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更加震撼人心!
“开源!大力开源!”赵天成斩钉截铁,“除了压榨……呃,除了常规的赋税,你们有太多方法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了!简直是一座座还没开挖的金山银山!”
他掰着手指头,开始如数家珍,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巨石,投入嬴政和一旁始终安静聆听、此刻已不由自主屏住呼吸的扶苏心中,激起千层浪。
“首先,最立竿见影的,农业!”赵天成指向南方,“你们现在的主要粮食是粟米、黍米对吧?知道南方,比如扬越、荆楚之地,那些水热充沛的地方,水稻能种几季吗?”
扶苏下意识地回答:“据闻,多为一年一熟,或有暖湿之地可两熟……”
“两熟?那是你们不会种!管理得当,选对稻种,一年三熟都不是梦!”赵天成语出惊人。
“三熟?!”扶苏失声惊呼,眼睛瞬间瞪圆。亩产本就高于粟米的水稻,若能一年三熟,那总产量将是何等恐怖的数字?他简直不敢想象!这比土豆、玉米那些海外神物,似乎更触手可及!
“没错!三熟!”赵天成肯定道,“这就需要精耕细作,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推广铁制曲辕犁——哦,这个好像跟禽隼隼提过——深耕细作。选育生长期短、抗病强的稻种。还有,肥料!光靠粪肥不够,可以鼓励沤制绿肥,比如把杂草、秸秆堆起来发酵,或者收集河泥……这些都是能极大提升产量的方法!南方那么多未充分开发的水田,潜力巨大!粮食产量上来了,朝廷能征收的赋税自然水涨船高,民间存粮多了,你们‘借’起来也更容易,甚至不需要借那么多!”
嬴政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加重了。南方稻作三熟!这个前景,光是想想,就让他心跳加速!若真能实现,帝国粮仓将再无空虚之虞!
“其次,商业!”赵天成话锋一转,“你们现在对商业,还是太压制了。觉得商人逐利,无益国本?大错特错!”
他开始阐述一套全新的商业观念:“商业是什么?是货物流通,是财富增值!你们修了驰道,统一了度量衡,这本身就是促进商业的绝佳基础!要做的,不是一味抑制,而是规范和管理,然后从中征税!”
“可以在重要的交通枢纽、边境关口,设立官办的‘市舶司’或者‘关卡’,对过往商队征收合理的关税。对于盐、铁、酒、丝绸这些利润高的商品,可以实行‘特许经营’或者‘牌照制度’,商人想经营,必须向朝廷购买特许权,或者缴纳高额的专项税。这叫‘资源税’!”
“还可以鼓励手工业发展,比如改进织布机,提升丝绸、麻布的产量和质量,这些精美的纺织品,不仅可以内销,更可以卖给西域、甚至更远地方的商人,换取他们的黄金、宝石、骏马!这叫‘对外贸易顺差’!”
“还有,我之前跟你家苏公子提过的‘炒’法,可以催生更多的餐饮业;畜牧业发展起来,皮毛、肉食加工也能形成产业……这些活跃的经济活动,每一环都能给朝廷带来税收!而且这种税,是随着经济繁荣自然增长的,不像加征农业税那样容易激起民变。”
李斯若是在此,必定会对这番“重商”言论大加驳斥,但嬴政却听得目光闪烁。他并非不懂商业之利,只是以往更侧重于利用商业为军事和政治服务(如徙豪富),而非将其视为稳定的财源。赵天成的分析,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再次,资源开发!”赵天成继续他的“点金术”,“山里埋着的矿藏,煤炭、铁矿、铜矿,甚至那些亮晶晶的玉石,都是钱!组织人力,改进采矿和冶炼技术,官营或者征收高额矿税。尤其是煤炭,如果能解决运输和燃烧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冶炼,还能在城市中推广,取代部分薪柴,这本身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和税收。”
“还有,海洋!”赵天成的手指向虚空,仿佛指向那无边的大海,“靠海吃海!组织船队,发展渔业。海鱼晒成鱼干,可以供应内陆,甚至可以像盐一样,成为朝廷专营的商品。探索近海航线,与沿海、岛上的部族进行贸易……这些都是潜在的财富来源。”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稍微停顿了一下,看着眼前两位已然陷入巨大震撼中的“听众”。嬴政还好,毕竟城府极深,只是眼神中的惊涛骇浪如何也掩饰不住。而扶苏,则已经完全呆滞,嘴巴微张,手中的记录动作早已停下,整个人仿佛被这海量的、闻所未闻的增收方法冲击得灵魂出窍。
赵天成笑了笑,最后总结道:“所以啊,老爷子,回去告诉你家陛下,别光盯着‘借粮换爵’那点风险。只要操作得当,把这‘开源’的文章做好,朝廷的钱粮会多到让他发愁怎么花!到时候,别说还债,就是再启动十个阿房宫工程……呃,这个还是算了,劳民伤财。我的意思是,支撑他的宏图伟业,绰绰有余!”
石室内,陷入了长久的、死一般的寂静。
灯烛燃烧发出的轻微噼啪声,此刻显得格外清晰。
嬴政坐在那里,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但他的内心,却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赵天成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些生财之道,更是一幅帝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农业、商业、工业、矿业、渔业……几乎每一个领域,他都指出了明确的、看似可行的提升方向和巨大的潜力!
这远比一两条具体的政策,更加震撼人心!
这需要何等的眼光和见识?此人对世间经济运转规律的理解,究竟到了何等匪夷所思的地步?
扶苏更是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又重塑。他一直信奉的“重农抑商”、“强本弱末”理念,在赵天成这一套组合拳下,显得如此苍白和狭隘。原来,国家的富强,可以有如此多元的路径!原来,商业和手工业,并非国家的蛀虫,而是可以哺育国家的活水!
他看着瘫在椅子上,仿佛刚才那番足以改变国策的言论只是随口闲聊的赵天成,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这位一心求死的赵先生,其胸中所学,恐怕真的如渊如海,深不可测!
良久,嬴政才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吐出一口浊气。他抬起头,目光复杂至极地看向赵天成,声音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和……一丝前所未有的决断:
“先生今夜之言……吾,定当一字不落,回禀陛下。”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已然燃起了比之前更加炽烈、更加坚定的火焰。
“借粮换爵”是险招,但若配合上这一整套“开源”良策,或许,真的能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康庄大道!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045/435198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