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话不用说透,点到为止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王全胜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两人又客套了几句,便约定下午动员会再见。
到了下午,复审现场人头攒动,通过初审的二十多个小伙子站得整整齐齐,一个个既紧张又期待。
王全胜的目光在队伍里扫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了身姿挺拔的王何。
他走到王星亮身边。
“王干事,石水沟那几个小子,体检成绩怎么样?”
王星亮正拿着花名册,闻言立刻指着其中一个名字,张嘴就夸。
“别的先不说,那个叫王何的,是真不错!身体素质在这一批里头,绝对是拔尖的!各项指标都好,是个当兵的好苗子!多半能成!”
王全胜要的就是这句铺垫。
“这孩子是我们村里难得的好苗子,人也老实本分,家里头困难,就指着这条路能奔个好前程。”
“要是能选上,也算是咱们地方上支持国防建设,送了个好兵不是?”
话不用说透,点到为止。
王星亮是何等精明的人,一听这话里的意思,哪还有不明白的?
“王股长你放心!你都亲自开口了,这个面子我必须给!只要这小子政审没问题,我保他进!就这么定了!”
复审结束,人群渐渐散去。
王全胜在门口叫住了正要跟同乡一起离开的王何。
“体检完了,没什么事就先回去,等通知就行。”
刚才王全胜和王干事那几句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他隔着人群听得一清二楚!
周围人多眼杂,他不能多问,更不能表露出半分异样。
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哎,知道了,哥。”
目送他走远,王全胜才转身朝水电局的方向走去。
他心里默默盘算着,明天地区报社的记者要来采访,又是一场硬仗。
在这个年代,笔杆子的力量,有时候比枪杆子还厉害,必须得小心伺候着。
第二天一早,王全胜刚在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坐下。
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就找上了门,肩上还挎着一台海鸥牌的相机。
“请问,是水电站工程队的王全胜王股长吗?”
王全胜立刻起身,脸上挂起热情的笑容。
“我就是。您是地区报社的李记者吧?欢迎欢迎!”
来人正是记者李建兵,他握住王全胜的手。
“王股长,久仰大名!我今天来,不光是为了采访,更是给您带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哦?”王全胜心里一动,面上却故作讶异。
“李记者可别拿我开涮了,我一个整天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粗人,能有什么好消息?”
李建兵压低了声音。
“这可不是开玩笑!地区评选劳动模范,经过层层筛选,您的名字,就在名单的头一个!”
“而且,地委宣传部的领导非常看好您,已经决定把您作为我们地区的先进典型,正式向省里推荐!”
饶是王全胜两世为人,此刻听到这个消息,心脏还是忍不住跳了一下!
省级劳模?
这可是他计划之外的惊喜!
他原以为,凭着水电站这个样板工程,拿个地区劳模已是极限,没想到竟然还有机会冲一冲省级!
他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八十年代,百废待兴,每个地区拿得出手的优质人才本就不多。
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是金字招牌,转业后不仅没给国家添麻烦,还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本身就是个极佳的宣传素材。
更重要的是,跟他竞争的,多半也是些根正苗红的退伍军人。
大家起点相似,比的就是转业后的成就。
在这方面,他王全胜敢说,放眼整个地区,能比他更亮眼的,找不出第二个!
照这个势头下去,只要自己再加把劲,把水电站的工程干得漂漂亮亮,这市级乃至省级劳模的荣誉,几乎是板上钉钉!
李建兵见王全胜愣神,以为他被巨大的惊喜砸懵了,笑着提醒。
“正式的红头文件还没下来,但内部名单下周五就公布了。”
“表彰大会定在下个月,王股长,您可得提前做好上台领奖的准备啊!”
王全胜回过神来,立刻紧紧握住李建兵的手。
“李记者,这真是太感谢你了!你可是我的贵人啊!等这阵子忙完,我一定登门拜访,好好敬你几杯!”
李建兵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把话接了过来。
“王股长你太客气了,这都是您自己努力得来的荣誉!”
“我家就在报社的家属院三单元二楼,随时欢迎王股长来串门喝茶!”
地址一报,这事儿就算成了。
接下来,采访正式开始。
李建兵的专业素养极高,他没有一开始就坐下来空谈,而是扛着相机,跟着王全胜走遍了与他事业相关的每一个角落。
在王星亮的办公室里,李建兵详细了解了王全胜当兵前那两年在石水沟的光辉事迹。
随后,他又跟着王全胜马不停蹄地赶往工商局,几位领导一听是采访王全胜,都给足了面子。
“王全胜同志啊,是我们建局以来,遇到的最省心,最守规矩的个体户!”
一位副局长对着镜头感慨万千。
“每月按时纳税,从不投机倒把,简直就是个体户里头的标兵!”
李建兵听得连连点头,他放下笔,由衷地赞叹。
“王股长,说句心里话,现在政策刚放开,不少人富起来就忘了北,像您这样发了家还始终把规矩挺在前面的,真是凤毛麟角啊!”
王全胜只是憨厚地笑了笑。
“李记者你过奖了。我是部队里出来的,吃的是国家的粮,拿的是国家的津贴。”
“现在政策好了,让我有了奔头,我不能富了就忘了本,更不能反过来给国家添乱。”
“守规矩,不给政府添麻烦,这是咱当过兵的人的本分,也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责任嘛!”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
在场的工商局领导们纷纷点头称是,李建兵更是激动地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这一趟采访下来,几乎把王全胜的正面形象给彻底夯实了。
等王全胜把心满意足的李建兵送上返回地区的大巴车时,两人的关系已经从简单的采访对象,变成了称兄道弟的朋友。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058/437273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