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替考书童竟被钦点为当世文圣 > 第69章 神童降世,大顺祥瑞

第69章 神童降世,大顺祥瑞


正因如此。

他们这些臣子才有这般越权之举,且毫无后顾之忧。

也正因为此,在这庙堂之上,才有众多文人甘愿为陛下办实事。

大顺开元年间,朝臣中不乏忠心为国、为民之人。

起码他张居文和吏部侍郎沈墨,便是其中的代表。

于是,沈墨顾不上此时的时辰已晚,赶忙回到吏部,写了一道条陈,交给了下属。

当晚,此令便快马加鞭地发了出去。

这已是他沈墨作为吏部侍郎所能做到的最快速度。

吏部衙门前。

沈墨伫立于此,眺望远方夜景。

漫天繁星轻轻闪烁,沈墨眼中露出一丝好奇。

南宁县的小神童。

不仅他这位吏部侍郎颇为关注,似乎左相也对其产生了几分兴趣。

“神童降世,大顺祥瑞,当是我等文人大幸之时啊!”

……

次日,金銮殿早朝结束后,左相张居文给了吏部侍郎沈墨一个眼色,两人便跟着宫内的内侍,来到了一旁的武英殿内。

大殿内,内侍退下,只留下了几个太监宫女,以及殿外站立的近卫。

“左相,今日这是有何事?

刚下早朝便来见朕。”

一位中年男子面露粗犷之相,但眉目间却透着文人之气,此时正和颜悦色地看向刚进入大殿的左相张居文。

此人正是大顺的开国天子宋景。

“陛下。”

张居文对其缓缓回应,神色一丝不苟,神情极为认真,“微臣昨日得了一套治策之法,可除我大顺弊病,还能对近年来愈发沉重的户部财政有所缓解。”

一听到“银钱”二字,即便身为开国天子的宋景,也不由双目大亮。

自古以来,国家之事无非两件:如何花钱,如何挣钱,也就是开源节流。

重文抑武固然没错。

可数十载过去,如今文官优待,民间商贾横行,虽国库有所增益,但文官数量日益增多,每年朝廷在官员俸禄等方面的支出。

几乎快要达到入不敷出的境地了。

国家财政虽未到濒临瓦解的地步,但也令人忧虑。

“快快呈上。”

宋景嘴上这么说,人却已大步走到左相张居文身前。

张居文刚拿出写好的奏书,就被宋景一把夺过。

宋景也不回主位,直接站在张居文身旁,看向奏章内容:“条陈十事”、“京察之法”,十条大策。

宋景眼中光芒闪烁。

他虽为武将出身,但通晓历史,对于朝堂治理、官员治法早有自己的一套帝王之道。

所以此刻张居文所呈上的内容。

他能看出好坏,分得清其中的权衡利弊。

等将“条陈十事”全部看完,宋景又看向第二册的《朋党论》。

虽只是开了个头,但却让这位大顺天子更为警惕。

虽《朋党论》说的是文官结党,而非武将结党。

可宋景早年在军队中步步经营,深知军队里大小山头的做派。

若是朝堂上的文官也效仿,把控各个衙门的重要职务,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宋景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很快便消失了。

如今是他亲自把持的开元一朝,文官还没这个胆子,哪怕是左相张居文在朝堂上的权势,也是他有意为之。

文官治国,确实比武将更合适、更专业。

宋景合上奏书,再看向张居文时,朗声大笑:“不愧是朕挑中的兄弟,居文,此次你又给朕想出了一条好法子。”

“虽可能会得罪些人,但有朕在。”

“你放手施为即可!”

宋景拍着结实有力的胸膛,发出砰砰的闷声,显示出他虽已过天命之年,但体魄依然强健之能。

“多谢陛下厚恩。”

张居文赶忙行礼,随后却摇了摇头,把奏书上的功劳推了出去。

“恭喜陛下,微臣贺喜陛下。”

“此奏疏‘条陈十事’并非老臣一人所想,而是由吏部侍郎沈墨及其家弟,与奉平郡沈家相识的辖下南宁县内的一位八九岁稚童所书写而出。”

“哦?”

一听有这等奇事,宋景好奇的目光顿时落在了吏部侍郎沈墨身上,随后不禁莞尔一笑,“区区八九岁稚童,居然能想出连朕的好兄弟、当朝左相都佩服的妙法。

朕的大顺真是能人辈出。”

“此子,当下如何?”

宋景难得关心了一句,此时沈墨不敢多言。

唯有张居文继续躬身行礼,低头回道:“回陛下,此子已拜于大儒陈道生门下,是其私塾内的学子,应当会在今朝参加南宁县的县试,为我大顺再尽一份绵薄之力。”

“好!好!好!”

闻言,宋景双目放光,如同白昼,连连说了三个“好”字,“那就让这位小神童,我大顺的祥瑞好好表现。若能有朝一日过关斩将,进士出身,到了这金銮殿上,朕可得好好瞧瞧咱这大顺一朝的小功臣。”

宋景说到此处,嘴角上扬,面露笑意,显然心情大好。

这么一来,这“条陈十事”就算是“白得”的了,虽然出自一个小孩童之手,但宋景这大顺天子也给了江砚白很多。

他方才那些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等离开了武英殿,沈墨淡淡一笑:“左相英明。”

张居文听了,只是往下压了压手:“不过是陛下也想成全这番美名。如今沿海一带亦有灾殃,这祥瑞一出,也能稳定人心。”

“这小神童,运气不错。”

张居文淡淡一笑,沈墨再度点头。

就在盛京城中关于江砚白的事情暂告一段落时。

此时,南宁县的大牢内。

江砚白吃好喝好,在一旁老狱卒的照顾下,恢复了不少元气。

这几日。

他的脸蛋都胖乎了不少,虽比不上少爷王朗、司空明那几个小胖子,但身子也不再像原来那般单薄。

“多谢老丈了。”

江砚白轻声说道。

老狱卒听了,叹了口气,眉目间透着愁绪。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砚白还在这大牢里,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也在这时,老衙役抬眼,忽然瞥到了一抹身影,于是赶忙退了下去。

走进来的人,正是县丞霍天朗。

他眉目同样犯愁。

只是进来后,忽然见到江砚白吃好、喝好。睡好,这几日还有了点肉肉的小脸蛋,实在没忍住,气得笑出了声。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00/111110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