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解忧铺子晴时有猫 > 第一百二十七章:镜头

第一百二十七章:镜头


激起的涟漪渐渐扩散至更远的地方。一种新的、混合着墨香、咖啡香与年轻活力的气息,开始从门缝里悄然溢出,吸引了一些原本与这条老街平行生活的人们。

一个周六的午后,阳光正好,店里坐满了人。林星晚在角落赶稿,笔触比前几日流畅了许多;陈烁正眉飞色舞地向一对大学生模样的情侣推荐一款果茶;周扬在吧台后,他几乎快成半个店员了,笨拙地尝试拉花,奶泡溅得到处都是,引来阿满嫌弃的白眼;沈照野则在柜台后安静地修复着一枚古旧的铜镇纸。

店门上的铜铃轻响。

一个年轻人推门而入。他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肩上挎着一个看起来颇有分量的帆布相机包,脖子上挂着一台老式的旁轴胶片相机。他的头发有些微卷,眼神清澈而带着一种敏锐的探索欲,像一只刚刚离巢、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雏鹰。

他的出现没有引起太大的骚动,但他身上那种与老街慵懒节奏略有些不同的、带着“外来者”审视气息的气场,还是让沈照野从工作中抬起了头。

年轻人没有立刻点单,而是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整个空间。他的视线掠过斑驳的书架、氤氲的咖啡热气、阳光投下的光影、以及店里形态各异的每一个人——专注修复的沈照野、咋呼活力的陈烁、温柔安静的林星晚、甚至还有柜台上那只揣着手、眼神睥睨的姜黄色肥猫。

他的眼神不是简单的浏览,而是一种捕捉。仿佛在透过一个无形的取景框,寻找着构图、光线和故事。

周扬最先反应过来,用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招呼:“嘿!哥们儿,生面孔啊!喝点什么?今天有意式特调!”

年轻人回过神来,露出一个略带腼腆却干净的笑容:“啊,你好。我听朋友说这儿新开了个书咖,氛围很好,就过来看看。给我一杯美式就好。”他的声音清朗,带着点学生气。

他点完单,没有找座位,而是轻轻走到书架前,手指拂过书脊,目光却不时地飘向店里的人。最终,他选择了一个靠窗又能观察到整个店面的角落坐下,从相机包里拿出一个牛皮封面的笔记本,开始写写画画,偶尔端起咖啡抿一口,但更多的注意力似乎都放在了观察上。

他的存在感很奇特,不张扬,却无法忽视。那台相机像他的第三只眼睛,沉默地记录着一切。

起初,大家还有些不习惯这种被“窥视”的感觉。陈烁送饮料时都收敛了点大动作,林星晚画画时下意识挺直了背。但年轻人始终保持着礼貌的距离,眼神里只有纯粹的好奇与欣赏,没有丝毫冒犯。

几次周末下来,他成了常客。大家也渐渐习惯了这个安静的身影。他自我介绍叫陆寻,是美院摄影系的学生,正在做一个关于“城市记忆载体”的毕业创作。

“我觉得这条老街特别有意思,”有一次,陆寻对给他续水的周扬解释道,眼神发亮,“它不像那些被完全商业化的古镇,它还活着,有自己呼吸的节奏。而你们这家店,像是一个微缩的舞台,把老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浓缩在这里了。我想用镜头记录下这种…奇妙的共生状态。”

他开始不再局限于拍摄店内。清晨,他会出现在雾气未散的老街,拍摄王奶奶生炉子、赵奶奶吊嗓子的身影;午后,他捕捉阳光下打盹的野猫、下棋老人的专注、以及孩子们追逐的光影;傍晚,他的镜头则对准了“随光小铺”温暖的灯光下,那些交织的人情故事。

他拍沈照野修复器物时低垂的、专注的侧脸,手指与古物接触的瞬间;拍林星晚画画时微蹙的眉头和偶尔绽放的笑颜;拍陈烁奔跑时带起的风和汗水折射的光;拍周扬做面包时额角的汗珠和满足的表情;甚至,他还成功地抓拍到了阿满——那个总是试图躲开镜头、却总在某个松懈瞬间被定格下或慵懒或傲娇神态的“招牌猫皇”。

他的相机,如同一个沉默而忠诚的史官,记录着老街日常的烟火气,也记录着小铺里悄然流动的温情与成长。

令人惊奇的是,陆寻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他不会打扰,只是安静地等待和观察,偶尔会分享一些他拍到的、觉得有趣的照片。他看到林星晚画板上的老街素描,会和她交流构图和光影;看到沈照野修复的古籍,会好奇地询问背后的历史;甚至能和周扬聊上半天关于“如何用镜头表现食物温度”这种奇怪的话题。

他就像一条温和的溪流,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片土地。老街的居民从最初的警惕到后来的习以为常,甚至有些老人会主动招呼他:“小陆,又来拍照啦?给我和老伙计拍一张!”

而在小铺里,他的存在也带来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他的镜头,像一面镜子,让店里的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身处其中的、这个小小世界的温度与光彩。有时,看到陆寻相机里那个努力拉花的自己、那个安静看书的自己、那个和朋友笑闹的自己,会让人不由得会心一笑,仿佛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珍视了当下的时光。

沈照野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他沉默地观察着陆寻观察世界的方式。那种对细节的捕捉,对瞬间情感的凝固,某种程度上,与他的修复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与时间对话,试图留住一些易逝的美好。

一天,陆寻将一张冲洗好的黑白照片递给沈照野。照片上,是沈照野低头修复那枚铜镇纸的瞬间,一束阳光恰好打在他的手和古物上,周围是模糊的书架背景,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的力量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专注之美。

“沈老板,”陆寻真诚地说,“我觉得您修复的不仅是物件,更像是在修复一段段凝固的时间。您的神态,特别打动我。”

沈照野看着照片中的自己,沉默良久,最后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道:“…谢谢。”

阿满对陆寻的态度则比较微妙。它起初对这个总拿着“黑盒子”对着它的两脚兽充满警惕,每次镜头对准它,它要么甩尾巴走猫,要么用屁股对着镜头。

但久而久之,发现陆寻并无恶意,而且偶尔会贡献上好的小鱼干作为“模特费”后,阿满也就半推半就地默许了。甚至有一次,陆寻抓拍到了阿满难得蜷在沈照野腿边打盹、毫无防备的温馨画面,阿满看到照片后,虽然意念里骂骂咧咧。

“竟敢偷拍本大爷的睡相!成何体统!”

却也没有真的伸爪子挠人。

陆寻的镜头,就像一条柔软的丝线,将小铺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瞬间,更紧密地编织进了老街绵长而温暖的记忆画卷中。他不仅是一个记录者,也渐渐成为了这个故事里,一个安静而深刻的参与者。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37/1111102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