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八零:渔猎开荤,喂饱俏嫂子 > 第23章:卖钱买货

第23章:卖钱买货


李顺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拖拉机突突突地开到了镇上。

王强没去迎宾楼,那种地方偶尔去一次可以,去多了,容易被人惦记,况且这傻狍子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他扛着狍子,找到了镇子东头一个专门收山货的贩子。

那贩子是个精瘦的猴脸男人,一双小眼睛滴溜溜乱转,看着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看见王强扛着的狍子,眼睛一亮,上来就想压价。

“小兄弟,你这狍子……小了点啊,而且这腿上的皮也破了,卖不上价。”

“这样吧,我给你十块钱儿,够意思了吧?”

王强心里冷笑一声,他把狍子往地上一扔,蹲下身,指着狍子的皮毛说:“老板,你再仔细看看。”

“我这狍子虽然不大,但现在是秋天,正是它长绒的时候,这皮子,又厚又暖和,是做皮褥子的好料。”

“你再看这毛色,油光发亮,说明这狍子壮实,肉肯定不差。”

“至于这条腿,是夹子伤,不影响整张皮的价值,十块钱?你打发叫花子呢?”

他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那猴脸贩子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这个看着不起眼的农村小子,竟然还是个行家。

最后,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讨价还价,王强硬是把价格抬到了五十块钱,还顺带着把那只野鸡也卖了十块钱。

拿着六十块钱,王强心里那叫一个痛快。

他没急着回家,而是直奔镇上的五金店。

他早就盘算好了,造船修房,光有木头可不行,铁钉、麻绳、桐油,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他也是个敞亮人,买东西不扣搜,直接花十块钱,买了几包各种尺寸的铁钉,又花五块钱,扯了十几斤结实的粗麻绳。

最后,他一咬牙,又花三十块钱,买了一桶金黄色的桐油。

这玩意儿金贵,但给船身防水,全靠它了。

花钱如流水,刚才还觉得挺多的六十块钱,转眼就只剩下了十五块。

王强把剩下的钱仔细揣好,扛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搭着李顺的拖拉机回了村。

苏婉正在家里等得心焦,看见王强回来,赶紧迎了上去。

当她看到王强带回来的那些铁钉、麻绳和桐油时,心里满是欢喜,小叔子真能干!

可看到他那双因为伐木,布满了血泡和伤口的大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圈却一下子就红了。

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转身进了灶房,给王强烧了一大锅热水。

当天晚上,王强吃完饭,就着月光,把从山上弄下来的榆木大料,整整齐齐的堆放在院子里。

咚的一声闷响,最后一根木料砸在地上,也像是砸在了苏婉的心上。

她站在廊檐下,看着院子里那个挥汗如雨的男人,看着那些堆在墙角的铁钉和桐油,她知道,这个破败的家,从今天起要真正开始变样了。

黑龙山上剩下的木料,王强也是一趟一趟地往山下搬,院子角落里,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造船和修房子的事,算是有了个开头。

可眼瞅着秋风一天比一天凉,早晚出门,那风跟小刀子似的,直往人骨头缝里钻。

苏婉身上的衣服还是单的,那件蓝色的碎花衬衫虽然好看,可不顶冷。

她把家里那床破旧的棉被拆了,想把里面的旧棉絮掏出来,重新弹一弹,做件棉袄。

可那棉絮,早就被睡得板结、发黑,跟块毡子似的。

别说保暖了,盖在身上都嫌沉。

这天下午,苏含又在院子里拆洗那些旧棉絮,一阵冷风吹过,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缩了缩肩膀。

这一幕,正好被从后山回来的王强看见了。

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

他拼死拼活地折腾,为的是啥?不就是想让嫂子过上好日子,不再挨饿受冻吗?

可现在,连一件像样的过冬棉袄都没有,算什么好日子?

“嫂子,别弄了!”

王强走过去,一把从她手里拿过那块黑乎乎的旧棉絮,扔在了一边。

“这玩意儿,当柴火烧都嫌脏!走,咱进屋,我给你看样好东西。”

他拉着苏婉进了屋,从炕梢的一个木箱子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了几样东西。

最上面,是那张被苏婉精心鞣制好的野猪皮。

皮板柔软,毛色油亮,特别是脖颈处那一片黑色的鬃毛,在光线下泛着乌光。

底下,还压着好几张同样处理得干干净净的兔子皮,毛茸茸的,摸上去又软又滑。

“强子,你拿这个干啥?”

苏婉有些不解。

“干啥?当然是去换钱,给你扯布做新棉袄!”

王强说得斩钉截铁,“这东西,都是上好的皮子,在咱们镇上,那些贩子不识货,也给不出价。”

“咱们得去县城,把它卖给真正懂行的人!”

苏婉一听要去县城,又有些犹豫:“那得花不少路费吧?太折腾了……”

“折腾也得去!”

王强的态度很坚决,“嫂子,你就别管了,在家把尺寸量好,告诉我,剩下的事交给我。”

第二天,天还没亮,王强就又找到了李顺。

这次他没给钱,而是拎了两条自己腌的、足有三斤重的风干鱼。

“顺叔,又得麻烦你一趟,送我去县城,这点咸鱼,你拿回去给婶子尝尝鲜。”

李顺现在是真把王强当自家子侄看了,说啥都不肯收。

王强把鱼往他拖拉机上一扔,笑着说:“顺叔,你要是不收,以后我可不好意思再张嘴麻烦你了。”

李顺没办法,只好乐呵呵地收下了。

拖拉机再次突突突地冒着黑烟,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朝着县城的方向颠簸而去。

一路上,王强向李顺仔细地打听县城里那些收皮货的店铺,哪个字号老,哪个老板实在,都问了个清清楚楚。

他虽然有远洋船上的见识,但毕竟对于这老家县城还真没太多了解,多问问总没坏处。

到了县城,王强谢过李顺,一个人扛着那一大包皮货。

根据李顺的指点,径直找到了县城北街一家门脸不大,但看着就有些年头的老字号德盛皮货行。

店铺的门是那种厚重的木板门。

推开门,一股子皮革特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店里光线有些昏暗,墙上挂满了各种处理好的皮子,狐狸皮、黄鼠狼皮、兔子皮,应有尽有。

一个穿着长衫,留着一撮山羊胡的小老头,正戴着老花镜,坐在柜台后头,慢悠悠地喝着茶。

他听见动静,抬起眼皮,懒洋洋地瞥了王强一眼。

看他一身打扮,就是个乡下来的穷小子,也没搭理,又低头喝茶去了。

王强也不在意,他知道,这种老字号的掌柜,都有点眼高于顶。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773/503027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