刷刷地低下了头。

而北方的官员们,则是挺直了腰杆,神情复杂。

朱元璋对此倒是没什么反应,这事儿他已经知道了,确实是经天纬地之才。

可接下来的一条,就让他坐不住了。

【二:力排众议,辅佐永乐大帝迁都北平,定‘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万世国策。(出自《帝国首辅传》第六卷,第三十一页)】

迁都北平!

这四个字,像是一块巨石,狠狠砸进了奉天殿前这片人海里。

所有人都懵了。

迁都?

从应天府,迁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北平?

那可是直面蒙古草原的前线!

把国都定在那儿,那皇帝不是天天活在刀口上?

“胡闹!简直是胡闹!”

一名御史当即就跳了出来,痛心疾首,“国都乃天下之本,岂可轻动!北平乃边塞苦寒之地,如何能为京师!”

“况且天子坐镇边关,一旦有失,国将不国啊!”

他的话,引起了绝大多数文官的共鸣。

可朱元璋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他的第一反应也是荒唐,可细细一想,一股寒意,却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好!

好一个天子守国门!

守着应天府这温柔乡算什么本事?

自己当皇帝,就是要站在天下安危的最前线!

这个决策,简直是想到他心坎里去了!

可一想到做出这个决策的是逆子朱棣,而提出这个决策的是妖孽木正居,朱元璋的心情,就又变得无比复杂。

天幕上,那孩子还在奋笔疾书。

【三:主导编纂《永乐大典》,合万古之智,开万世太平,其书规模之浩大,古今无出其右者。

(出自……算了,这玩意儿太多了,整整三卷都是讲这个的,写不下。)】

《永乐大典》?

这又是什么?

翰林院的学士们,听到这个名字,眼睛瞬间就亮了。

合万古之智?

这是何等的气魄!

朱元璋看着那句“写不下”,嘴角又是一阵抽搐。

又是写不下!

怎么到了他木正居这儿,什么都写不下?

咱的功绩,怎么就那么好写?

紧接着,是第四条,第五条……

【四:设内阁,立票拟,完善文官制度,弥补太祖废相之缺憾。】

【五:通运河,开海禁,遣郑和下西洋,使煌煌大明之富强与威严播扬于四海八荒,彼时万国来朝,八方来拜,威震海内,四夷宾服。】

【六:......】

【.......】

【十八: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一条条,一桩桩,任何一件拎出来,都足以名垂青史。

可现在,这些不世之功,全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奉天殿前,之前那些对木正居还有些许轻视的文官,此刻已经彻底没了脾气。

他们看着天幕上的那些功绩,再想想自己平日里为之沾沾自喜的那些“政绩”,只觉得羞愧难当。

跟人家比起来,自己那点东西,算个屁啊!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可没过多久,随着第一名户部官员率先反应过来,整个文官集团短暂沉默后,瞬间炸了锅!

“疯了!他疯了!”

“官绅一体纳粮?这是要掘我等读书人的根啊!”

“此乃万世恶法!与富争利,与士争利!必将天下大乱!”

无数官员面红耳赤,捶胸顿足,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

他们之所以寒窗苦读,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享受不纳粮、不纳税的优待吗?

这木正居竟然要为了一群农民,将这千百年来的规矩,一把给掀了?

而朱元璋,则是彻底麻了。

他看着那些功绩,感觉自己辛苦一辈子打下来的江山,好像全成了给别人做嫁衣。

内阁是他木正居设的。

南北分卷是他木正居立的。

废相的缺憾也是他弥补的。

至于摊丁入亩……哪怕他朱元璋没读过书,也知道这十个字的重量。

这意味着大明的国库将前所未有的充盈,意味着朝廷民心将前所未有的稳固!

这是他想也想不到,干也不干的事!

因为这无异于与全天下的官僚士绅为敌!

这个木正居……他不仅敢想,他还真就做成了?!

终于,那孩子写完了功绩,开始填写下一栏。

【名言】

所有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想看看,能干出这等大事的人,会说出怎样的话来。

尤其是朱元璋,他死死地盯着屏幕,心中憋着一股劲。

他就不信了!

他木正居还能说出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更带劲的话来?

下一秒。

一行字,出现在天幕之上。

【幼年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一出,整个奉天殿,所有读书人,全都疯了。

“横渠四句!”

“是横渠四句!”

一名老翰林,激动得浑身颤抖。

这四句话,是北宋大儒张载所言,被天下读书人奉为最高理想。

可千百年来,能说出此话的,寥寥无几。

能做到的,更是闻所未闻!

但今天,他们看到了。

木正居,他不仅说了,他还真做到了!

这一刻,就连朱元璋,都被这四句话给镇住了。

这格局,确实……比他那句“参见永乐大帝”,要强上那么一点点。

对,就那么“一”点点!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一行行杀气腾腾的字迹,出现在天幕之上。

【少时之言:寇可往,我亦可往!犯我日月者,虽远必诛!】

轰!

单是这一句,就让奉天殿前的武将们热血沸腾!

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样子!犯我大明者,管你什么草原雄鹰,都得给咱折了翅膀!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壮年之语:真理,只在刀锋之上!尊严,只在弓弩之末!枪杆子里出政权,一个政权的稳固,是打出来的!】

【另:打过长江去,一统整大明!】

朱元璋看到这,眼皮狂跳。

但……他娘的,这话听着就是提气!就是这个理!

还不等众人从这股霸气中回过神,天幕上的字迹,再次变换。

【暮年之令: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压过去,给本帅压过去!】

一股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仿佛要透过天幕扑面而来!

整个奉天殿,从君到臣,无不被这股睥睨天下的气势所震慑!

这位木首辅,到了暮年高龄,竟然还能亲自挂帅出征?!

而最后,是一句让人不寒而栗的未尽之语。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56/4370582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