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是!首长!”
闻言,赵卫红作势便要起身,准备站起来进行这场小规模的报告。
“诶,卫红,都跟你说了不要拘谨,不要客气!”
“这里没有什么首长和战士,只有四位坐在一起聊聊天的忘年交,普通人。”
“有什么话,就坐着说!”
裴天仁摆了摆手,语气一如既往的和煦。
他这人性格其实挺别扭的。
别看他嘴上一直说的让赵卫红放松,别拘谨。
可赵卫红要是正如他所言那般行事,裴天仁心里还指不定怎么评价赵卫红呢。
而赵卫红此刻表现愈是表现的严肃端正,裴天仁心里就愈是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
能成大器!
而裴天仁也并非是在搞什么“口是心非”的把戏,而是一套经过多年军旅生涯沉淀后,所凝练出的独特看人方式。
这就好比是基层部队的迎检,迎检单位都是要搞突击筹备的。
这一点,基层的同志知道,前来检查的首长也知道。
要是按照普通学校,乃至于社会上的逻辑,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弄虚作假”吗?
这样得出的考核结果,又怎么能反映基层部队的平时面貌?
这话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实际上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部队,可不是个一般的地方。
其他地方的逻辑,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的套在这里。
要是用基层主官最常用的话来说,那便是“让你们提前准备都准备不好,到了见真章的时候,你们就能行了?”
同样的。
赵卫红与裴天仁等人,此刻也算是第一次见面。
要是这么短的时间内,赵卫红都维持不住一个该有的端正态度,也就别指望三位首长会对他有什么好的第一印象了。
现在来看,赵卫红的表现,明显是过关了。
而裴天仁的“放松坐”,也不再是“试探”又或是“考察”,而是真心实意的要求。
在裴天仁看来,赵卫红是个极有分寸的孩子,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以及拿出怎么样的面貌去应对。
对于赵卫红的“活爹”名头,裴天仁其实早有耳闻。
但就如他对关继武所说的那样,他并没有在赵卫红身上,感受到什么所谓的“倔劲。”
坚持训练,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强,不是倔强。
总结会上,针砭时弊,痛陈利害,是刚正,不是顽固。
很多与赵卫红打交道的基层官兵,总觉得赵卫红是一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驴。”
可实际上,赵卫红从来都没有撞过所谓的“南墙”,更不是倔驴。
就算某一天,赵卫红如关继武一样,对一些大方向的政策,方针,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异议。
他也不会像是关继武那样,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抗拒模样,而是会走正常的组织渠道,反应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更不会在某些统一认识的大会上,公然顶牛!
这就是关继武与赵卫红最大的差别。
而这,也意味着,赵卫红将会有比关继武更快的进步速度。
别看关继武即将踏上“五年跳三级”的发展快车道,但别忘了,他在149师可是足足耽误了十年的时间。
以他的功劳和才华,十年的时间,要是能够正常发展,没准早就和裴天仁“平起平坐”了!
这就是关继武因为自己的执拗,付出的代价。
这种“冷板凳”,其实还算是相对宽松的处理。
要不是有好多位当年参加过轮战的首长,对关继武的印象着实深刻,又怜惜他打仗的本事,拼命力保。
加之国内对信息化部队建设,早些年的观点,认识,并不统一,关继武个人的主张也不无道理,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拥趸。
等待着关继武的,就应该是转业走人!
哪还能让他在主力师师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
在这一点上,赵卫红可比关继武聪明的多。
也可能是因为当兵年头尚短的缘故,赵卫红身上依旧保留着新兵时期的作风。
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炼!
不理解的命令,先执行,再理解!
这两句话,赵卫红在新兵连里听得耳朵都快要起茧子了,印象不可谓不深刻!
而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赵卫红的行事风格。
面对“史继东退伍”,以及关继武的“微操式指挥”,赵卫红都是非常不能理解,非常不能认同的。
但他有像关继武那样,大闹特闹吗?
纵使心里有再多的质疑,赵卫红也能够做到为了更大的目标,将这些质疑压在心底。
当然,这并不代表赵卫红会将这些事情,一直压在心底。
在对于徐峰等人的内务检查上,在演习结束的总结会上。
赵卫红直接就将心里憋着的话,倒了个一干二净,毕竟比关继武更汹涌,更直接!
可外人听说了这些事情,谁不得夸一声“干得漂亮?”
哪怕是被赵卫红锋芒直指的当事人,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赵卫红这事办的没有任何问题。
有些怜悯的看了一眼依旧委屈巴巴的关继武。
裴天仁在心里怒其不争的叹了口气,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你这个当师兄的,对比你师弟,差的太远了!
“是!”
赵卫红并没有再坚持起身,而是顺着裴天仁的话,老老实实的坐下,只是坐姿依旧挺直,直到裴天仁又吩咐了一句,赵卫红这才往后挪了挪,靠在了舒适的椅背上。
此等表现,搞得裴天仁忍不住的看了一眼武警首长,心说瞧见没有?
我们大部队的干部,队列作风也不比你们武警差!
接下来,赵卫红便按照裴天仁的要求,讲起了自己那套“大数据分析法。”
严格意义上来说,赵卫红确定蹲点位置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远远称不上是“大数据。”
但在听罢赵卫红的讲述后,周围的几人都意识到,赵卫红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么惊人!
不但在短时间内,收集并分析了往年联合行动的数据信息。
还学以致用的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仅靠着对于地图的研究便成功锁定了一个位于D贩必经之路上的蹲点位置。
扪心自问。
就算已经学会了赵卫红这套方法,裴天仁三人,以及一旁的关继武,也没有信心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到赵卫红这种地步!
后生可畏啊!
此时,通讯参谋送来的汇报,更是愈发的证明了赵卫红的“恐怖!”
“首长,科学院相关的专家刚刚回讯。”
伴随着通讯参谋在自己耳边的轻语,裴天仁先是看了一眼赵卫红,随即不动声色的起身,与通讯参谋走到了僻静的角落。
“讲。”
“专家说,赵卫红同志的这套方法,从理论上讲,确实可行。”
“而且前景也非常可观,应用场景非常广阔。”
“嗯?”
闻言,裴天仁挑了挑眉毛,一针见血的询问道。
“这么短的时间,他们就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以及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
“怎么着?他们这是早就注意到相关领域蕴含着的潜力了?”
“为什么我在内参上,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相关的内容?”
内参。
对于赵卫红来说,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
他本人的诸多著作以及论述,便不止一次的登上过内参,赵卫红还有幸看过这几期的内参。
但也就只有这么几期,以赵卫红的级别,还远远不够到参览内参的地步。
对于裴天仁来说,那就更是如此了。
从他当上副团长起,内参就成了他定期全文阅览的读物。
而他能够阅览的读物,也从最低级的“内参选编”,不断上升,还能获得军事领域的“额外刊物。”
对于不了解内参机制的普通人来说,常常会将“内参”,理解成“内部参谋”之类的特定群体,即所谓的“智库。”
从某种角度上讲,除了把内容主题搞错了,这个说法也不算是全错。
因为普通人眼中的“智库”,正是内参的“编辑”与“作者。”
涵盖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堪称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一批人才,会定期通过内参向上反映自己所研究关注的问题。
得益于此,无论是什么体制内的干部,只要级别到了,都能借助内参了解到这些领域的内容,增长见识,开阔眼力,不说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但某些时候常常能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将其他领域与自身所负责的领域,结合起来,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
以裴天仁的级别,除了保密等级最高,干系重大的部分内容外,内参上的内容他全部都能审阅。
但他却从来都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内容,这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只见裴天仁的眉头微微蹙起,不过并没有急着发难,而是继续往下问道。
“还有,让他们按照卫红的法子,对云滇边境各个地点进行分析筛查的事,他们又是怎么回应的?”
说到这,通讯参谋小心翼翼的看了裴天仁一眼,似乎预料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首长,如果按照专家们的回话这套法子技术上,没什么太大的难点。”
“真要集中资源,重点攻克,半年到一年,甚至几个月就能出成果”
这么多年,听取了无数场报告的裴天仁,哪里会听不出来参谋想表达的意思,本就皱紧的眉头立马拧成一团!
“照这么说,那他们就是还没搞了?”
“既然明知道这方面的前景,技术上也不存在问题。”
“为什么到现在一点成果都拿不出来?”
“是觉得老子级别不够,还是觉得老子跟他们不对口,在这糊弄老子呢?”
说到最后,裴天仁的火爆脾气一上来,声调止不住往上拔高,引得就一旁的赵卫红几人立马朝着这边看来。
裴天仁可不是无缘无故的生气。
到了他这种级别,虽说依旧身处部队体系,但很多事情其实上已经不分家了。
就算他对于一些职能之外的问题,不能够直接进行处理,也有向上反馈的权力。
通常来说,这种“跨体系”的反馈,还会引起远超规格的重视。
毕竟,如果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也不值得裴天仁张一回嘴。
见裴天仁隐隐有动怒的迹象,通讯参谋的额头上立马渗出了冷汗,赶忙道!
“首长!”
“专家们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咱们国内的硬件水平不够。”
“硬件?”
“是!”
参谋在脑海中回忆着方才专家的表态,一字不差的向着裴天仁复述道。
“像是咱们提出的这种要求,涉及到的变量非常多,数据量大,并且复杂。”
“就算是搞出了相关的模型,也只有超级计算机的庞大算力,才能跑的动。”
一听这话,裴天仁眼睛一瞪,差点没直接骂娘!
超级计算机?
这玩意是什么,裴天仁当然也知道,并且还是裴天仁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
因为超级计算机这玩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军工领域自是不必多说。
在部队待了这么多年,裴天仁深知,打仗作战,其实就是一套“数学试卷。”
武器装备的强弱对比.地形地貌的优劣分析.以及对于交战时的天气预判
从数学的角度上讲,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进行运算,并得出一个结果的。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之后得出的胜负率大小,指挥官就能做到“未战先知”,进而针对性的解决短板,弥补不足,提高己方的胜率。
而这,恰恰就是鹰酱部队进行大规模作战之前的模式。
据裴天仁所知,鹰酱军方就配备了好几台专用的超级计算机,并且专为军事用途服务,几乎每个兵种都有一台。
而他们的最高指挥中心,更是拥有一台性能最强的军事超级计算机,专门对多兵种联合作战进行推演,而且经过鹰酱多年结合实战进行的优化,得出的数据结果准得吓人!
作为一名大力提倡装备发展的军事家。
裴天仁一向是把武器装备的重要性,与“人的因素”摆在首要位置的,这几年更是做梦都想让解放jun拥有一台自己的超级计算机,好也体验体验M国佬“纸上谈兵”的感受。
但裴天仁真是万万都想不到啊!
自己无心之下,反馈的一个问题,居然扯出了超级计算机!
这在愈发加深了裴天仁对于超级计算机的重视的同时,也引起了裴天仁对于专家们的质疑!
必须得使用超级计算机运算?
那赵卫红是怎么得出成果的?
难不成,这小子的脑子,比得上价值连城的超级计算机???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166/111105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