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准备童生试
沾了江砚白这新政之光的。
除了这位奉平郡王之外,这位范大人似乎也是绕不过去的那一环。
“怎么?”
范书阳眯了眯眼,敲打着江砚白道,“还敢把主意打到老夫我的头上去,有王爷的人情还不够吗?”
听着略含威胁的话语,江砚白嘿嘿一笑。
若他是正冠之年自不敢有半分胡闹之举,可他如今只是个八九岁的孩子,那能够转圜的余地就多了许多。
江砚白也不说话,只是伸出了白白嫩嫩的小胖手。
没错。
这段时间内县衙里面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之前的小瘦手也摇身一变成了小胖手,如今正朝面前这位参知政事,当朝的副相范书阳,讨要起了东西来。
而这回,则轮到了旁边的奉平郡王宋然来看这一出好戏。
而范书阳的回答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没有!”
只见范书阳微微颔首说道。
只是,这回答让周围的所有人全部大跌眼镜。
毕竟他可是堂堂参知政事、当朝副相,哪怕只是给上一点点,也比什么都不给要强得多。
“小神童,难道一点也不失望吗?”
范书阳见江砚白面色无异样,忍不住好奇地追问起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江砚白淡淡地“装模作样”道,颇有风度。
范书阳听了,颔首点头,随后又说道:“如今你风头极大,且新政之事与你相关。
南宁县的新政于你而言,便到此为止。
后续之事,会有当朝诸多相公前去处置。
如今你得了王爷的庇护,但若来日入仕为官,老夫会将今日所见的情谊还回去的。”
范书阳缓缓回话。
不过,此言对于即将迈入官场的学子来说,虽是重要之事,可对江砚白而言,仿佛只是远在天边的一个大饼罢了。
毕竟如今的他连童生都不是,要先成为童生,然后成为秀才,接着成为举人,举人之后还要考中进士,才能到殿试那一关,前三甲分为状元、榜眼、探花,如此算来,最快都还要数个年头不止。
哪有奉平郡王宋然的人情来得实在,几乎当天就能够兑现其中一部分,对江砚白和江家的好处明显多多,肉眼可见。
“学生多谢范大人。”
江砚白露出孩童般天真的笑容来。
好处都已经到手,江砚白也无意再跟面前的这两个大人物继续攀谈。
而身后的霍天朗、楚祥等人,没了江砚白在场,就更不够资格与两位大人交谈了,只能告辞离去。
“如何,王爷?”
范书阳又是笑盈盈地问道。
宋然轻笑点头:“本王很期待能与小神童再次见面的那一天。”
此刻,杨府之外。
独孤明对江砚白肃然起敬。
之前只是知道江砚白很厉害,今日才发觉原来竟真的这么厉害。
“江公子,日后在南宁县,还望多多照顾,我们几家也应多多来往。”
独孤明说道,丝毫不敢有半分轻慢。
随后又拉扯了许久。
才放江砚白离开。
而他们几人则回县衙之内,继续落实新政之后的诸多事宜。
江砚白已经把最难的一关攻克,若是接下来还出问题,黑锅他们就必须背。
总要有点风险的!
……
回了江家。
江砚白左看右看,须臾间就来到了书房。
到了二叔江景然的身前。
江砚白一本正经地说道:“二叔,我想参加童生试。”
正在奋笔疾书的江景然,猛地听到江砚白这话,面容闪过一丝惊愕,但随即想到这是他那妖孽般的侄子,也就面色如常地点了下头。
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江南之地多神童,奉平郡府内还有白鹿书院,就连那县丞霍天朗之子霍元生,如今也早已通过童生试,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县试,成为这南宁县的秀才。
他江景然的侄子又凭什么不行?
论名声、论学识、论才华、论能力,哪点差了,反而要远远超出旁人。
这一点,在南宁县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叔替你办。”
“身家清白,还有其他的契约文书,二叔都会帮你办妥的。”
身为南宁县的秀才,而且还参加过奉平郡府之内会试的江景然,对于参加童生试的流程再熟悉不过,拍着胸膛就把这件事大包大揽下来。
“那便多谢二叔了。”
江砚白微微一笑。
随后也不再打扰二叔。
过了几天后,江砚白参加童生试的手续就被二叔江景然全部办妥。
江景然将那参加童生试的凭证放到江砚白的身前,嘱咐道:“此次我南宁县所举办的童生试,应在月中下旬。”
“届时,会有陈夫子门下的众多学子前去,不少大户人家的学子也会前去一试。还有那清平巷子内的清贵之家的学子,或许也能见到你在私塾之内的不少同窗。”
“少爷他们呢?”
江砚白忽然开口问道。
江景然愣了一下。
少爷?什么少爷?
他江家的少爷不就是江砚白吗?
难不成是他儿子江毅?
这一刻,江景然想了许多。
毕竟事到如今,江家在这南宁县也算是清贵之家、大户人家了,“少爷”这一别称,可不只指其他大户人家。
江家的孩儿亦是如此。
半晌,江景然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家这妖孽侄子说的究竟是谁。
“那王家的少爷?”
江景然迟疑地问道。
江砚白无奈地笑了一声,点着头。
“应当也会去的。”
江景然不太确定地开口,最终对江砚白道,“此事还得看青山兄他们的想法。”
“毕竟左右不过也就只是一个童生试而已。”
江景然这话里话外,对这读书人的第一个“登台”功名毫不在意。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童生功名,哪怕考中,也不过只是读书科举的最基本门票。
在大顺这般重文轻武、对文人极其优待的政策之下,童生依旧没有什么社会福利,顶多也就算是稍微体面了些。
就好比后世考公、考研差不多是同一个性质。
顶多也就高那么一丢丢罢了。
只有考中秀才,才可以说是登台上岸,跟后世的“上岸”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00/111110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