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红楼林家庶女之不服就干 > 第147章 “却奁”、“寻梦”

第147章 “却奁”、“寻梦”


荣庆堂中,贤德妃高座堂上,下面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女眷陪伴。

贤德妃的咳嗽声被参茶压下些许,她坐在荣庆堂的宝座上,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目光扫过堂内熟悉的紫檀木家具,面上柔和。

王夫人见她气色稍缓,才敢轻声开口:“娘娘今日回府,府里的姐妹们都盼着见您一面。薛家一早就让宝钗在梨香院候着,说要给您问安呢。”

三春对视一眼,默默后退一步,就知道她们是摆设,赶紧给宝姑娘腾地方。

贤德妃微微颔首,语气平和:“既在府中,便请她进来吧,我也想瞧瞧她如今的模样。”

丫鬟很快引着宝钗进来。

她身着粉白绣缠枝莲的衣裙,鬓边簪着支素银点翠钗,更衬得她面若银盆。

步履沉稳,进门后先规规矩矩行跪拜礼,声音温婉:“臣女薛宝钗,见过贤德妃娘娘,愿娘娘凤体安康,圣眷绵长。”

三春:她家谁是朝廷命官?没听说啊!

“起来吧。”贤德妃示意宫女扶她起身,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审视。

“宝钗妹妹确实端庄,听闻你常来府里陪祖母解闷,倒替我尽了份孝心。”

宝钗垂眸回话,姿态恭顺:“能承娘娘惦记,是臣女的福气。娘娘在宫中操劳,更要多保重身子,瞧着清减了些。”

贾母连忙接话,语气里带着疼惜:“可不是嘛!娘娘您这脸色总让人心疼,往后要是想回府,只管请旨,咱们接您回来也能解解闷。”

贤德妃笑着应下,刚要再说些什么,却又忍不住轻咳两声,她抬手掩住唇,待咳嗽歇了才道:“对了,林妹妹也在府里吧?从前老太太提过,她性子清雅,如今也该见见。”

不多时,黛玉便来了。她穿着淡绿绣兰草的衣裙,头发挽成简单的螺髻,只簪着支珍珠簪,身姿清雅如竹。

黛玉行礼时动作标准却不僵硬,声音细软却清晰:“臣女林黛玉,见过贤德妃娘娘。”

“快起身,无需多礼。”贤德妃看着她,语气更柔了些,“我记得你身子弱,别总站着。从前听你父亲说你爱作诗,如今还常动笔吗?”

“回娘娘,偶尔闲了会写几首,不过是遣怀罢了,当不得什么。”黛玉垂着眼,语气谦逊,半句多余的话也没有。

贤德妃见黛玉一脸孤高冷傲的模样,便有些不喜:跟她那个姐姐一样讨人厌!

黛玉:薛宝钗一个商户之女都能召见,为啥不能召见我姐姐,我姐姐现在也是林家嫡女,这明显是看不起林家人,看我能理你!

贤德妃忽又道:“宝玉呢?”

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不一刻,堂外便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宝玉一身宝蓝锦袍,腰束玉带,步履规整地走了进来。

他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冒失的孩童,经了几日礼仪教导,连进门的脚步都透着世家公子的稳重。

进门后,他先对着贤德妃行了躬身礼,声音清朗:“宝玉,见过贤德妃娘娘。”

看着他规矩的模样,贤德妃眼底的疏离彻底散去,嘴角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许久不见,宝玉也长大了。”

“听闻这大观园是琏二弟和珍大哥一同督建的,今日正好,你便随我们一同去园子里瞧瞧吧。”

一行人簇拥着贤德妃往大观园去,刚到沁芳闸桥,贤德妃便停下脚步。

桥下流水潺潺,岸边垂杨柳条轻拂水面,风里裹着草木的清香。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里满是真切的欢喜:“这景致倒好,比宫里的御花园多了几分鲜活气,瞧着就让人舒心。”

贾琏连忙上前回话,姿态恭敬:“娘娘喜欢就好,这园子从选址到修建,都是按规制用心做的,砖瓦木料也都选了上等的,就盼着您回来能尽兴。”

贤德妃点点头,往前走了几步,指着一处被翠竹环绕的院落问:“那处院子看着清雅,是何名称?”

“回娘娘,那是潇湘馆。”王夫人连忙回话,“院里种满了湘妃竹,风一吹满院都是竹香,格外清净。”

王夫人又道:“园里轩馆的名字与对联,皆是宝玉所写,让娘娘也瞧瞧宝玉略有进益罢了。”

贤德妃闻听是宝玉起的名字,便更加欢喜,皆因她入宫之前宝玉一直由她教导,现在看轩馆名字新颖别致。岂能不欢喜。

贤德妃走到院门口,看着院内的竹窗、石桌,还有窗边摆着的半架诗书,笑着道:“这地方确实雅致,透着股文人气息,住在这儿定能静下心来。”

再往前走,便是一处满是香草的院落,石径旁的香草开着细碎的白花,空气里满是清甜的香气。贤德妃停下脚步,又问:“这院子又是何处?”

“回娘娘,这是蘅芜苑。”贾琏回话,“特意选了耐活的香草栽种,既雅致又省心,夏日里还能驱蚊虫,院里的石凳也都是青石雕琢的,坐着舒坦。”

贤德妃走进院内,摸了摸石凳上的雕花,点头道:“这设计倒贴心,细节处见用心。”

贾琏:给林大妹妹二妹妹预备的,岂能不用心。

一行人又去了缀锦阁,阁内宽敞明亮,窗外便是荷塘,夏日里满池荷花盛开,定是赏景的好地方。

再到秋爽斋,院内种着高大的梧桐,廊下摆着笔墨纸砚,看着就大气。

每到一处,贤德妃都仔细看着,偶尔问几句修建的细节。

待逛完所有主要景致,已是未时末。

贾母忙请贤德妃仍去荣庆堂用膳,正行至途中,贤德妃忽见远处一建筑,远远望去,那处院落隐于翠影之间,红墙绿瓦,飞檐斗拱,说不出的精致漂亮。

围墙高低错落,雕花窗棂隐约可见,院落一角竟有一处玻璃暖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里面想必培育着诸多稀世花草,让人不禁心生探寻之意。

贤德妃忍不住询问:“这是何处?”

王夫人忙回说:“这便是林家姐妹住的听竹轩,”

贤德妃闻听是听竹轩,淡淡地哦了一声,便不再多言,只是眼中闪过一缕算计。

旁边的邢夫人,清清楚楚看见了她眼神的变换,心生警惕,想着回头和贾赦说一声,防着点这位,都让人搓磨成这样了,还想着算计人呢!

众人来到荣庆堂落座,这边便有丫鬟婆子摆上各色山南海北的珍馐美味,杯盘罗列。

那边太监便捧着一方紫檀木托盘上前,盘中铺着明黄色云纹锦缎,托着一册精致的戏目单。

贤德妃看了会,点了一段《桃花扇》的“却奁”片段,与《牡丹亭》的“寻梦”。

贾母等人听得是这两出,神色都微微一变,太过不吉了,但见贤德妃脸色便皆不敢言了。

众官急急妆扮起来,龄官扮作李香君,一身素青衣裙,袖口绣着几瓣残桃。她捧着仿制的“桃花扇”,站在扮作侯方域的藕官面前。

唱到“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声音清亮却带着倔强,抬手将扇面展开,露出上面绣的“血桃”,又猛地将扇子掷在地上:“这富贵荣华,我不稀罕!”

没有撕心裂肺的控诉,却把乱世中女子的风骨与悲戚,藏在了每一个决绝的动作里。

元妃看着地上的扇子,轻轻叹了口气,对身旁宫女道:“这戏里人,倒比我们活得明白。”

众女也皆沉浸其中,连黛玉也听得痴了…..

另一出便是《牡丹亭》的“寻梦”了。

十二伶官半数扮作园中人,身着淡绿、浅黄的素衣,散在戏台两侧。

龄官换杜丽娘的装扮,却卸了华丽的烟霞锦,只穿件月白襦裙,提着裙摆独自在台上游走。

唱到“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她突然蹲下身,将脸埋在袖中,肩膀微微颤抖,已经没有了“还魂”的希望,只有“梦醒成空”的绝望,让满院的繁华都似褪了色。

元妃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满是水雾……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860/437179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