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王府的婢女回乡啦 > 第114章 齐心协力的感觉真好

第114章 齐心协力的感觉真好


傍晚的时候骡车载着周家四个男人回来,那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周庆不负众望拿下了一家食肆跟酱坊的订单,虽然量不多只有三十块,但那是开门红啊。

最让人意外的是平时闷不吭声的周大满,竟然也卖出去了十块,是一家面摊子买的。

而周老二跟周瑞没有收获,最后几人把经历一交流,得出了结论,这两人还是拉不下脸来。

让本就不大爱说话的两人去做口舌伶俐的销售确实有些为难了。

周瑞沮丧地坐在门槛上,两个弟弟都卖出去了,而他却一无所获,这让他觉得自己很是挫败。

“大哥,明儿个咱继续去,这做买卖脸上得笑,嘴要会说,迈出第一步接着就好了。”周庆安慰道。

周大满也接口道:“底气不能虚,二姐做买卖就是这样,得让人觉得我们家的东西就是最好的。”

“没错就是这样,二姐做买卖那才叫厉害呢,我俩就是学了点皮毛。”

周老二听着听着忽然道:“那……我明天跟你们,先学一学。”

作为爹的尊严不允许他退缩。

“成,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咱谈五家、十家,总有识货的。”

柳叶在厨房里听着他们的对话,只觉着欣慰。

“爹,我想找陈五叔来再盖三间屋子,这天要是太冷了腐乳不好发酵,砌上火墙,这样冬日里也能继续做。”

周老二打量着自家院子,空间还是很大的,他指向东南一角,“盖那里?索性盖的大大的。”

“没错,家里的厨房小了,总不能为了做腐乳就不做饭了吧?所以还得再盖上一间厨房,专门用来蒸豆腐,再加一间仓库,做腐乳时间久,但封好了存放的时候也久,得有半年呢,咱得备着才行。”

“那我明儿就去找陈五叔来,早些把屋子盖起来。”

周老二心头一片火热,“这银子就从公中出,不够的话咱们就凑一凑。”

“没错,不能再让二姐一个人出银子了。”

周月桥笑眯眯的,果然一家子齐心协力的感觉真好。

晚上的时候周月桥又清点了一下攒下的手袋,皮毛的基本已经完工了,共做了七十八个,有好几种款式,还熏了香,小镜子跟梳子被放在单独的长荷包里塞在里面,这就是一套。

一些高档面料如妆花缎、浮光锦这类的料子有一百二十多个,再就是普通的锦缎的有一百九十多件,各色棉布料子的低档货有三百多件,这类手袋是没有梳妆套餐的,毕竟是价格低的跑量款。

家里马上要忙起来了,也不能再让妇人们来做工,不如早早拿去卖了吧。

周月桥这么想着,再瞧瞧有没有合适的铺子可以买上一两间,盛世太平的年代房产是很稳定会增值的产业,买了肯定是不会吃亏的。

于是第二日她就让娘子们把手头的手袋完工了就宣布活计结束,暂时也不再收绣品了,只说日后有活计会再找她们。

虽然有些娘子们心里很不快,但也没办法,只能拿了银子回家去了。

“我还以为是这是个长长久久的活计呢。”一个娘子失落道。

陈娘子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但人周二娘也没说过这是个长久的活计。”

“这周二娘的手袋是往哪卖的?做起来也没那么难。”

陈娘子觉得这话不对立马道:“你可别打歪主意,这买卖也不是谁都能做的,有之前黄娘子她们做杏干的教训还不够?”

那娘子讪讪一笑,“我就随便说说,这一下子没了活计我这又得回去看婆婆脸色了。”

“你们也没少赚了,别贪心不足。”余大娘子看得开,“谁没过手个二三两银子?我连棉花都已经买回了家,今年棉花比去年稍稍便宜些,你们要买的就快去。”

“便宜些?我明儿就去!得给我儿子做一身,听说棉衣比芦花衣暖和多了。”

“那棉花摸着是又软又暖和,比芦花好了不知道多少呢,我还扯了布做新棉被,这冬日里盖着多暖和。”

……

周月桥送走了娘子们,把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收拾了一番,又一一规制好装进大木箱里,接着就开始画要新盖的院子的图纸。

火墙一间屋子里盖两面,那就是六面墙的砖料,地基也得尽量往高了打,南边多雨水,免得下大雨浸了水。

除此之外发酵用的大缸跟木框子、蒸煮用的蒸笼、售卖用的罐子这些都得定制才成,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还得自己去跑一趟。

她算着日子一一安排好时间跟任务,才能抽出空来去江宁做大生意。

先去了一趟江阿公家定做蒸笼,是那种面积大又低,一次性起码能蒸十层往上的那种。

江阿公拍着胸脯保证三天就能做出十个,他的手艺跟为人月桥自然放心。

罐子跟大缸嘛去相熟的杂货店买就成,等日后量起来了再去烧陶作坊定制一批。

木框子去镇上的木匠处定做就成,都是老生意了。

陈五叔下午就带着两儿子来了,因为盖的急,价格上也是往上提了提,他就没有不愿意的,只等青砖黑瓦拉过来就动工。

周家又要盖屋子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倒是引起了一片哗然。

这宅子才盖好没多久就又要盖新宅子了?

周家最近一定赚了很多的银子,否则怎么又要盖了?

周家又有了什么新买卖?

但都只见周家人忙里忙外,也没打听出个所以然来。

倒是周庆按着二姐的嘱咐偷偷观察来做工的人,倒是让他发现了几个老实只埋头干活不乱打听的。

周月桥每日都让周小满去买豆腐,一半做腐乳一半做菜,一时半会倒是没人往这个上面去想。

同时镇上的绣坊里也有不老实的娘子拿着自己做的手袋去售卖,但掌柜的看着这奇形怪状的东西压根不买帐。

“你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我都没见过,拿走拿走,浪费我时间。”

这娘子不甘心,又拿去集市叫卖,结果压根没人瞧上一眼,最后只能白忙活一场,还被婆婆跟男人责骂浪费料子。

那娘子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同样的东西周二娘就能卖出去?她怎么就不成呢?

只能说人与人是不同的。

而此时周月桥正春风满面的坐在锦绣坊的厢房里,与展夫人侃侃而谈。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138/435104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