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 > 第171章 驯鹰用的麻轴

第171章 驯鹰用的麻轴


一场呛行的风波,经过这次二打五的械斗之后,几方人马算是都暂时消停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文东跟大春儿哥俩,每天形影不离。

  早起去镇上收野味儿,上午没事儿去山上放鹰逮小鸡儿,下午则在家里补觉,晚上熬大鹰,日子过得相当稳定。

  一连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文东手里的大青鹰,也成功开了明食儿。

  这架鹰的体格子大,前期摆弄起来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鹰的脾气也大。

  一连不间断的熬了四个大夜,两班倒的情况下,几乎换人不换鹰,从回家开熬就没下过手儿。

  就这情况下,鹰在第五天才开明食。

  等鹰开了明食之后,文东就开始给鹰开大食儿,为后续下轴训练做准备了。

  他从供销社,买了扎苇把用的细麻绳,用开水几次蒸煮麻绳去掉里面的刺激性物质,然后重新晾干,当做给大鹰下轴用的材料。

  前面也曾经提到过,鹰在野外,也是会每天都吐出食团的,消化不了的骨头,羽毛,杂物等,都会混在食团里吐出来。

  驯鹰的时候,人为下轴、出轴的操作,其实就是模仿鹰在野外自然情况下的消化生理反应。

  摆弄小鹰,文东一般倾向于给鹰下毛轴。

  毛轴也就是用小鸟的软毛,沾水打湿之后混到肉食里喂食,然后第二天鹰自然出轴。

  相比之下,摆弄大鹰,下毛轴更温和,但是有利有弊,驯大鹰,毛轴生效的效率也有点低。

  这时候,麻轴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不过,这里面有个相对有技术含量的点需要特别提一嘴。

  毛轴,多半是直接打湿喂食给鹰,而麻轴不一样。

  这玩意儿可不能散着给鹰喂下去,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麻轴盘起来。

  行话这叫盘轴,也叫做轴,

  做法说起来也不复杂,取一段加工过的麻绳,前端三到五公分对折几次,然后用线头横向绕制。

  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绕制次数的多少,来做到最终盘出来的轴呈现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梭子形状。

  最后,收尾的时候将线头在另一侧压紧收实,一枚给鹰用的麻轴就算做好了。

  诸如现在驯的这架大青鹰,做好的麻轴长度五公分左右,粗度在食指指肚到大拇指指肚那么粗。

  前面不是提到过,开了明食儿后开大食儿,需要抓着鹰的脚绊儿,不允许它抬腿撕扯食物,而是鹰把式做食儿,让它整片吞食嘛。

  开了大食儿,后面就是为了下轴做铺垫。

  等鹰习惯了囫囵吞肉,就可以用薄薄的肉片,裹着提前处理制作好的麻轴一起喂给鹰。

  吞下去的麻轴不消化,第二天一早天不亮那会儿,鹰就会把轴囫囵个吐出来,同时,带出消化道里的大量消化液,肠内油脂等成分。

  一只身体健康的猎鹰,从开大食下轴开始,基本前期的举架工作就完成了接近40%的进度,后面还有其他的科目需要一一进行操作。

  这天,文东轻车熟路的盘好结实的麻轴,裹着肉给大青鹰喂下去,随后将鹰交给老爸继续举架。

  伺候完了家里的大鹰,文东又拿着做好的小一号麻轴,去了大春儿家。

  其实按照进度,大春儿父亲杨建业手里的那只鸡鹰,经过连续的熬鹰举架闯脸,亲和度已经极高了。

  但是文东脑袋上顶着伤,生怕走动起来,被杨叔给发现了,最近几天不干活儿的时候,一直老实在家里待着。

  现在经过两次换药,脑袋上的伤口已经收拢只剩下一道不起眼的血痂,这才敢去大春儿家,看看大春儿老爹鸡鹰的训练进度。

  等文东走到大春儿家门口,隔着老远呢,就看到杨建业坐在门外场院榆树底下,开着广播,手里架着鹰,身边还围着好几个街坊四邻家看老鹰的小娃娃。

  “杨叔,架着鹰呢?”文东隔着老远就打了个招呼。

  杨建业见文东来了,立马笑着打了个招呼:“是小东啊,大春儿吃了晌午饭就去水**钓鱼了,有事儿啊?”

  “嘿嘿,不找大春,我是过来找您的!”文东咧嘴一笑。

  “是过来帮我摆弄鹰吧?”

  杨建业问过大春两次关于鸡鹰的事儿了,都被大春以还不到火候给拖延过去,现在文东来了,应该是火候到了。

  “嗯呐!今天鹰喂食了吗?”

  文东走到跟前儿,定睛端详了一眼手里的鸡鹰状态。

  这鹰被杨建业日夜不停的熬鹰举架摆弄已经第八天了,此刻野性尽失,浑身羽毛松散,尾巴耷拉着,造型像个抱窝的老母鸡似的。

  杨建业回答道:“还没喂呢,一直傍晚天黑之前喂食!

  大春儿每天拿回来放鹰逮的杂鸟,小沙半鸡啥的拆了骨头给它吃!

  你看,我这鹰伺候的咋样了,啥时候能下地干活儿?”

  文东点点头:“一看这模样就知道肯定下了大功夫了,鹰基本架熟了!现在还有多重?”

  杨建业据实说道:“早上天刚亮那会儿称的,还有一斤一两六!比回家时候的分量,轻了一两四左右!圆膘大概一斤三两!”

  文东听完心底略一盘算,一斤三两圆膘的鸡鹰,正常成鹰应该放到八成膘左右。

  划算到体重上,也就是一斤零着四钱。目前膘情还略大,接近九成膘情。

  “这鹰您让我上手端一下试试!”文东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冲着杨建业伸过了右手。

  杨建业知道大侄子这是评估鹰的状态呢,毫不犹豫解开手上的五尺子,然后起身将鹰过到了文东手上。

  在这个鹰过手的交接过程中,文东一直注意着鹰的状态。

  这家伙眼皮都不抬,一副懒洋洋不愿意动弹的样子,面对换手,换人,换站立姿态,完全就没有任何抵触的情绪。

  等鹰上了文东的右手小臂,文东故意正反转动手腕,小鸡鹰也很规矩的跟着挪动爪子,就这么指甲贴着薄薄的一层外套,鹰爪子没有任何应激突然抓紧受力的反应。

  通过一系列的上手评估,文东确定小鸡鹰在人手上已经彻底熟透了。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66/437290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