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姑奶奶曾名扬天下 > 第九十九章 购粮

第九十九章 购粮


每到一处村镇,陆昀便扮做粮商去采购粮食。

不过走了几天,他们发现,能有余粮的人家并不多。

“老丈,今年的收成这么差吗?”陆昀站在田边和一个老农聊天。

快开春了,但北地的田地还有积雪覆盖,麦子还未长出来。

老农每日都要到田里看一眼,企盼着今年能有丰收。

“哎,收成还好,可辛苦忙碌了一年,收上来的粮食大半交给了官府,余下的能够自家人嚼用就不错了。”

陆昀是武将,不懂税赋之事。

但他也知道,这些年边关战事不断,将士们的粮草都是朝廷从百姓那征集来的。

“今年肯定会好的,边关无战事,士兵战死的战死,回乡的回乡,二十万大军仅剩几万人,可以为朝廷减轻不少负担。”

老农抽着水烟,苦笑道:“俺们不懂打仗,不过今年官府的收粮官说了,粮税与去年一样。”

“怎会如此?”

陆昀不解,他以为边关大捷,百姓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谁知道呢,反正只会一年比一年收得多,哪有变少的道理?

东家想要收粮,只能去那些地主乡绅家里问问了。”

老农背着手,驼着背离开了。

姜九笙坐在马背上,把殷牧尘唤出来。

官府的事情,殷牧尘比他们知道的更多。

殷牧尘这几日对他们的身份也了解了一些。

他与端王有过一面之缘,对他崇拜至极,曾多次为定北军捐过钱粮。

得知陆昀是端王世子时,他态度恭敬了许多。

听到端王战死的消息,他久久不能平静。

在养魂玉里滋养了几日,殷牧尘恢复了当年的模样,是个儒雅斯文的中年书生。

“其实各地官府征收粮税都会暗中加上一两成。

毕竟大部分要上交给朝廷,地方能留下来的极少。

有良心一些的官员会把这些粮食放在粮仓,等灾年时再发回给百姓手中。

但碰到贪婪的官员,这些粮食不是入了他自己口袋,便是被他拿去孝敬上头了。”

“朝廷不管吗?”

“大家都这么做,又能怎么管呢?”

见陆昀没说话,殷牧尘告诉他:“世子想在民间购粮很难,这个时节,即便有多余的粮食也被粮商买走了,您得去找粮商买。”

“也不是没问过,只是粮商那边的粮价着实高的吓人。”

“入春后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商大多数都会哄抬粮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若世子急着买粮,可以找人去江南采购,那边的粮食会便宜些。

只是路途遥远,运送到北地也是一大笔费用。”

“我不想动静太大,本想沿途采买,分批送往军营,也不那么引人注目。”

姜九笙走在田埂上,问一个在田间玩耍的小孩:“东面那一大片田是谁家的?”

小孩也不怕生,吸着鼻子说:“那是于老爷家的,我们这里大部分的田都是他家的。”

“于老家?是不是那边房子最大的那户人家?”

“不是,那是于家祖宅,于老爷现在全家住在县城里,房子比这大多了。”

路边,小孩的娘亲在唤他,警惕地看着姜九笙。

估计是把她当人贩子了。

姜九笙笑笑,给了小孩几枚铜板,让他回家去了。

天色渐暗,姜九笙盯着那挂着大红灯笼,贴着喜字的老宅,对他们说:“走吧,去借宿一宿。”

于家老宅在这个村子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据说这个村子的农户最早都是于家的佃农,后来于家出了一位大善人,把田地便宜卖给了家中佃农,才形成了这个村子。

可以说,于家人在村子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闫振雷敲开门,朝着开门的老管家说:“见东家有喜,我们几人路过此地,想来讨杯喜酒喝,顺便借宿一宿。”

老管家瞧见这群人气质出众,衣着不凡,便知道不是来打秋风的乞丐,便把他们请了进来。

乡下人办酒席一般都不会拒绝陌生来客,图的就是喜庆。

闫振雷被上回骨灵的事情搞怕了,偷偷问姜九笙:“前辈,这回的喜宴没什么问题吧?”

姜九笙一路走进来,并未看到宾客,摇头说:“目前没看出什么问题。”

陆昀走在前头与老管家攀谈,得知这喜宴乃是东家纳妾,主宴并未在老宅办。

“我家老爷交友广阔,大部分都请到县城去喝喜酒了,这里办了几十桌,主要是款待乡邻的。”

陆昀称赞道:“于老爷大方心善,定是有福报之人。”

老管家听了这好话也没有高兴,反而叹了口气。

“怎么?小子说错话了?”陆昀不解。

老管家服侍了于家三代人,最忠心耿耿。

他唉声叹气道:“于家世代为善,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按理说积福积善,泽惠后代。

可于家到了这一辈,却是走了背运了。”

陆昀心想:也未必是走背运,只是子孙不孝不义,家业无以为继罢了。

京中许多这样的人家,祖上风光无限,几代过后家业凋零,直到查无此人。

他刚要开口安慰,就听见姑祖母说:“既是走了背运,不如请我为于家转运如何?”

老管家诧异地看向姜九笙。

先前只当她是这位公子的家人,瞧着也不像是侍妾,不知是何身份。

“这位姑娘是……?”

陆昀咳嗽一声,介绍说:“这是小子请来的天师,天一宗的大弟子,本领高强,姓姜。”

老管家虽然怀疑她的身份,不过还是问了一句:“姜大师刚才那话何意?”

姜九笙走到他身旁,陆昀退后一步,把位置让给她。

“你与我说说,于家如何走背运,也许我能帮上忙。”

“这……”老管家下意识去看陆昀。

这几位中,他以为是陆昀做主。

可看这姑娘如此行事,其余人丝毫不阻拦,便知她的分量。

他把人请进屋,奉上茶水后才娓娓道来。

“我们老爷今年快四十了,膝下只有一女,无论纳妾还是通房,全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他以为是自己身体问题,遍请名医,可都说他身体极好。”

姜九笙喝了一口热茶,咬了一口点心,幽幽地说:“这命中无子,与运道也没什么关系。”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20/111110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