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巧用舆论
与此同时,安洋方向也传来捷报。
沈成荣作战经验丰富,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缜密的思维,联合国军制定了“直捣黄龙”的妙招。
当小鬼子主力部队被正面战场牢牢牵制时,他亲自率领一队精锐战士借着夜色掩护悄然迂回到小鬼子军队后方,成功奇袭并摧毁了小鬼子十几个后勤补给点。
这一招,瞬间打乱了小鬼子主力部队的进攻节奏,迫使小鬼子分兵回援。
国军趁势主动出击,经过一番奋勇厮杀,成功击退小鬼子的进攻,取得安洋保卫战的胜利。
很快,林县和安洋防御胜利的消息传回八路军总部机关。
教员、周为民主任、朱镇国总指挥等人闻讯大喜,连声称赞八路军战士们的英勇,以及赵南山和一众部下的民族精神。
同时,他们也对蒋光髡为满足个人私利而“借刀杀人”的行为感到不耻。
周为民主任一向随和,这次被气的面露怒色,对教员及众人说道:
“蒋光髡的行为实在可恨,他想方设法的对付咱们我都可以忍,但绝不允许为了对付咱们而置民族大义于不顾,这次若不是赵南山将军深明大义、抗命报国,中原北部又将遭到小鬼子践踏!”
“诸位,我们必须用这次的胜利,狠狠将他蒋光髡一军,如何?”
教员点点头,沉声道:
“这件事蒋光髡做的确实过分,可以说太不像话,我本以为足够了解他,不想还是了解的太肤浅了。”
“立刻通过我们的广播、报纸,向全国详细宣传太行山、林县和安洋大捷,要突出战况的惨烈、防守的艰难,更要强调战士们英勇抗击小鬼子的行为和赵南山将军及麾下将士们抗命报国的精神,没有他们,收复的中原北部将再次沦陷。”
“没错,我支持!”
朱镇国总指挥一掌狠狠拍在桌子上,粗声道:
“这次,咱们要告诉全国人民,如果某些人再拥兵自重,只顾个人私利,何年何月才能把小鬼子赶出去?必须要发动舆论和民众的力量,逼他出兵,保住中原北部!”
“再一个,蒋光髡心胸狭隘,恐怕会对赵南山将军下手,这场仗如果打赢了还好,最多软禁赵南山将军,一旦陷入不利,只怕赵南山将军及钱东程将军等人性命难保,有民众支持或许可以保他们一命!”
众人一拍即合,立刻传播消息并动员各界人士。
很快,八路军总部机关的广播响遍大江南北。
太行山大捷、林县安洋保卫战、两军战士奋勇杀敌、赵南山将军抗命报国以及蒋光髡按兵不动的行为被广泛传播,顿时在全国上下掀起巨大的舆论浪潮。
学生们誓死游行、各界人士纷纷请愿、媒体报刊质疑青党,甚至就连海外华侨也拒绝再为青党捐赠金钱物质,几乎所有人都在呼吁团结一致抗日。
一时间,压力如海啸般扑向青党,压向蒋光髡。
他气的脸色铁青,在办公室里一阵打砸,就连心爱的瓷器也未能幸免。
“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统统都是忘恩负义之徒!”
“没有我,能有你们八路军的今天?没有我,能有你赵南山的今天?没有我,小鬼子早就占领华夏了!!!”
蒋光髡心里怒火翻涌不止,双手不断拍打桌子,直到传来剧痛才停手。
他心里痛恨八路军的“宣传”,更痛恨赵南山、钱东程等人的“抗命”,认为是他们才让自己陷入如此被动的政治局面。
但面对沸腾的民怨和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蒋光髡深知这时候只能出兵保住中原北部地区,一旦有失,恐怕自己连位子都保不住。
最终,他不得不咬牙切齿的下令:
“命令,第三十一军和第八十五军即刻开拔,增援第二十六军和第五十九军,告诉他们,必须给我守住中原北部,必须打赢这场仗……”
随着蒋光髡命令下达,国军第三十一军和第五十八军迅速开拔,火速奔赴中原北部前线,决心和小鬼子一较高低。
这一战,如果能成功守住中原北部,将是华夏军队首次从小鬼子手里收复失土,其意义非凡,一定能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沉重打击小鬼子的嚣张气焰。
小鬼子金陵陆军总司令部得到消息,司令官钢门强和总参谋长我妻真枸勃然大怒,严令谷口师团、丰田师团、铃木师团等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回中原北部地区。
他们深知,中原北部一旦丢失,不仅会打乱下一年对中原南部和中原西部的进攻计划,还无法向樱花岛大本营交代。
更严重的是,失守就意味着大本子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占领区内将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反抗力量。
这两种情况,都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一时间,国军八路军和小鬼子围绕着中原北部的控制权,展开激烈角逐。
此时,李建业经过一夜奔波,已经成功进入邯丹城。
在进城之际,他对城门口的小鬼子队长施展心灵感应,得知城内小鬼子守军仅有两个大队,人数在两千左右。
就这点兵力,还需要分守四座城门、司令部、师团驻所、宪兵队、特务处等十几个重要据点,防守力量捉襟见肘。
至于二鬼子保安团,小鬼子从未相信过他们,只能干些打杂的活,不足为虑。
李建业意识到这两天是行动的最好机会,但考虑到白天行动目标太大,容易被发现,决定先找家旅馆休整,等到晚上再行动。
更何况,他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身心有些疲惫,需要恢复一下体力,正好也借这个时间融合双鱼界里面红色正能量和绿色正能量,相信融合如此庞大的能量定能有新的飞跃。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51/437016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