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三百零八章 极其危险的……可行方案?

第三百零八章 极其危险的……可行方案?


章台宫侧殿,烛火通明,映照着几张凝重异常的面孔。

嬴政高踞上首,面色沉静,但眼底深处却翻涌着昨夜未曾平息的惊涛骇浪。

下首,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廷尉姚贾、治粟内史郑国等核心重臣肃然而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陛下深夜急召,必有惊天之事。

“诸卿,”嬴政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今日召尔等前来,是为议一非常之策,以解朝廷目下钱粮困局。”

众臣精神一凛,皆屏息凝神。

冯去疾更是微微前倾身体,他身为右丞相,主管民政、财政,对此最为关切。

嬴政没有绕圈子,直接将赵天成那套“借粮予爵”的方案和盘托出,语气平稳,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他详细说明了如何向老秦人借粮,设定期限与利息,以及最关键的一环——若朝廷到期无法偿还,则凭借据,按借粮数额兑换相应爵位。

话音落下,侧殿内死一般寂静。

冯去疾的脸色首先变了,由最初的专注迅速转为惊愕,继而涨红,他几乎是踉跄着出列,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陛……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爵位,乃军功之酬,国之柱石!商君立木取信,定二十等爵,非战功、事功不授!此乃我大秦强盛之本,将士用命之源!若……若以粮秣易之,则军功何贵?将士何堪?此例一开,军心涣散,国本动摇啊陛下!”

他越说越激动,须发皆张,仿佛看到了帝国根基正在崩塌的景象。

“且民间若知爵位可凭财货获取,谁还愿疆场效死?必竞相钻营,囤积居奇,以求幸进!长此以往,有功者寒心,有财者骄横,朝纲必乱!陛下,此策……此策无异于饮鸩止渴,臣,万死不敢奉诏!”

姚贾亦是眉头紧锁,补充道:“冯相所言极是。陛下,律法森严,爵位等级皆有定制。若以此途得爵者众,则爵位必贱,赏罚之威顿失。且如何区分军功之爵与此途之爵?若混为一谈,则军法何以昭彰?若区别对待,则得爵者心生怨望,亦非国家之福。风险……太大。”

治粟内史郑国则从实际角度提出质疑:“陛下,老秦人虽为根基,然连年征战、徭役,关中仓廪实则并非尽皆充盈。纵有存粮,亦多为其家族维系、应对灾荒之需。朝廷以何保证,彼等愿将保命之粮借出?纵有爵位为诱,然爵位虚悬于未来,粮食实关乎当下,恐应者寥寥。”

面对重臣们激烈而直接的反对,嬴政面色依旧沉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他等众人声音稍歇,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剖析事实的锐利:

“诸卿所言,朕,岂能不知?”

他目光扫过冯去疾:“军功爵制,乃国之根本,朕未尝有一日或忘。然,冯相可知,如今府库之虚,已至何种境地?北疆三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每日消耗几何?南征之师,虽暂缓攻势,然抚越、修路、筑城,所需钱粮又几何?探寻西域商路,前期投入又当多少?国库岁入,支撑日常已是捉襟见肘,何来余力支撑此等开拓之举?坐困愁城,错失良机,待匈奴休养生息,百越坐大,西域商路为他国所控,届时,纵有军功爵制,可能保我大秦万世无忧?”

一连串的反问,如同重锤,敲在冯去疾心头。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陛下所言,皆是血淋淋的现实。没有钱粮,再宏大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

嬴政不等他回答,继续看向姚贾:“姚廷尉忧心律法与赏罚。朕问尔,若朝廷因缺粮,致使北伐功败垂成,南征徒耗国力,西域之路断绝,此等‘过’,该当何罪?与可能流出之爵位相比,孰轻孰重?”

姚贾哑口无言。

帝王的视角,永远是国家整体的利害权衡。

嬴政最后看向郑国:“郑内史担忧老秦人无粮可借,或不愿借。朕,有几条准则,或可解此虑。”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第一,此借粮,非强征,非摊派,全凭自愿。朝廷明发诏令,言明借贷之期,利息之数,以及……万一违约,以爵位补偿之条款。信与不信,借与不借,由其自决。此为其一。”

“第二,”他伸出第二根手指,“设定门槛。非人人可借此换爵。朕意,借粮数额,需达到一个极高的标准,方有资格参与爵位补偿。例如,起步或需千石,乃至数千石。且借粮越多,万一兑换时,可换取的爵位等次越高。如此,既可集中获取大户之巨量存粮,避免爵位过于泛滥,亦可示朝廷并非意在滥赏,目标仍在归还本息。”

冯去疾听到这里,紧锁的眉头稍稍动了一下。设置高门槛,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爵位流出的数量和质量。

“第三,”嬴政伸出第三根手指,目光锐利,“明确区分。通过此途径万一所得之爵,与军功所得之爵,在待遇上,需有细微差别。例如,在军职晋升、某些特定赏赐的优先序上,军功爵位享有优先。具体细则,可由廷尉府与丞相府共议。如此,既安抚军心,亦让借此得爵者明晰其位,不至骄横。”

姚贾闻言,陷入了沉思。陛下考虑到了区别对待,这确实是一个缓解矛盾的方向。

“第四,”嬴政语气放缓,但分量更重,“此策之核心,在于‘信’!朝廷必须倾尽全力,争取在期限内凑齐钱粮,归还本息!将此‘爵位补偿’条款,视为迫不得已之最后手段,而非目的!朝廷上下,当以此为目标,开源节流,确保信用不坠!唯有如此,方可长久。”

“第五,”他最后说道,“此策试行,范围仅限于老秦人,仅限于关中及部分核心郡县。且为首次,亦望是最后一次。待渡过此次难关,国库稍裕,便不再行此策。”

嬴政说完这五个条件,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下方诸臣。

侧殿内再次陷入沉寂,但气氛已然不同。

冯去疾脸上的激动和反对之色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

陛下提出的这五个条件,条条都针对他们刚才提出的核心担忧。

自愿原则避免了与民争利的恶名。

高门槛和区别对待维护了军功爵制的相对尊严和军队士气。

强调信用和目标是最后一次,则试图控制风险和后续影响。

这不再是那个听起来惊世骇俗、毫无顾忌的疯狂想法,而是一个被套上了层层枷锁、充满了妥协与权衡的、极其危险的……可行方案?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045/435386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