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 第183章 战斗英雄变身建设标兵

第183章 战斗英雄变身建设标兵


可这话,王全胜不能主动提。

要是自己提出来,就显得太想出风头,搞个人英雄主义。

好像他王全胜的荣誉只来源于部队,跟水电局没多大关系似的。

这种忌讳,他门儿清。

朱卫国越想越头大。

眼下局里正在争取地区拨款上新项目,王全胜这个省级劳模就是一张最好的名片。

是他朱卫国向上级展示政绩的绝佳机会。

这个节骨眼上,绝不能在任何细节上出岔子!

他猛地一拍大腿,停下脚步。

“这事儿我得再琢磨琢磨。”

朱卫国实在没辙了,只能挥挥手,语气里带着一丝烦躁。

“你先回去吧,等我电话。”

王全胜一走,朱卫国立刻关上门,拿起那台黑色的手摇电话机,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一个地区里的号码。

电话接通,他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腰杆不自觉地弯了下去,声音也变得恭敬无比。

“老师,是我,卫国啊……”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听着朱卫国磕磕巴巴地把事情一说,那边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一声轻哼,带着明显的批评意味。

“卫国啊,你这个脑子怎么就不开窍呢?平时让你多看报多学习,你都学到哪儿去了?”

“这点小事,还用得着打电话来问我?”

朱卫国脸上臊得通红,连声称是。

“老师教训的是,我主要是怕给咱们系统丢人。”

“丢人?我看你这么办才叫丢人!”

电话那头的声音严厉起来。

“我问你,王全胜是不是有个个人二等功?”

“是,档案里写着呢,真真的!”

“那就结了!”对方的语气不容置喙。

“劳模是集体荣誉,但个人二等功是什么?那是战士拿命换来的国家荣誉!哪个分量重?”

“你让他把那身最精神的军装穿上,把军功章堂堂正正地挂在胸口!谁敢说半个不字?”

“这不仅不是给他个人长脸,更是给你们单位,给咱们整个系统脸上贴金!懂了吗?这是政治觉悟!”

朱卫国挂了电话,嘴里反复咀嚼着老师刚才的话。

对啊!

军功这才是最硬的招牌!

他一拍脑门,自己真是糊涂了!

确认无误后,他立刻又把王全胜叫了回来。

这次,朱卫国脸上再无半点愁云。

“全胜啊,我想好了!后天去领奖,你就穿你的军装去!”

“记得,把你的二等功勋章也戴上,一定要戴!”

王全胜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讶和为难。

“局长,这能行吗?穿军装,会不会太扎眼了?人家会不会觉得,我王全胜脱离单位,还在念着部队的老黄历?这对咱们局影响不好吧?”

看到王全胜首先考虑的还是单位的形象,朱卫国满意地摆了摆手,故作大度地一笑。

“你这同志,思想觉悟就是高!不过这次你放心,我已经考虑周全了。”

“你虽然脱了军装,但你是在我们水电站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你的荣誉,就是我们水电局的荣誉!”

“别讲那些虚的,就这么定了!”

王全胜这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是!局长!我明白了!我王全胜永远是水电局的一份子,我的心,始终向着咱们水电站!”

这番表态,听得朱卫国通体舒畅。

“好,回去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准备去给咱们局争光!”

两天后的清晨。

王全胜穿上了那身早已烫得笔挺的旧军装。

吉普车一路颠簸,到了地区行署大院门口。

同行的还有办公室的小张和景白秀。

他们是局里派来学习观摩的,顺便帮王全胜处理些杂事,领完奖还能一起逛逛城里。

一看到王全胜这身行头,不少前来参加表彰会的其他单位代表都投来了好奇和敬佩的目光。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汉子忍不住凑上来问。

“这位同志,你也是来领劳模奖的?怎么穿着军装?”

王全胜淡然一笑,指了指胸口的勋章,言简意赅。

“以前在部队里得过一个个人二等功,我们局长说,穿这身去领奖,更能体现对大会的尊重。”

那人一听是二等功,顿时肃然起敬,竖起了大拇指,再也不多问了。

表彰大会庄重而冗长,王全胜的级别太低,自然没有发言的机会。

他只是安静地坐在台下,听着地区领导们慷慨激昂的讲话。

然后在念到自己名字时,迈着沉稳的军步走上台。

从一位领导手中接过那本红彤彤的荣誉证书,握手,敬礼,下台。

领完奖,任务就算完成了。

又过了几天,是个周末的早上。

王全胜正坐在家里喝着稀饭,白兰云拿回了当天的地区报纸。

一打开,中缝的位置,一张黑白照片赫然在目。

照片里,他身姿挺拔,军装笔挺,胸前的勋章闪闪发光。

正从地区领导手中接过那本荣誉证书。

照片的标题是。

“战斗英雄变身建设标兵”。

他正看得出神,无意识地翻了一页。

突然,他的目光被报纸角落里的一块豆腐块大小的公告给牢牢吸住了。

标题是——《关于公布全国高等院校录取名单的通知》。

“全胜,你看啥呢?魂都快丢了。”

白兰云端着一碗刚煮好的稀饭走过来。

王全胜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决定他未来三十年人生轨迹的时刻,终于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

报纸上没有名单,这是为了节省版面,他早有预料。

那么,现在只有四条路可走。

第一,等通知书。

可这玩意儿从省城邮寄到县里,再从县里分发到水电局,天知道要猴年马月?

他王全胜等不起,多等一天都是煎熬!

第二,去学校看红榜。

最直接,最可靠。

亲眼看到自己的名字用毛笔写在红纸上,那才叫尘埃落定。

第三,找老师打听。

也不是不行,但终究是隔了一层,万一有点差池呢?

第四,去邮局问。

王全胜瞬间否定了这个想法。

县城太小,邮局人手有限,他们只会登记那些大宗的,比如寄往油田子弟学校的通知书。

他报考的建筑专业,在整个石水县都是独一份,人家邮局哪有功夫单独为他一个人留意?

不行,必须去学校!亲自去!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058/437061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