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2 章 黄巢4
{此时黄巢虽然将朝廷赶出长安,但是唐朝的各藩镇势力,并没有被消除,对于这些势力,黄巢也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收服或者剿灭。
公元882年,唐朝整合了各个藩镇势力,开始对黄巢发动反攻,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向唐朝投降,朱温的投降对于黄巢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之后黄巢的部队接连失利,被迫退出长安。
黄巢带领部队退至河南,受到朱温和李克用的围攻,再遭重创。
公元884年,黄巢攻打陈州失利,仓皇败逃,被唐军穷追不舍,逃至泰山脚下的狼虎谷时,又被唐军重重包围,黄巢见突围无望,便自杀身亡。
至此华夏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黄巢起义,彻底宣告失败。}
李世民看着黄巢自杀后,没有一丁点的喜悦,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让唐僖宗搞的这么复杂,人丑怎么了,给个官职打发走不就行了吗。
五姓七望更是害怕,他们想着要不要把族谱烧了,省的到时候让人家挨个杀,可是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遭到了不少人的拒绝,他们可是传承千年的望族,怎么可能被黄巢给吓得烧了族谱,这样传出去还有脸见人吗。
可是其中一些人看着族谱,跟看阎王爷生死簿没什么两样,这东西留着太吓人了,最后吵来吵去,也没有吵出一个好结果。
也有人提出来先下手为强,想办法找到黄巢先杀了他,可是又被人反对,因为天幕说这是黄巢的历史功绩,就算是杀了黄巢,还会有别的巢冒出来干这事,这一招根本行不通。
唐朝后期的几个皇帝算了一下时间,发现黄巢的时间线和他们很近,就想着是不是跟考官说一声,只要有叫黄巢的考生一律录取,可也有朝臣反对,这要是让人知道了,都改名叫黄巢怎么办,总不能全录取了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陛下还不如让位给黄巢呢,省得麻烦。
一时间皇帝也不知道怎么办了,至于唐僖宗,他根本不操心这事,因为黄巢已经跳出来了,现在正想办法调兵围剿呢。
【黄巢:发明族谱的人真是个天才。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考进长安多麻烦,还要处处看那些上官的脸色,打进去就不一样了,他们得看我脸色。
黄巢还是杀的少了,留下不少的漏网之鱼。
五姓七望的活爹。】
五姓七望看到这里脸都黑了,他们发现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他们催命符,而且商量到现在也没有商量出来一个好办法,总不能真的把族谱烧了吧,这样让世人怎么看他们。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准备,悄悄地送出去一批人,总不能知道这件事以后,还让黄巢一锅端了吧。
【这是不是黄巢被称为半个圣人的原因。
好像是这样的吧。】
这句评论一出,五姓七望都感觉脖子一凉,杀了他们就能被后世称为半个圣人,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疯狂呢,这下子是一点回转的余地也没有了,他们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转移家里面的后人和财物,要不然就晚了。
大唐的皇帝们也感觉后背发凉,他们虽然也被称为圣人,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有多少水分,但是黄巢的半个圣人,绝对没多少水分。
(一个改写北宋考场规则的人-张元)
这个标题让不少的皇帝都来了兴趣,尤其是唐朝以前的皇帝们,他们才接触科举没多久,很多事都没有头绪,刚从黄巢考试哪里学习了糊名和誊抄,现在又有一个张元给他们参考,不由得夸了李长风一句懂事。
就连李世民也夸了李长风一句,他决定自己大方一点,今天就不抽猪了,反正抽了李长风也没反应,可惜张川不在,要不然还能抽两鞭子看看张川反应。
突然他想到先抽纹着张川名字的那头猪,他们下次遇上的时候,也能听张川讲讲,如果张川没说可能就是巧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吩咐人去办这件事了,让他们每天抽五鞭子。
赵祯看着天幕上张元的名字脸都黑了,虽然他是老好人,待人很和气,可不代表他没脾气啊,尤其是在天下人面前丢脸的事,只不过事都办了,说后悔也晚了。
赵顼,赵煦看着天幕上张元两个字,脸色也变得尴尬了起来,他们可太知道这是什么事了,这下子又要在天下人面前丢脸了。
赵顼旁边的苏轼,看着他脸色不好,就安慰他说“官家,这事不算什么,再丢人,还能有赵佶官家的事丢人吗,再说了,这事也和你没关系,把心态放宽一点。”
另一边的苏辙和王安石,听到这句话都捂着脸。
这句话果然有用,赵顼的脸上已经不尴尬,现在已经开始变黑了。
苏辙想着现在要不要给他哥收拾东西,等他被贬的时候没那么匆忙,至于捞他的事,要缓一些日子,最起码要等到官家缓过去了才行。
王安石则是想着,把苏轼贬去推行新法好呢,要选一个见效快的地方,一时间他的脑海里闪过了好几个地方。
赵顼也在暗暗告诉自己,现在还不是贬他的时候,等新法修订好了,就贬他下去推行新法。
赵匡胤走到赵光义面前,踢了他一脚说“你最好祈祷,你的这些后辈没干出来什么离谱的事,要不然你这顿打就少不了。”
赵光义对着赵匡胤哼了一声说“别忘了,我们俩一个爹,我的后人都这样,你的后人能是什么好东西。”
这一句话直接让赵匡胤沉默了,他没有在这里继续待下去,而是一言不发的往营帐走去。
张元看着天幕说“没想到我还能上天幕,我倒要看看,因为我修改了什么规则。”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245/4352168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