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 第605章 全民期待(上)

第605章 全民期待(上)


学院临时召集的会议之后,围绕奥斯卡所进行的舆论争端不说完全平复,至少硝烟味少了许多。

    以往的攻击型词汇几乎消失不见,改为众多媒体给提名电影唱赞歌。

    只有《为奴十二年》稍微有点特殊,可能是之前舆论造势太过火,以至于真的有人对这部电影的宣发策略表示不满。

    最近几天,持续不断的有评论员发文章,抨击电影限制大众与评委们的“审美自由”。

    搞得陈麟风不得不再三的和学院方面保证,这真的不是他在搞鬼。

    学院方面还是比较相信的,且不说正常人都不会顶风作案,光是看媒体和网络上相关讨论的热度,其实相比之前最巅峰的时候,要和缓太多了。

    这也能证明,那段时间大家搞舆论搞的有多疯。

    简直要在小范围内赶上漂亮国大选了。

    陈麟风解释过之后就减少了对这件事的关注,进而了解起国内的情况。

    此时他手里,就有一份梅姐交给他的,关于今年国内春节档的票房数据情况。

    排头最醒目的位置,赫然是《惊天魔盗团》的成绩——28.2亿。

    随后是《长安三万里》,累积14.6亿。

    《时空恋旅人》累计  14.2亿。

    陈凯鸽竟然又反超了回来。

    陈麟风浅浅的看了下分析,原来是同为历史题材的原因,承接了一部分《南宋昭烈传》的热度。

    那怪不得了。

    如今是2月下旬,早过了元宵节和学生寒假。

    严格来说,春节档电影的主要观影时间基本已经完全过去了。

    因而,此时的票房数字,离最终的结果相差不会太远。

    但由于《惊天魔盗团》口碑不错,后劲相当稳。

    时值市场冷淡期的当下,排片甚至还稳定在30%以上,上座率也还凑合。

    考虑到麒麟公司那边已经收到了合作投资方与院线方面,建议延长秘钥的请求。

    因而猫眼内部给出的票房预测,最终落点在31-33亿。

    基本上是沿着当初众预测机构给出的高点在走了。

    陈麟风沉思片刻,回想了一下前世国内市场的情况。

    这个数字得到2016年周星星的《美人鱼》(33.9亿)才会被超过。

    考虑到如果中间再有点蝴蝶效应,甚至可能得到《战狼2》了。

    少说能再称霸两年时间,不错了。

    陈麟风还是挺心满意足的。

    之前拍《惊天魔盗团》,可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

    当时只是想着能随着国内市场的大势走就不错了,能不能超过《你的名字》都是未知数。

    这可不是他妄自菲薄。

    要知道,前世第一部超过10亿票房的国产电影《泰囧》,是2012年年末上映的。

    这电影距离如今也不过一年刚出头。

    《泰囧》还是引发了小规模观影狂潮的那种,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当时常规下的“极限”。

    一年时间,可不足以使得单片市场容量翻倍。

    这种情况下,单单通过计算,都能大概推测《惊天魔盗团》的上限。

    任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部电影都能引发全民观影狂潮不是。

    由于茜茜怀上小宝宝,按计划再休息一段时间,他都做好了《你的名字》的记录被超过。

    如今却是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真是多亏了《南宋昭烈传》,这剧咱们没白拍。”

    看到电影数据,心里美滋滋的陈麟风不禁对梅姐说道。

    “《南宋昭烈传》是出了很大的力,”梅姐点点头,“不过还有一点,春节档之后,国内关于你在这边角逐今年奥斯卡的新闻,热度也非常高。”

    “这事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票房增长。”

    “哦?”陈麟风惊讶道,“国内媒体炒的很热吗?”

    “是挺热的,其实从提名名单出来就开始了,只是随后就被《南宋昭烈传》热播的事给压过去了,随后又是春节档,春节档过完,这事的热度就压不住了,正好媒体这时候也缺乏素材,于是就一窝蜂的上了。”

    梅姐对国内一直保持着关注,受陈麟风的影响,对于舆论方面尤为重视,加之手下有做媒体的,还有不少合作方,因而知道相关的详细信息。

    “这样啊。”

    陈麟风被她说的好奇,暂时放下手中的报告,打开电脑熟练的搜寻国内的几个热门社交与媒体网站。

    首先是微博,刚点进去,瞬间被那一片“爆”字标签晃了眼:

    【爆】陈麟风奥斯卡终极冲刺,11项提名冲击历史!

    【热】‘小丑’莱昂纳多能否圆梦?陈导成关键推手!

    【沸】陈麟风能否蝉联最佳导演?华人之光再创历史?

    ……

    自从陈麟风向上级提交了微博的整改建议之后,如今的微博已经不可能再出现热搜总榜全是影视圈新闻的景象了。

    但总榜热搜排头三条都是他的,也着实有点夸张。

    再点到影视板块,更是除了1个《南宋昭烈传》,2个《惊天魔盗团》票房词条,其他全是与奥斯卡直接相关。

    下方的评论随便刷新一下,就没影了,根本找不到。

    微博的服务器仿佛都被这铺天盖地的讨论挤得喘不过气。

    “嚯,这阵仗……”陈麟风滑动着屏幕,饶是他见惯了大风大浪,也被国内媒体和网友这滔天的热情惊了一下。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家网上冲浪呢。

    评论也有人在讨论这种热度的,看来不只是他一个人吃惊。

    “#陈麟风奥斯卡#话题阅读量截止昨天就突破了惊人的20亿,讨论量数百万,大家为什么这么热情啊?”

    “太正常了,茜茜怀孕+《南宋昭烈传》+《惊天魔盗团》快破30亿+奥斯卡11项提名,热度到现在才完全爆发,已经算晚的了。”

    “来!下注了!陈导这次能拿几个小金人?我赌最佳导演+最佳男主!”

    “再来三五个技术奖项,到时候六七个奥斯卡到手,甚至夸张一点,冲击影史前列,话说那些得奥斯卡奖排前十的电影,都拿了多少奖来着?”

    “毒奶退散!抱走我家风哥,默默支持就好!”

    “就是,你们也不怕奶翻了。”

    “不可能,11个提名,必不可能翻车好吧。”

    “陈导出征,寸草不生!当年《夕阳》拿奖就是这气势!”

    “……”

    额,这些网友倒是比他自己还自信。

    《漂亮国骗局》还在那看着呢,他可不想和它坐一桌。

    略过这些网友评论,他点到自己关注的账号,自从去年官媒陆续进驻微博,他便关注了不少官媒的账号。

    哪怕以后世看来,有些是带有反贼性质的,他也多少给了几分面子。

    这是国内公关团队的意见。

    真要别人都关注了,就漏了极个别,针对的意义也太重了不是。

    关注他一举一动的人太多,这种事上,不得不说上心。

    刚点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二流日报的报道。

    《陈麟风再战奥斯卡: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自信答卷》。

    他大概扫了一眼,然后便发现文章的风格,和以往的差距稍微有点大。

    开篇就是高度评价了他从编剧到导演的成长轨迹,将《夕阳》的首座最佳导演奖杯视为中国电影人“走出去”的里程碑。

    陈麟风认真了几分。

    “而此次携《小丑》以更强大的姿态回归奥斯卡,则象征着中国电影在工业化、类型化和国际表达上的长足进步。

    ……”

    “……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电影产业实力提升、文化自信增强的生动体现。

    期待陈麟风导演能在全球电影的最高舞台上,再次奏响属于中国电影人的华彩乐章!”

    这几乎是用一种定性的话在支持他,过去少有这么露骨的。

    【老家这么给力?】

    陈麟风都有点不太适应了。

    再看其他官媒的报道,也大差不差,基本上都是在二流报纸的文章基础上发文,保持了几乎相同的基调。

    此外,还有各类影视周刊的博文。

    从2月中旬开始,多数电影杂志都紧急推出了《小丑》奥斯卡特刊。

    微博上,不少相关封面都是莱昂纳多在电影中的剧照,陈麟风随便一拨鼠标,便看到了好几张是亚瑟狂舞的那一幕。

    看来,那个场景确实是深入人心了。

    除了图片,不少影视媒体类的账号,都发布了电影的深度解析。

    有拆解《小丑》剧本结构、视听语言、表演艺术(特别是莱昂纳多的“封神”演出)以及深刻社会隐喻的。

    也有拉上同届主要竞争对手《为奴十二年》、《漂亮国骗局》、《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进行全方位对比的。

    “陈氏镜头下的哥谭,其压抑与爆裂感直指现实,其美学风格已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作者性和普世穿透力。

    这是艺术与商业、深度与娱乐的完美结合,其获得11项提名乃实至名归。

    不得不说,在最佳导演、最佳影片这两个奖项上,陈导确实拥有极强的竞争力。”

    这类技术分析文章是用来满足影迷的深度需(装)求(逼)的,数据详实,理论高端,看起来确实有一套。

    不过吧,文章的大部分地方还好,但有些内容太过了。

    真·导演自己都没想到。

    这让他多少有点脸红。

    陈麟风一如既往的保持着穿越者特有的第三方俯视视角,并不认为电影的影响力真有那么大。

    尤其是作为《她》作者的他,尤为警惕信息茧房的发生。

    从小防到现在,已经成为习惯了都。

    但其实,真实情况是,他有些过于小看国内对于他此次冲击奥斯卡的热情和期待了。

    对此,梅姐由于全程对国内舆论情况保持关注,又有数据做支撑,作为旁观者,了解的反而更具体一些。

    如今陈麟风冲奥这事,已经成了一场全民狂欢。

    比之当年张一谋冲奥的声势,还要夸张的多。

    毕竟少了移动互联网这个舆论的放大器。

    不止是官媒和社交媒体主词条下的网友们在发力,娱乐媒体、各地方媒体与自媒体,都在跟进造势。

    从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影视从业者、媒体人、影迷的朋友圈几乎被奥斯卡和陈麟风刷屏。

    晒《魔盗团》票根并配文“坐等陈导再创历史”的;

    转发深度分析文章并点评的;

    甚至只是简单一句“陈麟风加油!”的。

    不一而足,比比皆是。

    论坛方面。

    某瓣电影小组、贴吧(电影吧、好莱坞吧、陈麟风吧)、逼乎等平台,相关话题的帖子盖楼速度惊人。

    技术流分析奖项形势、八卦流讨论陈麟风夫妇在美动态、情怀流回顾陈麟风的电影之路。

    各种投票贴,最典型的就是“你认为陈麟风能拿几个奖?”

    几乎每一个论坛都有,而且隔一两天就会有人重发。

    还一直有人参与,热度居高不下。

    这已不仅是一个娱乐事件,更像是成为一个文化事件和情感共鸣点。

    从更专业的角度,也就是行业内,动静也不小,可以说是整个国内影视产业链都受到了震动。

    《惊天魔盗团》28亿+的票房神话,叠加小风在奥斯卡上的巨大声望,让资本市场对“陈麟风”这个名字的估值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寻求合作的资本、影视公司、平台方的橄榄枝几乎要把她的邮箱塞爆。

    这还没到奥斯卡颁奖典礼呢。

    一个个都开始着急起来。

    也是,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一个手握现象级票房、且能在奥斯卡上斩获重量级奖项的中国导演,其商业价值和行业地位将是统治级的。

    哪怕这次出现极端情况,最终颗粒无收。

    到时候在华国口碑受影响的,也说不好会是小风,还是奥斯卡本身了。

    最近这段时间,她不光是在忙好莱坞这边,关注小风的日程安排。

    国内那边,她所加的导演、制片人、演员的企鹅群和微信群,话题都绕不开小风和奥斯卡。

    想到这里,梅姐记起有一件事还没有说,于是道,“小风,今天格里高利把电话打到我这里。”

    “格里高利?”陈麟风略作回忆,“哦,《行尸走肉》的制片人是吧,他是来聊茜茜的事吧?”

    “没错,先是问候了一下茜茜的身体,然后就想要预约下半年的拍摄。”

    梅姐带着嘲讽的语气道,“看他那意思,恨不得茜茜连月子都不坐,立马就进组呢。”

    “额,也正常,毕竟老美人民都这样。”

    以前还以为是西方没这习惯,但前世两岸开启大对账之后才知道,根本就是钱这一块遭不住。

    敢多休息,立马就断供了。

    梅姐继续道,“我和茜茜商量了一下,还是按照计划的节奏,今年就直接空过去了,年末或者明年初进组,不耽误明年秋的播出就行。”

    “嗯,没毛病。”陈麟风点点头,表示明白。

    “哦,还有一件事。”

    (明天还有一章渲染气氛的,然后就是奥斯卡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709/111105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