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家父田舍郎,六元及第震朝堂 > 第110章 打开方式不对

第110章 打开方式不对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这让萧锴比吃了屎还觉得恶心,越看沈庆之越想吐。

你沈庆之除了匾额,你还有啥,你还是个啥?

但他愣是没招儿,说破天说破地皇帝也比太子大。

“沈公子,你真想得那么开,把无烟煤的技术献给朝廷?”萧锴还是有些不相信。

“那就让你见识见识。”沈庆之摆摆手,“韩锋,办事。”

韩锋立刻骑上快马,直奔矿山,也就过了两炷香的时间,“镇国矿业”的匾额就被搬了过来。

看着上面的鎏金大字,看着上面皇帝的大印,萧锴的神情也变得极为丰富起来。

沈庆之笑了,像是傲娇的天鹅,昂起头蔑视地看着萧锴。

萧锴沉默了许久,忽然笑了,“沈公子果然还留了一手,是萧某孟浪了。”

“萧先生,咱们的买卖不冲突,你们五湖商号也没必要盯着我这仨瓜俩枣。”沈庆之随即提醒道,“我的东西,你好说好商量我没准可以共享,但是明抢不行,哪怕你身后还有更大的人物。”

萧锴听闻,一肚子火没地方发泄。

这种事,不能怪皇帝截胡了太子,只怪吕忠的打开方式不对。

可以说,灵山镇的所有产业,太子爷都势在必得,它们对东宫意义非凡。

但沈庆之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皇帝,那对东宫而言,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

原本还想撩句狠话,可最终萧锴还是没说出口,脸色铁青地上了马车。

“萧先生,银子不要了吗?”沈庆之对着马车大声地喊道。

萧锴仿佛没听见一样,催促车夫加速离开这是非之地。

他算是看明白了,沈庆之只会一招鲜,可就这一招儿,却可以让天下所有人束手无策。

看着马车离去的背影,沈庆之露出得意的笑容,“韩锋,大张旗鼓地把匾额挂上去,杀几只羊,今晚矿场加餐。”

…………

暴雪终于停了。

北方也难得迎来一个晴天。

百姓们打扫好积雪,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晒着太阳扯着老婆舌。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进了灵山镇,在沈宅前停下,马车上下来两个人。

户部尚书姜致尚、兵部尚书范文程。

沿途积雪,道路不好走还很颠簸,范文程还有些不情愿,县游徼在寻常人眼里是三老的存在,地位仅次于县太爷,但在范文程眼里和寻常百姓没什么区别。

但进入灵山镇的范围之后,范文程有些懵逼,道路平坦得令人发指,积雪也清理得十分干净,甚至还有穿着特制服装的人,在铲路上的薄冰。

百姓们三三两两地站在路边唠着家长里短,每个人都面带红光,洗得白白净净。

道路两侧,还有醒目的建筑,上面写着公共厕所四个大字,让范文程奇怪的是,厕所竟然还专门把男女分开。

范文程是越看越稀奇,脑海中也逐渐浮现出沈庆之干过的一些事情。

小小游徼,竟然劳动六部两大尚书亲自来见,这绝逼是祖坟冒青烟了。

但沈庆之终究是太过耀眼,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同龄人都望尘莫及。

或许皇帝是对的,赵括全军覆没,他这个做兵部尚书的也有责任。

既然来了,那就好好请教一下。

如果沈庆之能给出好的策略,那他亲自上疏朝廷,为沈庆之请功。

家中来了贵客,刘基立刻命人打开中门,沈庆之亲自出门相迎。

经过一番介绍,沈庆之也得知和师兄一起来的人是兵部尚书。

天寒地冻,姜致尚二人又一路车马劳顿,沈庆之立刻让人准备了火锅。

面对新奇的吃食,姜致尚和范文程啧啧称奇。

铜锅中水花翻滚,冒着呼呼的热气,周围摆着牛肉片、羊肉片、鹿肉片。

让他们更加称奇的是,桌子上竟然还有绿菜,那可是只有应季才能吃到的蔬菜,过季了就再也吃不到了。

饭菜上桌,姜致尚奇怪地问道,“怎么不见老师?”

“听说十八先生来了北方,就在真定府的恒阳书院。老师便带着我爹他们几个去找十八先生辩经了。”

“辩经?”姜致尚一个没忍住,扑哧一下就笑了,“我看是去踢场子吧。”

“差不多吧。”沈庆之顿时燃起八卦之心,“为何老师每次听说十八先生,都特别激动?”

“这你还真问对人了。”姜致尚压低了声音,“当年老师和十八先生都在稷下书院求学,老师的本事是远超十八先生的,可就因为一字之差,把小师妹输给了十八先生。”

沈庆之抿抿嘴,意味深长道,“人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夺妻之恨了。”

“咱老师这辈子,就输了那么一次。却变成了一辈子的痛。”姜致尚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但我听说,最后小师姑也没嫁给十八先生,而是在寒山寺诵经参禅,做了俗家弟子……哎呀,不说这些了,我和范大人是奉皇命来灵山镇的。”

随后,姜致尚把事情和沈庆之说了一番。

“三万大军,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冲散了,赵括是废物吗?”沈庆之气得直跺脚,“就是三万头猪,半个时辰也抓不完呀。”

“赵括已经为国捐躯了,在背后骂他多少有些不合适。”范文程放下酒杯,严肃认真地看着沈庆之,“沈公子,可否详细地和我说一下屯垦戍边?”

沈庆之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给二人讲述屯垦戍边的策略。

“游牧民族的游击特性,让他们来无影去无踪,长城防线又距离边疆太远,无法及时有效地展开反击。”

“长远考虑的话,屯垦戍边刚好适合咱们武朝的国情。鼓励人口迁徙到边境,畜牧、屯田、戍边。这样既能决绝边军的粮草问题,也能稳固边疆。”

“通过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让迁徙的民众在边疆定居,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增强国防力量。”

沈庆之巴拉巴拉一通输出,让范文程如同在漆黑的夜里看见了指路明灯。

屯垦戍边,这简直就是为武朝量身打造的一幅清晰的战略宏图。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784/1111104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