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 > 第182章 太子新政,民心所向

第182章 太子新政,民心所向


咸阳宫,麒麟殿。

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棂,化作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斜斜地投射在这座帝国的权力中枢之内,将空气中浮动的微尘,都映照得清晰可见。

扶苏身着一袭玄色镶金边的监国太子朝服,头戴紫金冠,静静地立于那九十九级台阶之下的御座之旁。他的身姿,挺拔如松,那张曾经总是带着几分仁厚与忧郁的脸上,此刻,已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稳与坚毅所取代。

自那日被册封为监国太子以来,不过短短数日,他却仿佛,已经脱胎换骨。

朱高爔的出现,像是一柄最锋利的钥匙,打开了他心中那座名为“固执”的牢笼。他终于明白,自己过去,是何等的……天真。

他曾以为,儒家经典中所描绘的“仁政”,便是天下的至理。他曾以为,父皇所推行的严苛秦法,是与“仁”背道而驰的暴政。他将这个世界,简单地,划分为了“对”与“错”的黑白两色。

可现在,他懂了。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

任何一项国策,都有其两面性。严苛的秦法,在震慑六国余孽、维护帝国统一的层面上,是“对”的;但它在压榨民力、激化矛盾的层面上,又是“错”的。而他所信奉的儒家仁政,若不顾客观现实,一味地宽容退让,那便不是“仁”,而是“懦弱”,是足以将整个帝国,都葬送的……愚蠢!

真正的治国之道,是在这黑白之间,寻找到那条,最适合当下国情的……灰色路径。

这,便是元武帝口中的“刚柔并济”。

今日,便是他以“监国太子”之名,第一次,真正主持朝议。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殿下,文武百官,黑压压地跪倒一片,山呼之声,响彻云霄。

扶苏深吸一口气,那双清澈的眸子,缓缓扫过下方的每一张面孔。他看见了老臣们的疑虑,看见了武将们的观望,更看见了,那些出身六国贵族的官员们,眼中那一闪而过的、不易察觉的……轻蔑。

他知道,这些人,依旧将他,看作是那个,只知空谈仁义的、软弱的“儒生公子”。

今日,他便要让这些人知道,他扶苏,早已不再是过去的他!

“众卿,平身!”

扶苏的声音,清朗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待百官起身,他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直接,抛出了第一道,足以让整个朝堂,都为之震动的政令!

“孤今日,颁布新政第一条:自即日起,废除秦法中,‘一人犯罪,家族连坐’之苛法!改为,‘一人犯罪,一人当罚’!凡罪不及父母妻儿者,皆不得牵连!”

“轰——!!!”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连坐之罪”,乃是自商君变法以来,维系大秦律法威严的基石!正是因为有这条律法在,才让天下百姓,对秦法,畏之如虎!如今,太子殿下,竟要将其……废除?!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啊!”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出,正是那素来以严苛著称的廷尉。他对着扶苏,重重一拜,声泪俱下地劝谏道:

“殿下!连坐之罪,乃是震慑宵小、杜绝犯罪之根本啊!若将其废除,恐会让天下罪犯,再无后顾之忧,有恃无恐!届时,国法松弛,盗贼四起,天下,将大乱啊!还请殿下,三思!”

“请殿下三思!”

一时间,殿内,附和之声,此起彼伏。这些,大多都是习惯了秦法严苛的老臣,在他们看来,扶苏的这道新政,简直是……自毁长城!

然而,面对群臣的反对,扶苏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动摇。

他静静地,等着殿内的声音,渐渐平息。然后,才缓缓开口,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诸位之忧,孤,明白。”

“但,孤想问诸位一句。我大秦,自统一天下以来,为何六国余孽,屡禁不止?为何民间怨声,此起彼伏?”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正是因为,这连坐之罪!它虽能震慑罪犯,却也牵连了太多无辜的百姓!让他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最终,被逼无奈,只能揭竿而起,与我大秦为敌!”

“如此律法,名为‘维稳’,实为‘乱源’!它得到的,是畏惧,失去的,却是……民心!”

“故,此法,必废!”

扶苏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未等群臣从这番振聋发聩的话语中回过神来,他,又抛出了第二道,更为惊人的政令!

“新政第二条:减轻赋税!自今年秋收起,天下田税,由‘什一税’,改为‘三十税一’!让天下百姓,皆能存有余粮,安居乐业!”

如果说,废除连坐,是动摇了秦法的“威”,那么,减轻赋税,便是直接,触动了整个帝国的“利”!

“殿下!万万不可啊!”

这一次,站出来的,是掌管帝国钱粮的治粟内史。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跪到了殿中,那张脸上,写满了惊恐。

“殿下!我大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百越之征,军国大事,耗费巨大!国库收入,本就捉襟见肘!若是,再将田税,降至‘三十税一’,那……那国库,必将空虚啊!届时,军饷何来?官俸何来?帝国,又将如何运转?!还请殿下,收回成命啊!”

这一次,反对的声音,比方才,更为激烈!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扶苏此举,太过“软弱”,简直是……胡闹!

然而,扶苏却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

“诸位。”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凛冽的寒意,“孤方才所言,治国,需‘刚柔并济’!”

“废除连坐,是为‘柔’,是为收拢民心!”

“而孤,接下来要说的话,便是……‘刚’!”

他缓缓地,从袖中,取出了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竹简,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高高举起!那上面,赫然写着五个,足以让所有士绅阶层,都为之胆寒的大字——《官绅一体纳粮》!

“减轻赋税,国库空虚?诸位,说得对,也不对!”

扶苏的目光,如同一柄柄最锋利的刀,从那些出身贵胄、家有良田万顷的大臣脸上一一扫过!

“国库之所以空虚,并非是因为百姓赋税太重,而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仗着自己的身份,肆无忌惮地,隐匿田亩,偷逃赋税!”

“从今日起!”

扶苏猛地将手中的竹简,掷于地上,那声音,如同惊雷炸响!

“我大秦之内,所有朝中大臣,所有地方士绅,名下所有田亩,皆需与黔首百姓一样,一体缴纳赋税!”

“不得再有任何特权!不得再有任何隐匿!”

“若有违抗者……严惩不贷!!”

这道命令一出,整个麒麟殿,彻底,炸开了锅!

朝野,为之震动!

士绅阶层,历来,都享有不同程度的免税特权!这,是自周朝以来,延续了近千年的潜规则!如今,这位监国太子,竟要将这块,所有上层阶级的“禁脔”,彻底打碎?!

一时间,无数封来自地方豪强的反对奏疏,如同雪花一般,飞入了咸阳宫!他们言辞激烈,或引经据典,或哭诉喊冤,无一例外,都在反对这项,足以动摇他们根基的“暴政”!

然而,这一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那个,耳根子软,心中只有仁义的儒生公子。

在朱高爔的建议之下,扶苏,没有丝毫的退让!

他直接,下达了,一道让所有反对者,都为之胆寒的命令!

“传孤之令!命,上将军蒙恬,亲率十万禁军,即刻出关!以清查六国余孽为名,巡视天下各郡县,清查田亩!”

“凡有隐匿田亩,偷逃赋税之士绅豪强,一经查实,所有多余土地,尽数没收,就地分予当地无地、少地之百姓!”

……

一个月后。

当蒙恬那封盖着大将军印的捷报,八百里加急,送入咸阳宫时,整个朝堂,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蒙恬的十万大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清查出了,各郡县豪强,所隐匿的田亩,总计……两千万亩!

而大秦的国库,在将田税降至“三十税一”之后,其赋税总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分毫,反而,因为这多出来的两千万亩田地,以及士绅阶层的补缴,足足……增加了三成!

与此同时,另一桩,更大的喜讯,也从关中大地,传遍了整个帝国。

那些,由朝廷发放的,名为“红薯”与“土豆”的神物,在关中的万亩试验田里,迎来了……第一次,丰收!

当那一个个,足有婴儿手臂粗细的红薯,和一串串,如同鹅卵石般圆润的土豆,从那肥沃的土壤之中,被刨出来的时候,所有在场的百姓,都疯了!

经农官现场称重,红薯亩产,竟高达……三千斤!

土豆亩产,亦有……两千斤!

看着那堆积如山,仿佛永远也搬不完的粮食,无数的百姓,相拥而泣,欢呼雀跃之声,直冲云霄!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农,颤抖着,从地里,捧起一个硕大无比的红薯。他浑浊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滚而下。

他“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在了那松软的田埂之上,面朝咸阳的方向,失声痛哭!

“老天爷啊!老汉我……活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的农,从未……从未见过,如此高产的粮食啊!”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仁德!您二位,才是我大秦万千百姓的……救星啊!!”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803/111109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