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商队即军队
萧战站在他那间由祠堂偏厅改造而成的“作战指挥室”里,墙上挂着一幅日益详尽的北地舆图。与寻常地图不同,这幅图上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无数节点和路径。红色代表“龙渊阁”兵器的销售点,蓝色代表“御泉回春酒”的畅销区,绿色代表“平安福篓”覆盖的区域,而最显眼的金色丝线,则如同血脉般将这些节点串联起来,最终汇聚于地图中心的小河村。
在萧战眼里,这庞大的、如同蛛网般辐射开去的销售网络,早就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了。这特么简直就是一张覆盖了小半个北地的、绝佳的、自带经费还能盈利的超级情报网!商队往来,货物周转,本身就是最好的掩护。谁能想到,那些满脸堆笑、锱铢必较的商贾伙计,皮下却藏着另一副面孔?
“咱们的伙计,那都得是多面手!既要会卖货,把咱们的宝贝吹得天花乱坠,也要会看风向,听墙根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萧战在给商队所有管事开月度例会时,唾沫横飞地强调,手指把桌子敲得梆梆响,“以后,每个商队出发前,甭管是去州府大城还是偏远小镇,都给我拉到保安团集训三天!学点基本的侦察、反跟踪、还有怎么不着痕迹套话的技巧!别到时候让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于是,各地“萧氏商行”的管事、伙计们,在热情推销“龙渊阁”的锋锐刀剑、演示“御泉回春酒”的神奇功效、展示“平安福篓”的精致手艺之余,肩头都压下了一份沉甸甸的秘密任务——收集一切可能有用或无用的情报。他们那双以前只盯着钱袋子和货物成色的眼睛,如今像是开了光,开始留意起以往忽略的细节:各地粮价的微妙波动、官仓守卫的换防规律、城门口新贴的悬赏告示、码头有没有异常规模的军队辎重装卸,甚至连茶馆酒肆里醉汉的吹牛、江湖客的牢骚、勾栏瓦舍流传的香艳轶事背后可能隐藏的信息,都被纳入了采集范围。
这些零零碎碎、看似鸡毛蒜皮的信息,被他们用只有内部核心才懂的、掺杂了行业黑话和自创符号的暗语,巧妙地记录在账本夹层、货单背面,或是通过特定方式包装的“样品”里。然后,借助商队特有的、依托利益驱动而比官府驿站效率高出数倍的信息渠道,被迅速、安全地汇集到小河村。大丫萧文瑾心思缜密,负责初步筛选和归类;二狗萧承志记忆力超群,负责核对信息细节和标注优先级。经过这两个小天才的初步整理,最终,一本厚厚的、每日更新的“商队动态汇编”便会摆上萧战的案头。
萧战每天批阅这份“日报”,比看账本还起劲,时而抚掌大笑,时而眉头紧锁。
“哟呵,云州粮价半月内连涨三成?官仓借口陈粮轮换,禁止民间查探?哼哼,那里的老鼠怕不是成精了,能把粮食啃得这么快?记下来,让咱们在云州的粮行伙计‘无意间’散播点官仓亏空的消息,顺便咱们囤积的粮食可以往那边倾斜点,赚他一笔‘恐慌财’。”
“林州新调来个守备将军?是京城兵部侍郎的门生?查查他喜好什么,是古玩字画还是骏马美人?看看能不能让那边的管事搭上线,送点咱们特制的‘土特产’,比如‘龙渊阁’的镶宝石匕首,或者十倍浓度的‘御泉回春酒’。”
“漳河一带最近冒出百来个小毛贼,专劫落单客商?武器简陋,衣衫褴褛?正好,让轮休的保安团第二小队带着那批刚完成基础训练的新兵蛋子去练练手,见见血!记住,以锻炼为主,缴获归公,但允许他们自己留点‘辛苦费’。”
“北边边境的商队回报,蛮族的小股骑兵骚扰次数增多,马匹似乎比往年更显焦躁?妈的,山雨欲来啊…得让老周头再加快点弓箭,特别是破甲箭簇的产量了,工匠不够就招学徒,材料不够就让商队高价收购…”
靠着这些来自一线、鲜活及时甚至有些超前的情报,萧战对周边州县乃至更广大区域的民生、经济、官场、军事动态,达到了许多封疆大吏都未必能及的洞察程度。很多时候,地方官员还在为某个模糊的消息争论不休、互相推诿,或者压根被蒙在鼓里的时候,萧战就已经先知先觉,并且开始未雨绸缪,或是调整商业策略,或是加强边境戒备。这种信息上的绝对不对称,让他能在风云变幻的北地始终快人一步,规避风险,甚至…巧妙地利用信息差,趁机攫取巨大的利益。
同时,保安团的精英们也开始以“轮训”的名义,护送那些利润最高、货物最紧要的商队。这些经过数月非人魔鬼训练、顿顿有肉、营养充足、装备了“龙渊阁”顶尖制式武器的团员,往商队旁边一站,那精气神,就跟普通镖局里那些混日子的镖师有着天壤之别。一个个眼神锐利如鹰,腰杆挺直如松,行动间默契十足,自有法度,隐隐带着一股经过血火淬炼的煞气,让人望而生畏。
他们既是保驾护航的武力担当,也是流动的广告牌和推销员。“瞧一瞧看一看了啊!护卫大哥们同款精钢腰刀,‘龙渊阁’出品,砍铁如泥,品质保障!家里备一把,防身镇宅,行走江湖不犯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商队伙计们有了这等强援撑腰,吆喝得更加底气十足,唾沫横飞。
沿途那些占山为王、欺软怕硬的小股土匪,远远看到商队里那迎风猎猎作响的黑色“萧”字旗,再看看那些护卫统一整洁的深色劲装、阳光下闪着幽寒光芒的制式刀枪、以及背后那用油布包裹得严实(但那令人心悸的轮廓分明就是军用的强弩)的远程杀器,基本都明智地选择了缩回脑袋,望风而逃。偶尔有几个刚入行不信邪,或者穷疯了想试试斤两的愣头青,保安团的小伙子们正好拿他们检验训练成果,往往一个迅猛的交叉冲锋,配合弩箭精准的点名,就把乌合之众打得哭爹喊娘,溃不成军,还能顺手缴获点破烂武器和散碎银两,美其名曰“野外实战训练补贴”,极大地提升了队员们的积极性和实战经验。
如此一来,“萧氏商行”的商路安全值直线上升,运输损耗率几乎降为零,货物送达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冠绝同行。那些选择与萧战紧密合作的经销商,不仅货物安全无忧,往往还能凭借信息优势抢占市场先机,别提多省心多赚钱了。渐渐的,这条以小河村为中心,依靠强大武力和情报能力支撑起来的商路,几乎成了周边数州最安全、最高效的“黄金商道”。其他背景不够硬的商队也宁愿多绕点路,或者以寻求“合作”、缴纳“管理费”的形式,挂上“萧”字旗的幌子,以求在这条商路上平安通行。
萧战摸着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看着地图上那几条被自己势力牢牢覆盖、如同金色动脉般的主要商路,得意地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嘿嘿,老子这算不算是…垄断了区域的物流和情报业?这买卖,做得,做得!牛逼!”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857/437704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