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庆之斗酒诗百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随着诗句脱口而出,众人也从最初的震撼变成了麻木。
一口酒一首诗,比吃饭喝水还简单,最他妈匪夷所思的是,首首都是传世佳作,弄得沈庆之就好像天生是为了诗词歌赋而生,天生就是文曲星下凡。
赢彪内心更是巨浪翻滚,恨不得把自己砍了,给秀儿助助兴。
五柳先生的弟子,果然恐怖如斯!
这样的人,怎么会去抄袭王无功呢?
沈庆之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这让王成文和曹雪望的脸色青一阵紫一阵。
愤怒、不可置信、惶恐无助的表情,在脸上反复上演。
此时此刻,只因为王成文的贪婪,导致王家的声誉也彻底消散了。
哗哗哗!
看台上立刻响起热辣滚烫的掌声。
大佬们看下个沈庆之,眼里更多的是慈爱般的关怀,就像是看着失散多年的骨肉至亲。
“抄的,肯定是抄的。”
“一个人再怎么博学,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这么多传世佳作。”
王成文、曹雪望依旧表示不服,面目狰狞地指责起周桦骢等人处事不公。
“数千人面前,沈庆之自证清白,你们还有什么可狡辩的?”周桦骢脸色一沉,“来人呐,给本官张嘴!”
啪啪啪!
衙役上前,大嘴巴子左右开弓,眨眼间就把俩人打的鼻口淌血。
直到俩人被打掉了门牙,衙役这才罢手,王玖也做到了无缝衔接,直接让乡勇把二人给绑了,只等诗会结束,就把俩人扔去小灵山挖矿。
“诸位,结果你们都看到了,沈庆之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存在抄袭一说。”周桦骢环视众人,“双方在自证前已经签订了赌约,故而本官不做任何处罚,让他们双方履行赌约。”
宣判结果,引来文士们的一阵叫好,品行不端的无耻小人,就该让去劳动改造。
有了这样的小插曲,也就不用说什么凉亭不凉亭的了,大佬们经过一番商议,决定与民同乐。
凉亭里的贡品也全都搬到了看台,保定四大才子和沈庆之不出意外地坐了上去。
按照诗词的优劣,苏渊明等人又选择了三位文士,和他们坐在一起,三人兴奋得简直有些语无伦次,万万没想到天上真的会掉馅饼。
衙役乡勇、文人墨客们也忙碌起来,把桌椅在空地前摆好,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方式,赢取座位的排名。
数千人对饮,在历届诗会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钱半城也悄悄地安排人,把所有的低度酒全都换上了高度的宫廷玉液酒。
三杯酒下肚,文人骚客们也变得无比亢奋起来,诗会的气氛又一次达到了巅峰。
周桦骢见状,也知道要把此次龙釜山诗会定性了,缓缓站起身,“诸位,现在有请苏先生为我们讲几句。”
掌声过后,苏渊明来到了看台上,王玖也用树枝制做了支架,把扩音器摆在支架上。
苏渊明满意地点点头,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对沈庆之的喜爱和骄傲。
“认识老夫的人都知道,老夫的性子向来高傲。”
“致仕之后,见过不少青年才俊,他们也都想拜老夫为师。”
“虽然他们都出类拔萃,但老夫总觉得他们差些火候。”
“故而,老夫云游四方,只为寻找一名弟子,传承老夫的衣钵。”
“好在,老天对我苏渊明不薄,在老夫天命之年把爱徒送了过来。”
听了苏渊明的话,所有人彻底明白了,苏先生这是要把此次文会变成收徒现场啊。
四大才子也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为何苏渊明迟迟没让沈庆之准备拜师礼了,原来一直在等龙釜山诗会。
“能得到苏先生的青睐,是晚辈的荣幸。”沈庆之双膝跪地,用手托起了拜师茶。
苏渊明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随即蹲下身体将沈庆之扶起,双目微红几欲落泪。
“师父!”沈庆之正中地说道。
苏渊明神情激动,“哎,师父在!”
师徒二人情真意切,近乎将在场的所有人全都感动了。
然而,让他们惊掉下巴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众人的身后,突然出现了无数个身影,袁青陆续接过他们的拜帖,对着扩音器高声唱诵:“十八先生韩退之,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东郭先生柳随缘,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易安居士李婉玉,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香山居士白乐天,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樊山居士杜牧之,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观复书院孔冲闻,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观复书院沈无忌,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安宿钱家钱半城,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安宿李家李千重,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满城陈家陈万成,恭祝苏先生喜收爱徒,特送……”
“…………”
武朝名儒、豪门商贾纷纷送来豪礼,光是诵唱就唱了足足半个时辰。
在数千人才子佳人的注视下,豪礼逐一摆在了看台上,声势浩大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自古以来,官场和士林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人也都看到了武朝第一鸿儒苏渊明的恐怖影响力。
在场所有人也彻底明白了,苏渊明这是在为北方文坛寻找接班人。
诵唱好不容易结束了,在场的才子佳人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就在他们以为要结束的时候诵唱声再次响起。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784/111110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