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江家顿顿肉香
江家众人也不想如此招摇。
可实在是王家此前送他们的那一板车货物,肉货就占了近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一也是其他价值不菲的调料、杂货。
还有添置的各种小型物件,有油灯、衣裳以及棉花等。
就这几日功夫,江家外面还是往日那般简朴寒酸,可里面却早已焕然一新,从细节之处看,比之寻常百姓家,已然都有点小奢侈了。
到了晚上,江家炊烟升起。
厨房之内烧着柴火,风箱呼呼作响,大锅里炖着猪肋骨,已经炖了足足近一个多时辰,骨头里的油脂让眼前这一锅水变得又白又香又浓。
连冒出来的热气在院子里飘荡。
院子里做着杂活、劈着柴、擦着桌、扫着地的江老太太、二婶卫红霞,还有江砚白的母亲戴清苗,都已是望眼欲穿,恨不得赶快开饭。
做完活计的江老爷子,还有从地里回来的江长丰。
在家外大门前蹲坐着稍作休息。
在外面忙了一天,做的也是重体力活,回到家里面这些细碎的活儿就用不着他们了。
不过即便如此,此时他们也忙着应付村落里的人。
“江老爷子,你们江家这是发财了?是不是在地里面捡到金子啦?这都连着好几天……”
那人一边说着话,动了动鼻子,一股荤腥味顿时从江家院子里飘来。
他咽了一下口水,咕咚一声,忍不住说道,“天天都有肉香,这日子,老爷子,您还真打算这么过?
就算给你们家老二补身子也不是这么补的。”
也有人对着江长丰打探起来。
但父子二人只是笑眯眯的,什么也不说。
等到家里开了饭,大门一关,外面的人就只能闻闻味,然后叹着气回家吃麻面馒头、玉米粥了。
江老爷子大步走到桌前,一马当先坐在主位,拿起刚从锅里出来、香喷喷热滚滚的白面馒头,放在掌心。
那有着老茧的手握着馒头,一口咬下去,馒头又柔又软,小麦的麦香在舌尖绽放,还带着丝丝的甘甜。
一口咬下去就忍不住又咬下一口。
要是一不小心,这一个白面馒头就像那仙桃似的,进了肚子里。
连胃都还没反应过来。
太好吃了!
多数老百姓一辈子,要是运气不好的,都吃不上一个白面馒头。
江老太太牙口不好,但吃着馒头,喝着面前的肉汤,挑着鲜嫩柔软的肥肉,在嘴里不断地用舌头咀嚼着。
在贫苦人家,这实实在在的油腻可都是难得的福分了。
肉汤裹着馒头进了肚里,暖洋洋、温温热热的,江老太太摸了摸肚子,一脸满足,笑眯眯地说:“这老话说得好,长房长孙,日子还是有奔头。”
“现在看来,正是应了。”
“砚白这才进了人家王家,多长时日,咱家可全都过上好日子了。”
江老爷子没好气地瞪了这婆娘一眼,又看了一眼脸色尴尬的家里老二江景然和二媳妇卫红霞。
“老大老二,都一个样。”
“哪能都一个样?
江老太太嘟囔着,但也知道说错了话。
她也就是这几天沾了大儿子的光,所以才多说了几句好话而已。
家里的气氛有点僵硬。
江景然主动站了出来,笑着说:“大哥,这回咱家也的确是托了砚白的福。以后我这当二叔的,可全都要仰仗着大侄子了。”
江长丰听了这话,连忙笑道:“哪能哪能,你可是他长辈。别说这小子以后有没有出息,就算成了气候,在你面前,那也是得恭恭敬敬的。”
“咱江家的门风可不能歪了。”
他们兄弟二人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再加上家里有江老爷子压着,所以家里三个女人顶多也就是关起门来发点牢骚话而已,不会影响家里的和谐。
三个男人之间就更不用说了。
不然小一辈的江砚白和表哥江毅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这么好。
毕竟当父母的如果不管教,任由小一辈的相互看不顺眼,那才是不正常的。
父母永远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
咚咚咚!!
王家的夜晚寂静无声,可一阵突兀的敲门声,将这安宁的夜彻底打破。
房内,表哥江毅早已沉沉睡去。
王家族学,看去似乎比陈道生的私塾课业还要繁重许多。
回房时,江砚白就看见表哥江毅拿着笔做学问,询问后才知道是王家族学内的夫子给他们布置的课后作业。
等到江毅将作业做完,也到了该入睡的时辰。
孩童精力本就有限,所以江毅一上床,粘上枕头,早早地便睡着了。
江砚白洗漱完,正准备安然入眠时,这阵敲门声已然将他的美梦敲碎。
打开门,才看到是……
“少爷?”
“大晚上的不睡觉,怎么来了?做噩梦了?”
江砚白一脸惊讶。
“外面的天有点黑。”
王朗别着脸,扁着嘴,愣了半天,才给江砚白说出这么一个理由。
“呵呵。”
江砚白无声地笑了笑,摆了摆手,就打算把门重新合上。
可门合到一半,就被眼前的王朗用小胖手拦住了。
一番较劲,江砚白败下阵来。
论脑子。
他胜过少爷十倍,可论力气,看了看王朗胖乎乎的身子,要是来上一个屁股蹲,就能把他江砚白活生生地压死。
“那少爷以前是怎么睡着的?”
“都是我娘给我讲故事听的。”
王朗认真地看向江砚白,言外之意是让他这个书童也给他讲故事。
江砚白对此敬谢不敏,摆手拒绝:“那少爷就去找夫人。”
话说到一半,江砚白一愣,意识到了什么,再看向王朗时,表情就变得哭笑不得了。
“爹爹把我赶了出来,说我已经是小大人了,不能再跟娘亲一起睡觉了,要睡也只能跟以后的媳妇睡觉。”
“额……”
愣了半晌,江砚白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老爷说的对,少爷的确长大了。”
眼前的王朗如今也快到十岁的年纪了,古时婚嫁,女子十六岁便已到了婚期,男子稍长一些,约莫在十八到二十岁左右。
若是在村子里,十二三岁结婚的也大有人在,为的便是能让家中早添一个劳动力,日子才能稍微好过一点。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00/111111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