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靠透视捕鱼养娃,不小心成了神豪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无意的指引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无意的指引


“闽渔128号”静静地停泊在闽州港一个不起眼的泊位上。

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海上炼狱,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风暴早已平息,但那天地倒悬、巨浪滔天的恐怖景象,却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每个船员的记忆深处。

与之同样深刻的,还有那个在绝境中力挽狂澜,如神明般带领他们找到“远航号”的年轻船长——陈默。

此刻,船长室里,气氛与一周前的狂喜截然不同,多了一丝凝重。

“默子,钱已经打到公司账上了。”

李大山将一张银行回执单推到陈默面前,声音里还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扣掉给何工团队的酬劳和船只的维修保养费用,还剩下……四千三百万。”

四千三百万!

这个数字,对于在座的几个核心船员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阿海和几个年轻人看着那张薄薄的纸,喉结忍不住上下滚动,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们一辈子在海上漂,风里来浪里去,图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个吗!

可现在,钱到手了,他们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欣喜若狂。

因为他们知道,找到“远航号”只是陈默宏大计划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何工那边,情况怎么样了?”陈默没有去看那张回执单,他的目光落在一张摊开的,画满了复杂机械草图的图纸上。

那是一艘船的设计图,一艘外形科幻、充满了力量感的……三体船。

船体的中央,标注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风神翼。

何建国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指着图纸上一个被红圈圈起来的核心区域,叹了口气:“其他的都好说,船体结构、动力系统,我们加班加点都能拿出方案。但最关键的这个‘动态稳定翼液压控制系统’,国内的技术,根本达不到你的设计要求。”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我托了所有能托的关系,问遍了国内外的供应商。能满足你参数要求的,全世界只有一套,就是德国鲍曼公司二十年前设计的‘鲍曼-7’系统。但那个系统……”

“我知道。”陈默平静地接过了话头,“它的专利持有人,格哈特·鲍曼,是个认钱不认人的老家伙。而且,天穹资本的张诚,也在跟他接触,并且出价到了五百万欧元。”

这个消息,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船长室里刚刚升起的一点热度。

五百万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四千万!

他们刚刚到手的这笔巨款,几乎要被一个零件就掏空了。更何况,人家还有个财大气粗的竞争对手。

“那……那怎么办?”阿海急了,“我们总不能把刚到手的钱全砸进去吧?就算全砸进去,也未必争得过那个姓张的啊!”

“是啊船长,这……这不是从我们嘴里抢食吗?”

“要不,我们降低点标准?用国产的替代一下?”

船员们七嘴八舌,脸上写满了焦虑。

只有何建国沉默不语,他知道,陈默的设计,核心就在那个动态稳定翼上。如果液压系统达不到标准,整个“风神翼”计划就等于废了。那艘船,也就从一头翱翔九天的神鸟,变成了一只顶多扑腾几下的笨鸭子。

“钱,要花。但不是这么个花法。”

陈默终于抬起了头,他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的焦虑,反而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笃定。

就在这时,船长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布包。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虽然年过七旬,腰板却挺得笔直,那双布满皱纹的眼睛里透着海风磨砺出的锐利。

"三叔?"李大山惊喜地站起来,"您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老人笑了笑,露出一口被烟草熏得微黄的牙齿:"听说你们这趟出海干得漂亮,特地来看看。"

他的目光在船长室里扫过,最后落在陈默身上,"这位就是带着你们找到'远航号'的陈船长吧?我是金海生,大山的三叔。"

陈默立即起身相迎。他听说过这位老人——去年在婺州荷花塘,七十六岁高龄跳进两米多深的水塘,硬是把一个轻生女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事后被评为"婺州好人",事迹还登了《诗画婺州》。此刻亲眼见到,老人眼中那份从容与坚毅,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金老,快请坐。"

金海生摆摆手,从布包里取出几个油纸包:"自家晒的鱼干,给你们尝尝鲜。"他的目光在那张摊开的设计图纸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船......很特别。"

"三叔在海上漂了一辈子。"李大山低声对陈默说,"去年救人那事之后,婺州见义勇为办公室给他发了证书,评了'婺州好人'。记者采访他,他就说了句'那是一条命,不能不救'。"

金海生只是淡淡一笑,目光依然停留在图纸上:"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倒是这船......"他伸出粗糙的手指,轻轻点在动态稳定翼的示意图上,"这东西,不简单。"

陈默有些意外:"金老懂这个?"

"在海上漂了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老人收回手指,"我们那会儿出海,哪有现在这些先进设备?全靠一双眼、一双手,还有对大海的了解。有时候明知道前面有风浪,该去还是得去。"

他顿了顿,看向陈默:"听说你带着他们,在风暴里找到了'远航号'?"

陈默点点头。

"好。"金海生拍了拍他的肩膀,手上的老茧硌得人生疼,"有这份胆识,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当年我救人的时候,那塘子两米多深,底下全是淤泥。岸上的人都在喊危险,可要是不跳下去,那姑娘就没了。"

老人的话很朴实,却让原本沉闷的船长室里多了几分暖意。

阿海和其他几个年轻船员都围了过来,好奇地听着。

这时,陈默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弹出一条邮件通知。

发件人是:闽州港务局,苏婉。

邮件标题是:《关于闽州地区新兴航运企业潜力评估的公开函》。

这是一封群发的公务邮件,收件人里,密密麻麻地罗列了几十家本地航运、物流、船舶服务公司的名字。陈默的“深蓝探索”,赫然在列。

“又是这些官方文件。”李大山瞥了一眼,嘟囔了一句。

这种邮件,他们这些跑船的公司经常收到,大多是一些政策宣讲或者行业通告,内容枯燥乏味,大部分人看个标题就直接删了。

陈默也正准备随手划掉,但他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住了。

苏婉?

那个在酒会上帮他解围,气质清冷的女人。

他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邮件。

邮件正文是标准的公文格式,内容也确实是关于扶持本地新兴企业的评估报告,洋洋洒洒几千字,没什么特别的。

陈默快速地扫着,直到他看到了邮件的末尾。

在正文之下,有一个附件栏。

通常这种附件,都是一些政策红头文件的PDF。

但这个附件,却有些奇怪。

附件名是:“相关技术参考案例.zip”

陈默的眉头微微皱起。

港务局的评估报告,附上一个技术参考案例?这本身就有点不合常理。而且,发件人还是苏婉。

他没有立刻点开,而是先将邮件关闭,对众人说道:"液压系统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大山,你先陪金老在船上转转。"

金海生却站起身:"你们忙正事,我先回去。有什么事,随时来码头东头找我,我那儿还停着条老渔船。"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陈默一眼,"记住,海上人最宝贵的不是船,是敢闯敢拼的那股劲儿。就像我救人那会儿,想得太多,反而会错过最好的时机。"

送走老人后,陈默一个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关上门,重新打开了那封邮件,目光落在了那个奇怪的压缩包附件上。

他没有立刻点开,而是先将邮件不动声色地关闭,对众人说道:“液压系统的事情,我来想办法。这几天大家辛苦了,先放个假,好好休息一下。大山,你把奖金先发下去,让兄弟们高兴高兴。”

“默子,那你……”李大山还是有些不放心。

“放心,山人自有妙计。”陈默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打发走众人后,陈默一个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关上门,重新打开了那封邮件,目光落在了那个奇怪的压缩包附件上。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封看似平平无奇的邮件里,藏着什么东西。

苏婉,这个女人,绝不会无的放矢。

他深吸一口气,点击了下载。

压缩包不大,很快就下载完毕。解压后,里面只有一个文件。

那不是什么官方文件,也不是什么技术报告。

而是一个德语网站的网页链接。

陈默的心跳,莫名地快了一拍。他将链接复制到浏览器中,按下了回车。

网页加载的速度有些慢,似乎是一个很古老的学术论坛。页面是全德语的,背景一片灰白,格式简单。

在页面的正中央,是一篇置顶的技术论文。

论文的标题,被翻译软件翻译过来后,让陈默的瞳孔,猛地一缩。

《“信天翁号”翼帆驱动系统失事原因的初步分析与探讨》。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91/432650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