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替考书童竟被钦点为当世文圣 > 第84章 此人远胜江砚白

第84章 此人远胜江砚白


在老周的安排下,这杨府可比江府内里别有洞天,上下的仆人也早已全然备好。

杨长柏一进去就感受到了,和他在奉平郡府之内宅中一般无二的待遇。

但此时杨长柏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些庸俗之物上,只是内心再度感慨道:“我杨长柏与这孩子缘分不小。”

“老天爷终归是眷顾我。”

“在我杨长柏阔别半生时光,在这近知天命之年已过两三载后,总要让我得一位心满意足的弟子来传承我的衣钵。”

“哈哈哈哈。”

“那位南宁县的小神童,老爷不打算再去看看?”

老周在旁忽然问道。

杨长柏却是大笑声起,一脸坚定不移地摇着头,随后一手指了指隔壁的江府,意有所指地说:“此子,远胜于那南宁县的神童江砚白。”

“可还有沈家的那位嫡次子,老爷。”

老周又是提醒道。

杨长柏笑声却半分不减,双手猛地张开,仿佛是要怀抱着整个世界,脸上的笑容显得越发猖狂起来。

“小孩子才做选择,老夫全都要!”

……

奉平郡府的白鹿书院,乃是这一府之地文人心中的圣地。

院内荷香碗莲,四处文气浓郁,风水极佳。

此处并非用武将风格的石狮子来撑场面,而是陈列着文人才子的墨宝,在书院门前一一展示。

其中有当朝左相张居文的作品,同样还有沈家沈天放的长兄。

如今当朝吏部侍郎的墨宝。

这些书院文章,好比后世一个个优秀的毕业校友的佳作,共同汇聚成了白鹿书院如今的赫赫声名。

此时,书院之内。

“院长去了南宁县?”

沈天放问着在书院内一直教导他的老夫子,面露疑惑之色,“院长的性子,好端端去那南宁县做什么?难道是去见那位陈夫子的?”

“不应该,院长可不是这种念旧之人。”

当着老夫子的面,沈天放吐槽起来可是不留情面。

老夫子听了,面露尴尬地笑了笑,也未纠正眼前这位白鹿书院之内的“混世小魔王”。

上一次。

有一位书院的夫子板着张脸,用戒尺打了沈天放几下。

当天夜里,那夫子的胡子头发全都烧了个精光,直接成了个锃亮的光头,偏偏屋子里其他的设施未着火,衣物也没被点燃。

所以,书院方面对沈天放的惩治,也就只是让其归家半月而已。

对于其他寒门学子、大族子弟来说,这或许是耻辱,但对沈天放这位被白鹿书院众人皆认可的神童而言,却全不在意。

更别提沈家如今的门第,在这开元一朝早已与左相张居文站在了一起。

而当朝左相更是深得圣心,圣眷正浓。

所以,连白鹿书院也只能象征性地惩治一下。

“天放,你这是找院长有事?”

老夫子忍不住好奇询问。

“指点文章,有意参加接下来的科举大试。”

沈天放刚从南宁县回来一趟,脾气收敛了许多,但依旧没好气地答道。

“院长若是知晓了,定是会心生欣慰的,毕竟你可是全院上下所有人心中都认可的院长亲传弟子。”

老夫子一脸感慨,啧啧称奇,面上更是闪过道道艳羡之色。

沈天放平日为人颇为古怪,不合常理,但他胸中的墨水、文章才华,以及思维的敏捷程度,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特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对于沈天放“半个院长弟子”的身份,白鹿书院无人不服。

哪怕沈天放有意参加接下来的科举之事。

而他不过八九岁的年纪,可白鹿书院上下师生没人会认为他考不中,区别只是是否能做那魁首之位罢了。

毕竟沈天放的年纪终究摆在这儿,文章方面虽有才华,但阅历太浅,才华富足却不够练达通变,还是需要磨练磨练的。

只能说在他这般年纪,其一身才华已然堪比举人,所以这神童之名无人会怀疑半分,但也就到了这个程度。

举人之上那些进士的文章水准,却是沈天放如今还未曾能达到的。

前来向院长杨长柏指点求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何时归来?”

沈天放又问老夫子。

老夫子摇了摇头:“院长的行程,全院上下可没人敢问,只能看院长他老人家的心意。”

“不过好歹这一行,最快也要近半个月才能回来。”

“半月之期吗?也不算太晚。”

沈天放自言自语道。

可不知为何。

他总觉得心里怪怪的,好像有什么本属于他的、非常重要的东西即将失去一般。

可苦思冥想半天,却实在是想不出来。

最后只能无力地挠了挠头,离开了这书院老夫子的面前,转而在这奉平郡府内去求教那些颇有才学的举人、进士。

讨教讨教文章,提升一下自己的水准。

……

堂堂白鹿书院院长来到这小小南宁县的事,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起初。

杨长柏他的行踪还能保密。

可随着时间流逝,渐渐的,便被南宁县的大户人家众人所知。

在这些人中,除了大儒陈道生之外,如今已是这南宁县“土大王”的霍天朗,绝对是其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再加上他霍家本就与白鹿书院有些渊源。

其子霍元生可是在白鹿书院之内求学,虽然不过短短一载,但相比南宁县其他大户人家,霍家的优势可是不小。

“我儿,不打算去拜见一番?”

霍天朗笑眯眯地问道。

走进了霍元生的书房之内,见儿子正在刻苦读书,勤奋用功。

他略微看了一眼,儿子的文章水准的确比之前有所精进。

霍元生如今已得了童生功名,下一步就是考中秀才。

对于霍天朗而言,秀才功名算不得什么,但却是举人功名的前置步骤,同样不容有失。

写完文章,霍元生吹了吹墨水,把文章放在油灯边,等墨水干涸。

字迹工整,清晰有力。

虽比不过江砚白的瘦金体那般刚劲俊逸,但却代表着大顺官方大多数文人的正常水准,单单论这字迹,考个秀才功名可谓是足够了。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00/111110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