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二百三十七章唯有见血!

第二百三十七章唯有见血!


随着接连的命令下达,淮安府哭嚎一片。

本就日子过的艰难,如今陛下这道旨意几乎将他们的活路都给断了。

强迫下井还不给工钱,无非是为了弥补政令错误出现的危机,可您就不管我们盐工的死活吗?

以漕运为生的人更是凄苦,数量庞大的苦力每日辛苦劳作,也只能勉强保持一家温饱。

朝廷不拨银子,反而来增加他们的赋税。

哪里拿得出来这么多钱?

而也就在此时,皇帝内帑有金山银山,皇帝寝宫以黄金玉石修筑的消息也是悄然传出。

就连对陕西的优待,给四川的大笔银钱粮食等等消息也是一并而起。

幸福是个对比级,苦难更是。

本就人心惶惶心中憋闷的淮安府里的人,眼神里开始慢慢的出现了仇恨。

暴乱,只在旦夕之间。

“这就是陛下想看的。”

江苏布政使张鹤鸣坐在椅子上,转头对一旁的江苏巡抚韩日缵微微一笑。

“世人皆知地方上下联合,可抵抗圣旨,就如之前钱龙锡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但其实啊,更高明的做法是打着圣旨的名义,去为自己谋利,就比如现在的崔文升。”

韩日缵很看不上张鹤鸣,这个阉党走狗最爱的就是装腔作势。

话说到一半,一定会拿起茶盏喝上好几口。

你他妈要是渴就一口气喝完,要么就喝一口意思意思接着说。

一次喝好几口,说两句再喝上好几口。

若非袁阁老点化,老子玩了命也得参死你个阉党走狗。

“而这利用圣旨谋利的开创者是谁不可考,但陛下登基后第一个这么干的是马士英。”

张鹤鸣说完将茶盏轻轻放下。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所以陛下也是想看看我大明官员,是如何让圣旨变了味道的。”

韩日缵闻言皱眉。

“你是说陛下故意如此,要的只是想看看这些人如何废了圣旨,又如何利用圣旨掏空民心的?”

“可难道陛下不知,若是一个不慎就会导致...”

张鹤鸣摆了摆手,端起茶盏再次喝了好几口。

“不让人家把戏唱完,又如何能知道人家究竟唱的是哪出呢?”

“一地腐坏,难道只是因为上头的那些官员够坏?”

说着放下茶盏。

“没人会在脑门上写我是坏蛋,既然他没写又要如何甄别?”

这话让韩日缵的双眼瞬间圆睁。

“你是说陛下要的是淮安府反....”

张鹤鸣闻言再次伸手够向茶盏,而韩日缵先一步抢过茶盏...倒了。

我让你喝!

说两句喝几口,开口之前必先端起茶盏装腔作势,我倒了看你还喝不喝?

张鹤鸣见状嘿嘿一笑,伸手从袖筒里拿出一小包花生来。

“受苦受欺压的是百姓,但带头闹事怂恿作乱的却不是真正的百姓。”

咯吱,扔嘴里一颗花生豆。

“百姓为什么会被蛊惑?”

“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去恨的人,更因为有人刻意篡改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苦难是因陛下而起。”

嘎吱,又扔嘴里一颗花生豆。

“明辨是非四个字,在百姓心里是不存在的,那要如何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不能做的呢?”

“唯有见血!”

嘎吱,这次扔进嘴里的是两颗,可能两颗不太好咬,这次张鹤鸣选择专心对付这两颗不太听话的花生。

好不容易等他把两颗花生咬碎,却见他又拿起一颗花生的时候,韩日缵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小布包。

将里面的花生一股脑倒进了自己嘴里。

我让你吃!

张鹤鸣无奈的拍了拍手上的花生皮屑,随后叹了一口气。

“大明烂了。”

“这官场啊从根上就烂透了,不是一两次科举将朝堂大臣清理几遍就能改变的。”

他用手指了指胸口。

“要从这变才行。”

“读书人没了风骨变成了官员的附庸,这些人若是科举为官你能指望他们两袖清风?”

“一地但有贪官,地痞流氓就是活的最滋润那批人,杀了官清理了贪腐,这些人就能变好?”

说着伸手想去拿茶盏,却发现茶盏里面的茶水被韩日缵倒了,无奈之下捏起一片茶叶塞进了嘴里。

“贪官杀不绝地痞也杀不尽,但却能杀出一个榜样来,淮安府就是陛下为整个天下准备的榜样。”

“让所有人看着,这就是下场。”

韩日缵到现在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让张鹤鸣成为江苏布政使。

他看得远比自己透彻,更能明白陛下的用意。

“你一定在想,这样做会让陛下背负暴君之名,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只是刚刚开始。”

他咧嘴一笑。

“大明可不止一个淮安府,贪念过盛有了不该有的心思之人,也不止一个淮安。”

“你甚至会想,我将如此血腥之事说的这般云淡风轻,定是心思龌龊无良之徒。”

张鹤鸣将一条胳膊担在桌子上,身体前倾的看向韩日缵。

“但想要重兴大明,除掉大明身上的癣疖,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看着脸色复杂的韩日缵。

张鹤鸣收回手臂抖了抖自己的官袍。

“陛下能为天下安定不要虚名,我等臣子又何必惺惺作态!”

韩日缵是老臣,是忠臣更是清廉之臣,张鹤鸣的这番话对他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养民为患,杀之镇天下这绝非传统意义上的明君所为。

但,他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贪官可以杀,作乱领头人可以杀,但那些心思阴沉唯利是图的读书人呢?

那些无有道德良善不行劳作的地痞流氓呢?

这些人留着就是祸患,哪怕一个新官上任最初想的是振兴民生。

但在这些人的蛊惑下,能把持住的能有几人?

出一个贪官,就代表一地被荼毒最少三年。

根源不除,就会周而复始。

想到这,这位老臣吞下口中花生开口。

“如何做?”

想让一个思想传统的老臣转变观念很难。

可一旦这样的老臣观念转变,杀心远胜其他人数倍乃至数十倍。

张鹤鸣闻言微微一笑。

“在咱江苏地界搞事情,这明显是没把咱俩放眼里啊。”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淮安知府拿了。”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538/438664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