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六五:带着空间手撕渣夫 > 第五十三章 江舒宁登报

第五十三章 江舒宁登报


于鑫淼点头道:“是这样的,最近我听说了很多你的事情,也不知道真假,但是刚刚了解到你的工作能力我就相信关于你离婚的事情肯定有内情。我想采访你,能不能给我这个机会?”

这个时代,勇于离婚的女人已经很少见了,敢让人采访离婚舆论的女人更为罕见。

江舒宁顿了一下,她想了想说:“时报上的新闻,应该是影响更为重大的吧。我这,一个女人的事情,怎么好报到时报上呢。”

于鑫淼摇头道:“谁规定的时报上的新闻就一定得是重大新闻?再说了,我觉得你的新闻也很大,新时代女人就要自主自立,我觉得你就是现代女人典范,正适合上我们的时报。”

她这话,到底是恭维还是嘲笑,江舒宁带着三分怀疑。

不过她倒是有些说到她的心里了。

想了想,江舒宁说道:“这样,我现在还是上班时间,而且我这接受采访什么的也得跟领导汇报一下,等领导同意了才行。咱们留个联系方式,您有什么名帖之类的吗?”

“有有有,我带着我的名片呢。瞧我,我都没有想到这些。那,这名片上面有我们时报报社的电话,要是方便,直接给我电话。不行直接去报社找我也行,下面这里有地址。”

这会儿的名片比以后得要大一点,没有后来的厚实,薄薄的一张纸上写了于鑫淼的姓名、职位、工作单位和单位地址联系方式。

江舒宁接到手认真地看过一遍,郑重地叠好放进口袋里,跟于鑫淼告别后便回了办公室。

等赵副政委开完会了,将于鑫淼说的事情跟他汇报了。

不汇报不行啊,她现在可不是个独立人,她要是上了报纸,那可是会影响单位名声的。

原本以为赵副政委会不同意,毕竟这在大部分眼里,江舒宁诉讼离婚是违背夫纲丢人的事情,要是影响到单位,江舒宁可负不起这个责任。

结果赵副政委直接说:“好啊,我看着事儿挺好的,你尽管去,只要不说咱坏话就行。”

赵副政委还呵呵笑呢。

有他的同意,江舒宁就放心多了,也开着玩笑说:“您就不怕我名声坏了连累了单位连累了您?”

“你不是那种能坏了名声的人。”

虽说江兴国夫妻俩的情况还没有查清楚,但江舒宁这人的情况他们已经摸清楚了。

那些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她偷窃机密信息投递给间谍的舆论,全是假的。

江舒宁干活,从来不会把单位的一纸一字带出单位去。

除了在军区范围内跟费蓝那一伙儿的外国人有交集外,出了这军区,她就只有跟那个不认识的外国人有简短的交流。

但那外国人也被她主动引到军区里让他们调查了,她根本没有任何疑点。

江舒宁让赵副政委说笑了两句,嘻嘻哈哈地从他办公室退了出来。

回了他们的大办公室,苏绣他们有听到她跟赵副政委报告的都围了上来,一个个都是问她是不是真的要接受时报采访,采访她离婚舆论相关事情。

江舒宁点头。

他们纷纷冲江舒宁竖大拇指,不为她的果断也为她的决心而佩服。

只有李红梅在背后冲她吐口水:“呸,主动要求离婚,不是有什么猫腻就是不要脸。”

没几天,京市新闻时报的第一版面就报道了“新时代女性独立意识的决心——江舒宁离婚的意义”。

报道上写了江舒宁跟宋钊景婚姻的决裂,写了她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军区政治部翻译的工作,写了她一个人将女儿拉扯大。

被时报主编誉为独立女性典范。

这篇报道,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有说她独立自强,也有说她丢人现眼的。

称赞她的人觉得她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她和女儿两个人,还能为国家做贡献。

贬低她的人则是认为她可能要对丈夫出手,离婚是想卷走丈夫家的财产,带着女儿跟野男人远走高飞。

对此,江舒宁问过于鑫淼:“你就不怕因为报道我的事情,给你们报社抹黑,连累你?”

于鑫淼对此的回答是:“你放心,我这没有任何好害怕的。我背后可有人,别人不敢动我。至于报社,这报社是我的人一手拉拔起来的,我想报道什么都行。”

江舒宁这才放心。

不过她还是低估了这报道对社会的影响。

新闻报道的第二天,她去买菜的时候,就有人对她恶语相向。

“看,就是这女的,要跟她丈夫离婚。”

“真是不要脸,居然主动离婚,放我们那时候,一个女的带个女儿可过不下去。”

“你们说,她这是为啥呢,靠自己养女儿多累啊。”

“肯定是在外头找男人了,要不你能相信她说的,靠自己也能过上她说的那种好生活?还说供女儿读书呢,没男人她到哪挣那么多钱供女儿读书。”

“我觉得不是,报道上不是说了吗,她带着女儿从云市过来的,拢共不到一个月。她在老家都过不下去了,你觉得她有那个能耐这么快找个男人?”

“那你说,你说有啥可能?”

“我觉得她肯定是想跟现在这个丈夫离婚,然后撇清关系,再害死她丈夫把钱卷走。这样,她没有杀人嫌疑不是?”

“说那么多,还不是这女的心狠手辣不检点?正常女的谁能干出这事儿啊。”

这些人边说,还有人替宋钊景生气的,拿了烂菜叶子扔江舒宁。

对此,江舒宁只能减少出门,尽量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

只是她到了单位也没有多消停,依旧有人找到单位去了,不过这些人就不太一样了。

首先她们都是女性,其次她们是看了有关江舒宁报道后开始觉醒,勇于跟一切不公平、暴力行为反抗。

斗争胜利后来到军区感谢江舒宁的,还给江舒宁送水果送感谢信呢。

而距离政治部不远的师长办公室里,傅道昭也看到了那篇报道。

他想过江舒宁是勇敢的,但是没有想到江舒宁这么勇敢,敢于接受采访,敢于让时报将自己的事迹遍布全京市乃至全国。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588/4384647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