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 > 第225章 五年龙

第225章 五年龙


孟凡秋笑呵呵的说道:“老李,我看这回你大概率得输!

  文东这孩子脾气秉性我了解,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

  李振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输就输,长长见识也值了!

  小东是你徒弟,那就是我大侄子。

  不说噶点啥,就算啥也不嘎,孩子真想拉个猎队起来,我这个当叔的也不能无动于衷不是!

  不过有一点,我得提前叮嘱你。

  进山打猎这事儿可不是儿戏,里面有的是看不到的风险。

  有了枪跟狗,也得找个靠谱的猎队跟着学习,上了山就等于上了战场,可得摆正心态!”

  文东连连点头:“嗯呐,您说的我记住了,我已经找了我们靠山屯的书记报名了民兵。

  到时候打靶摸枪先熟练熟练,然后循序渐进的来!”

  “这个路子对头!可不能有把枪了,就跟愣头青似的往山上钻。

  每年都会折不少进山的猎人,多数都是这种一瓶子不满半瓶晃悠的选手!”

  “嗯呐,我记住了!”

  ……

  三个人,针对文东想要组建猎队的事儿,又聊了不少琐碎细节。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三点钟,李振山还有事儿,约定好明天碰头的地方之后,打了个招呼起身离去。

  等李振山走了,师傅孟凡秋笑呵呵的问道:“小东,现在你李叔走了,你跟我说实话,你手里的大鹰,真的有这个本事?

  想要狗崽子可以用别的方式,师傅给你拿点钱买两只都行。

  如果明天下地漏了怯,往后你李叔可就不会再高看你一眼了!

  我跟他接近二十年的交情,对他脾气很了解。

  他这人看着说话做事儿挺和气的,但骨子里傲的很。

  如果明天被他看扁了,回头你想找个猎队上山帮忙,他肯定不带你!

  现在还有往回找补的余地,等到明天下了地,可就来不及了!”

  文东笑着回答道:“师傅您不用担心!我这架鹰,绝对不会给我,给您丢人!

  这架铁背红可是鹰谱上在谱的鹰,我对它很有信心!

  就是不知道城南这片场子,大致情况如何啊?我放鹰,很少能走这么远!”

  孟凡秋给徒弟说道:“从你们莲花镇穿过的牧灵河,上游就在春城的城南这边,这片场子说白了也是一大片河滩荒地!

  隔几年就会发一次水,时间长了就没人重新开荒种东西了,一直荒废着!

  那边没有太多大树,到处都是低矮的灌木跟蒿草,对放大鹰来说,绝对算好地方!”

  “额,既然您说这边猎物很厚,地形也合适,为啥去逮的人少呢?”文东皱眉问道。

  “嗨!说起来也没啥,那边有一大片老坟疙瘩,前些年牧灵河涨水,还给冲出不少烂棺材碎骨头啥的。

  本身城里这边住的人基本都有正式工作,打猎的就少。

  后来传说,有人去下套逮兔子遇到鬼打墙看到了脏东西,后来去的人就更少了!

  人少的话,不建议去那边单蹦嘚瑟,但是人多一起去放鹰互相有个照应,还是可以的!”

  听师傅这么一说,文东瞬间理解了。

  老坟地多,多多少少容易有点说法,人少了人气儿压不住就容易出些蹊跷事儿。

  但是人多的话,这就不算啥了,背上枪,再领上狗,甭管你有没有什么灵性,几枪都能给崩没了。

  进山的猎人,跟村里杀猪的屠户一样,那可都是恶人,八字不硬干不了这一行。

  李叔张罗的地方,他肯定有数,这些不需要文东操心。

  “那行,我明天早点过来,师傅您没别的事儿,一块去溜达溜达呗?”文东邀请道。

  “你们去,我有事儿!你李叔肯定带着朋友来,放完了鹰,来家里吃饭。

  我跟你师娘,提前把待客(qie)的食材准备准备,我给你们当后勤部长!

  上回摆知你李叔没在,明天给他补上!”

  “也行!”

  文东点点头,这件事儿就初步定了下来。

  师徒俩嘀咕了一会儿,老爷子带着文东,又来到了摆满干活儿器具的厢房里。

  来都来了,肯定还是要‘练活儿’的。

  老爷子用下料的大剪子,裁下了一片响铜的铜皮来:“用这材料,打一枚二号铃铛,我看看你最近敲小锤的手法有进步没!”

  文东接过师傅给的材料点点头,找到二号铃铛的模具,然后挑选趁手的小锤儿,耐心细致的敲打起来。

  厢房里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一老一少进入了刷熟练度的实战练习模式。

  一直等到了临近天黑,文东上交了两半儿厚薄均匀的铃铛瓣儿。

  老爷子按照自己的标准悬线敲击听了一下。

  “不错不错,这枚铃铛,如果让我上手焊接起来,应该成了,有长进!!”

  文东用袖口擦了擦鼻头的灰:“嘿嘿,师傅教的好!”

  ……

  第二天一早,文东早早的跟大春儿一起去镇上收了货,然后架着大鹰,载着大春儿一早就把黑市的野味儿送到了常师傅的食堂。

  随后,大春儿骑着自行车回去,将文东放在了城里师傅家,打了个招呼骑车回去。

  一辆自行车两个人用,行程计划上多少还是有点安排不开。

  不过特殊情况特殊安排,哥俩都不当回事儿。

  文东跟大春儿商量好,天黑之前再骑车过来接自己。

  上午七点刚过,李振山带着一老一少两个朋友,骑着两辆自行车就赶到了文东师傅家里。

  要说派头子,还是李叔这个打大围的把头猎人有牌面儿。

  只见李振山肩头背着双管猎枪,身边跟着一黄一黑两条猎犬,右手手臂上,架着一只褪成了成鸟羽毛的大鹰。

  这只大鹰,文东只是扫了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凡来。

  眼沙赤红,头脸方正,前胸的黑白芦花横纹细密油亮,背部的羽片,颜色质地好似上好的煤精,黑中挂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不看别的,单单这一身春夏笼养在手里新换的大翎,就能看出李叔养功了得。

  相比之下,李叔朋友另一个中年人手中的大鹰,就要逊色多了。

  一只当年的儿鹰子,色系勉强够个酽豆黄,膀子略厚,胜在明杆跟爪子很大,是个身长腿长尾巴长的三长鹰。

  在文东观察李叔跟朋友带来鹰的时候,老李也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文东手中的铁背红大鹰身上。

  老话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鹰也是一样,单看一只鹰,可能优点缺点,没有对比看不出啥明显差异来。

  但如果几架不同层次的鹰摆到一起,好坏差距就连不懂鹰的外行,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啧啧啧,大侄子,这就是你昨天说的那架铁背红大鹰?”

  李振山眼睛放光,上下打量着文东手里的鹰。

  文东咧嘴笑笑点点头:“就这架鹰!李叔您看看咋样?”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66/437290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