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壁
“大强每日挣着八个铜板,换算下来,一个月便有两百四十个铜板的收入。中午在外头随意吃点,休息半柱香左右,再继续投入一天的劳作。到了傍晚,你在带上一份菜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你意下如何?”
沈辰给的大强这份工钱,既不多也不算少。放在镇上,这点钱或许不太吸引人,但在乡下农村,却是相当丰厚的一笔了。
张大强挠了挠头,忍不住劝沈辰:“这工钱也太多了吧,比起上工时的五个铜板还多呢,要不你再想想?”张匠人和钱大伯听闻,都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竟然有人嫌工钱多,这让他们觉得既好笑又暖心,于是纷纷劝李大强。
张匠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傻子,你且放心收下就是了。沈家的活计讲究的是细活耐心,这么好的条件可不好碰到。”
沈辰随即解释:“之前上工的时候人手多,每日八文确实紧巴巴,现在一人干两人的活儿,才额外给三文的加成。不愿意收这份钱,是不是怕做不过来?”他的话语像无形的火苗一般,在李大强心中点燃了斗志。
李大强顿时振奋起来,坚决道:“沈辰,我做事向来凭着良心,你明白,我从来没偷懒耍滑头。”
“那就这么定了,每半个月结一次工资。”沈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大强笑得露出满口牙齿,只见他眼睛弯成月牙,一遍遍保证:“我会好好干!”
临别前,沈辰又叮嘱一番:“要是有人问起工资,就只说拿三文就行,可别忘记。”
李大强挠着头,有些困惑:明明是拿八个,为何要说成三?但他懂乡间的人情世故——有些好事不能张扬开,不然容易招嫉忌,更何况农村里谁见一个发横财的不都是撕破喉咙地嚷嚷?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稳,他最终点头答应,“我知道,我定会只说拿三文,也会告诫我夫郎照此说法。”
正巧这时,沈星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大海碗面条。面汤虽无骨头熬制,但清甜爽口;面条上漂浮着一个用油炸得金黄酥脆的炸蛋,还有几片清爽的大白菜叶,以及零星散落的葱花。一向喜欢煎煮鸡蛋的沈梦忽发奇想,用炸蛋搭配面条,让这碗简单普通的饭菜口味竟出乎意料地绝妙,也赢得全家的喜爱与称赞。
望着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条,憨厚的大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说道,“自己吃不了这么多,不如打包些回去,让家里的人也尝尝鲜。”
对此情景,沈辰默然理解。他知道,大强此举不过是为家中亲眷考虑,自是不便拒绝。但同时,他清楚“给得太多容易养出贪念”,怕好好的一个年轻汉子因惯常得到额外馈赠而变得贪婪,总想着别人比自家的更多,别人应该多给些的歪念。因此,他起身走进厨房,从内取来了篮子和碗盖,将属于李大强那份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一餐仔细装入篮中,并盖严小碗盖。
临走前,他叮嘱道,“我今日有事要到镇上,你先回去吧。明早吃过早饭后,就直接去田间等我。”声音虽平静,却充满鼓励。
如今,牛车依然装得满满当当,一车柴火堆得高高的。这是沈梦细心提点的结果——虽然家中的余粮早已足够,不缺卖柴火的钱财,但卖柴换来的这点银两,却足以让村里那些闲言碎语有所收敛。沈家依旧像往常一样勤勤恳恳地操持着家务,日子虽不奢华,却也安稳踏实。多亏了楚情那几十亩新添的田地,沈家的境况才能渐渐好转起来。
实际上,村里人对沈家的真正生计却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们总是默默耕耘,从不张扬。牛鞭在手轻轻一挥,牛马便应声而动,有节奏地迈开了步伐,缓缓拉着载满柴火的牛车向前行去。阳光洒落在田埂上,也洒在这一幅忙碌而平凡的乡村画卷中。
沈辰先将那对手巧技艺精湛的张匠人夫夫护送回家,随后便驱车前往客迎楼,卖出了一些柴火。正当他收拾善后时,贾管事见沈辰独自一人,略显遗憾地开口道:“梦儿,这会儿不打算去镇上逛逛吗?庙会正热闹着呢。”
沈辰心知贾管事其实是想从梦儿那里学点新菜谱,却只是微笑回应:“庙会那阵,他想摆个摊做些小吃,贾管事您若有空,可去尝尝鲜。”
贾管事眼中闪过惊喜,“那可真不错,到时候我定要去光顾。”他目光扫视周围,又略带试探地问道:“可到底是卖什么吃食呢?到底有何讲究?”
沈辰明白对方的顾虑——怕自己卖的食物与客迎楼撞档,于是安抚道:“和客迎楼的菜品不一样,那边讲究的是精致,这次摆摊主打家常小食,各有特色,不必担心。”
听了这话,贾管事放下心来,更加欣赏地望着沈辰。果然,与聪慧之人交谈透彻明白,不愧是镇上难得的人才。难怪那个赵医师偏偏看中了他而非其他汉子。看来沈家果然人才辈出,不容小觑,要好生结交才行。
说罢,他赶紧递上柴火的铜钱,又热情邀请沈辰去府里喝茶吃饭。
然而,沈辰婉言谢绝了,“我还得去看看摆摊的位置呢。”说着便驾起牛车前往西城看守牛车处。
到了西城,他缴了两个铜钱给守车人后,拿着牌子直奔家具铺李管事店里。李管事已早早守在柜台后,一见到沈辰便兴奋地冲了出来,一路引领他进到柜台后的厢房里,殷勤斟上一杯热茶。
初来乍到的沈辰自然也不是敷衍之辈,当即递交了尾款给李管事,然后从容坐下喝了一口茶水,一边等待李掌柜细致核对尾款数目。
就在第二口茶下肚时,只见李掌柜满脸笑意,对他说:“这数目还真不错,要不是条约,我都以为您看好了。”
沈辰点头确认契约无误后,将其小心收好。在婉拒了李掌柜留下共进晚饭的邀请后,他起身告辞,说要赶紧过去看看庙会摆摊的位置去了。
那座寺庙名声远扬,灵验无比,平日里香火鼎盛,每逢一年一度的盛大祈福,更是人山人海。此祭祀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村里为此举办庙会,也正巧是在入冬之后的最后一次集会。当天庙前街巷热闹非凡,各色摊贩云集,人声鼎沸,喜庆氛围弥漫开来。
沈辰踏着斑驳午后阳光的余晖,在去租赁摆摊位的路上,无意中碰到了那位秋收时节曾经过村子收粮的青年官员。官员见沈辰独自一人,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记得当日因里正之言,没有多看沈梦一眼,如今却越发觉得惦念难舍。
“你这是要去哪?”青年官员拦住沈辰,声音带着探究。
沈辰微微侧目,看清了对方,“去租个摊位,做些小买卖。”
“摆摊这么辛苦,你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青年官员语气带着几分劝诱。
沈辰不甚理解,只得问:“不知您有何指点?”
青年官员眉头轻挑,有些意味深长地说:“我看你家哥儿极好,我们何不结为亲家?”
这话犹如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让沈辰眉头紧皱,“我家哥儿早已成婚。”
“原来他并未生病,你们竟然骗了我!”青年官员脸色骤变,严厉质问。
沈辰神色淡然,不慌不忙地答道:“我们从未说过他生病,那不过是里正的一派胡言罢了。我们虽小辈微末,却自始至终未曾反驳。自那次之后,自家哥儿便开始相亲相爱,不久便成婚了。”
听罢,那青年官员表情复杂,看了他几眼后冷冷道:“那你且走吧。”随即目光阴沉,不知在心中如何盘算,然后放行。
他转身给旁边的一名下属使了个眼色,那名下属立刻转身快步离去,如同风一般消失在人群中。
来到庙会主街时,却听闻惊人的消息——
“什么?这条街上的所有摊位都出租完了吗?一点余下都没有?”沈辰难以置信地皱眉,“今年不是丰收年吗?往年反而更丰盛,这怎么可能摊位全无?”
旁边管理处的人叹息道:“唉,也不知道那个年轻汉子怎么得罪了这镇上的衙役和差役们,他们特意通知说,只要是‘沈’姓、青山村出身的人,一概不能租到摆摊的位置。”
闻言,心头涌上一阵苦涩与遗憾。无奈之下,他只好转身去采购婚庆和厨房所需之物,一上午时间,在热闹非凡的庙会上,他却感受不到丝毫喜悦,只余淡淡忧愁萦绕心头……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271/502656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