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第293章
帝都,某处不对外开放的红墙大院。
已是深夜,但周老总的办公室内依旧灯火通明。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却丝毫无法驱散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沉重气氛。烟灰缸里,掐灭的烟头堆成了小山,见证着主人一夜的殚精竭虑。
周老总,这位在任何场合都以沉稳睿智著称的东国顶层巨擘,此刻正背着手,在办公室那面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焦躁地来回踱步。他的军用皮鞋踩在厚重的地毯上,发不出半点声响,只有他那微微皱起的眉头和紧抿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他几乎一夜未眠。睡眠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本就珍贵,但现在,他毫无睡意,只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
办公桌上,摊开着几份刚刚通过绝密渠道送来的报告,每一份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上。
第一份,是关于李家案件的专项进展报告。报告的措辞非常谨慎克制,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无力感。鲁省军政两大世家联手,组建了规格高到足以震动全国的联合调查组,本以为会是雷霆万钧之势,却没想到,调查从一开始就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
这堵墙,不是由暴力或权势直接构筑的,而是由一套“完美无瑕的程序”和“合法合规的证据”砌成。对方的手段极其高明,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最严苛的法律推敲。所有的人证都经过了“合法”的安排,所有的物证都被“合法”地处理过。调查组就像一个重拳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调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第二份报告,则是关于网络舆论的动态分析,无数网友自发地挖掘历史,试图拼凑出这位无名英雄的过往。民意如潮水般汹涌,坚信李家有天大的冤情。
但周老总清楚,这种民意上的支持,在坚固的司法壁垒面前,暂时还无法转化为撬动现实的实际力量。它能形成压力,却无法成为破局的关键。
周老总的目光,从那份写着“调查受阻”的报告上缓缓移开,最终,落在了他身前一张红木长桌上,一份他亲手整理的、泛黄的牛皮纸档案袋上。
档案袋的封面上,没有任何编号和标记,只有他用遒劲的笔迹写下的两个大字——“元帅”。
几十年来,这份档案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结,一个深藏的秘密,也是东国建国史上刻意被尘封的最大悬案。
那位在建国之初,与另外几位功勋卓著的元帅共同支撑起这个新生国家脊梁的“最神秘的元帅”,他的真实姓名、来历、战功细节乃至最终归宿,一直是最高层也讳莫如深的机密。
世人只知道,他功盖千秋,却在授衔大典前夕,神秘地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野中,仿佛人间蒸发。后世的猜测从未停止,有人说他因在战争中负伤过重,选择了隐居休养;也有人说他受命去执行了另一项更为绝密、更为伟大的任务。众说纷纭,却无一实证。
而周老总,作为当年核心决策圈子的外围人员,一个有机会接触到些许真相的幸运儿,知道得远比外界要多一些。
他至今还记得,在一次内部会议的间隙,一位老首长喝了点酒,满怀敬佩与遗憾地提起过那位元帅。老首长说,那位元帅,曾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以神鬼莫测的战术,打得关东军闻风丧胆,创下过不世奇功。
他还模糊地记得,老首长提过一嘴,那位元帅在投身革命之前,似乎有着极为显赫的家族出身,甚至与当年的黄埔军校也有着千丝万缕、亦敌亦友的复杂联系。
而现在,一个又一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都从李嘉泽这个名字上,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并精准地指向了那个模糊的轮廓。
‘平伐团长......’
‘东北抗联副军长......’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770/437942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