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替考书童竟被钦点为当世文圣 > 第51章 盏茶补诗,神童之能

第51章 盏茶补诗,神童之能


“也难怪小神童金口一开,我大顺天下文人便再也不敢作诗了。”

听到刘文生这话,江砚白内心忍不住吐槽,差点就要翻白眼了,这分明又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就不能换点别的说法吗?

此时,一旁的张举人、李秀才等人也都反应过来,再看向江砚白时。

他们身上的文人傲气已消失殆尽。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之间有争强好胜之心是很正常的,但当遇到文采远超自己的人时。

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地甘拜下风。

而且此时的文人大多还是要脸面的,更何况是在这样隆重的场合。

随着江砚白精彩的诗篇再次展示在众人面前,南宁县的文人再也没人拿他之前的狂言说事了。

“小神童,没想到我南宁县居然真的出了个小神童!”

“难怪大儒陈夫子会来我南宁县,我南宁县真是人杰地灵!”

“之前小神童的所作所为,都是我们的错,还请小神童放心,不出数日,我们定会携重礼前来致歉。”

忽然,面前的文人齐刷刷地围到江砚白身前,将他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热情洋溢,看着江砚白的眼神,仿佛他是那唐僧肉一般。

可问题是,这些文人又不是盘丝洞里的美人,江砚白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只能一一表面应付着。

这时,有不少文人看向那个之前讥讽江砚白的秀才老者,满脸厌恶。

秀才老者见状,心中大怒,暴跳如雷地喊道:“他若真是神童,那之前的半句诗篇,今日便补全了可好?”

“老先生若真有本事,不妨自己补全了可好?”

江砚白毫不示弱地怼了回去。

如今多数文人都站在他这一边,神童也是有脾气的!

刘文生看到这一幕,内心暗赞:神童就该有这样的魄力。

张举人也点头表示赞同。

其他秀才文人也纷纷露出会心的微笑。

文人,哪怕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孩童,面对不尊重自己的人,也应该奋起反击。

江砚白的这番举动,太符合他们这些文人的脾气了。

“你……你老夫又不是什么神童!”

秀才老者心不甘情不愿地喊道。

“哦——”

江砚白故意拖着长长的尾音,像是后知后觉般地反应过来,“原来老先生不是神童。既然老先生都做不出来的诗篇,来问我这个小小神童,岂不是太为难我了?”

江砚白可不会给面前这个秀才老者半点回击的机会,表面上礼数却依旧周全,“还请老先生稍后片刻。”

“三日后,我江家众人搬迁至南宁县内,家门之外、门墙之上,定会张贴那此前在南宁县内流传的半句诗篇之后的内容,老先生静候便是。”

“还是说,老先生连这点耐性都没有了?”

江砚白脸上带着淡淡的讥讽笑意,反问道。

那秀才老者当真不顾脸面,继续咄咄逼人:“若你真是神童,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你今日比那曹子建还要厉害。

天下文才你独占八斗,自比曹子建,又岂能不胜过他?

随口作诗对你这神童来说,难道还真能被难住?”

秀才老者的面色已然扭曲,那副令人作呕的神态,让靠近他的文人都纷纷远离。

可以预见,今日过后,江砚白前途无量,而面前这个秀才老者怕是要人人喊打,再无人敢与他有半点深交了。

“呵呵。”

江砚白没好气地冷笑一声。

对这老秀才,他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

他看向举人刘文生,直接说道:“半个时辰内,我会将那诗篇全部补全。

不过并非广而告之,说是三日便是三日,三日之后由刘世伯、张世叔二人亲自张贴,不知老先生觉得如何?”

江砚白看向此时站在文人之中的刘文生和张举人张万明。

对于请他们帮忙,江砚白也是经过考虑的。

举人的身份足以很好地说服众人。

还没等那秀才老者开口,南宁县的文人就已自发地点头赞同:“不愧是小神童,考虑得的确周全。”

“半个时辰小神童就能补全之前的诗篇,神童之名名副其实!”

“从今日起,谁若敢说我南宁县神童之名有半分虚假,我南宁县文人绝不会放过他。”

对着秀才老者说完最后一句话,江家的院门敞开,江砚白走到刘文生树下,借用了表哥江毅带回家中的文房四宝。

狼毫笔在他指尖翻转,动作灵活。

就在江砚白正准备研磨时,表哥江毅自发地拿起砚台,小心细致地将墨水搅拌得极为均匀,平日里他做这事早已熟能生巧。

江砚白轻笑点头,狼毫笔的笔毫在墨水中轻轻一蘸,随即就在眼前的宣纸之上挥毫洒墨。

笔走龙蛇之间,笔锋未断。

瘦金体的书法再一次展现在众人眼前。

江砚白脑海中思绪翻滚,回忆起了那日在陈夫子门下时,四书之中的半句诗篇。

本想着那半句诗寥寥数字,不会闹出太大动静,可今日既然已经闹得这么大了,既然无法藏着掖着。

那就不如一鸣惊人,让自己的才华惊艳世间。

那半句诗篇在他记忆中清晰浮现,另外半句也同时在江砚白脑中涌出。

一首首千古流传的名句,很快就跃然于面前的素白宣纸之上。

表哥江毅不敢停歇,一直在添墨,等到江砚白略微停下时,眼前已整齐地摆放着数张宣纸,所有的诗篇已然全部书写完毕。

待墨水晾干,只是片刻的工夫。

江砚白就将它们再次整理,一分为二,把两份厚度相当的诗稿交给了在江家院门外等候了片刻的刘文生和张万明两位举人。

“麻烦刘文生世伯和张世叔了。”

按照长幼称呼,世伯指年长之人,世叔指年幼之人。

“小神童哪来这么多客套话?”

“小神童既是景然兄的侄儿,也是我们的晚辈,不过是些小事罢了。”

刘文生和张万明对江砚白淡淡一笑,随后下意识地看向手中的诗稿。

对于那“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样残缺的诗篇。

他们二人心中也充满好奇。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00/111111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