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偷到他兜里来了
“身为度支科主事,了解这些账册本就是我分内之事。”
马兴也不含糊,将这些账本全都搬到了空置下来的桌子前。
秦放见状,立马让两名小吏帮着马兴收拾桌子。
见到马兴端端正正的坐在桌前看着账本,龚常德和李勤松只觉得惊异非常。
“二位大人还有什么事儿吗?”
马兴都这么问了,龚常德两人哪里还好意思继续留下来,左不过人还在他们户部。
只要以后多提防着左工那人,他们户部还是乱不起来的。
至于尚书大人的事。
马兴这会儿没说,两名侍郎自然不敢随意开口,再者这里人多眼杂,谁知道他们今天说的话,明天会不会直接就被告到了朱元璋面前去。
“那我二人便回去办公了。”
“国公爷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尽管派人来找我们便是。”
马兴头也没抬的摆了摆手。
两名最高上司走了,可马兴这尊大神还在这儿呢。
秦放等人一时间也不知道马兴是什么想法,便只能够呆呆的杵在原地。
等马兴看完了一本账簿,抬起头才发现眼前这群人还站着呢。
“你们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不必理会我。”
马兴这般说了,秦放他们才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有时候不怕空降上司,就只怕空降下来的上司乱指挥。
马兴不对他们的事情指手画脚,秦放等人也乐意保持原状。
整个度支科又陷入到了如同往日一般的平静之中。
唯一有区别的,那就是他们头顶多了名主事。
马兴每天骂骂咧咧的从温暖被窝当中爬出来,在早朝上眯了一会儿,才迷迷瞪瞪的往户部走。
这样一连持续了好些天,朱棣都有些坐不住了。
下朝之后,朱棣眼见者没人,直接就将马兴从大殿门口拖到了角落处。
“二太爷,三司会审那边的结果还没出来,你这边就没什么想法?”
“好歹也跟着过去看看他们审讯呀!”
马兴再怎么说也是这次三司会审的督察官,结果每天除了去户部点卯,就还是去户部点卯。
就好像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有另一层任务似的。
马兴却是嘿嘿笑了一声,直接伸手勾住了朱棣的肩膀。
“你就不想知道我这些日子在户部都做了些什么?”
朱棣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但还是无奈的将马兴的手放了下来。
“我们还能不知道?你每天在户部除了看账本就还是看账本。”
“张昶是心系着前元没错,可他敬忠职守也是实打实的,在咱们账册上作假这种事情,他还做不出来。”
马兴点了点头。
“你说的不错,凡是张昶经手的账册,的确都没什么毛病。”
“那你为何还要在户部……?”
朱棣的话说到一半,突然想到马兴那无利不起早的性子。
想当初朱元璋什么奖励都没给马兴的时候,他们一家子过去蹭饭,马兴就差没对他们几个甩脸子了。
现在马兴身上带着督察的任务,还在父皇面前立下了十天捞钱回来的军令状,他能不知道自己耽误了这么些时间?
“二太爷,你是不是在户部发现了什么?”
马兴摊了摊手。
“看来你也没有那么笨嘛。”
“正好我今天下朝了准备去找陛下聊聊,那你就跟我一块去吧。”
听到马兴这话,朱棣立马就打起了精神。
他就知道!
“咱们现在就去!”
两人很快便到了朱元璋的两极殿。
说实话,朱元璋也挺好奇马兴这阵子的举动。
不过他可要比朱棣沉得住气多了。
如今看到朱棣身后跟着的马兴,朱元璋立马将手里的折子一丢。
“二大爷来了,可是发现了什么线索?”
马兴嘿嘿一笑,熟练的找了个椅子坐下。
“线索倒是算不上。”
说完之后,马兴便丢了两本账簿在桌上。
朱元璋眼看着马兴从怀里掏出了两本账簿,一伤眼睛都瞪大了。
“这是户部的账册?二大爷,你是怎么拿出来的?”
户部的账册每日都会有专人进行查阅之后封锁起来。
马兴就这么堂而皇之从怀里掏出来两本,很明显是昨天下植的时候就带回去了的。
户部账册在外头过夜,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见到朱元璋神色一秒钟切换到了严肃状态。
马兴也只是对着桌上的账簿示意了两下。
“放心吧,我好歹也是个官,怎么可能会做这种知法犯法的事情?”
“这两本账簿不是我从户部拿出来的,而是我这些天腾抄出来的。”
朱棣见状立马拿起桌上的其中一本,翻开一通看之后才点了点头。
“的确是二太爷的笔记。”
朱元璋闻言才狠狠松了一口气。
但马上他又坐直了身子。
“难道说这些账本有什么问题吗?”
“账本名目的确没什么问题,每一笔开支税收全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马兴已经接过了小黄门递来的茶盏,悠悠说道。
“不过你也知道的,我这人平时就喜欢吹毛求疵。”
这话听的朱元璋心脏突突直跳。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这些账本有问题!”
马兴朝着他一瞪眼。
“你这人怎么听不懂好赖话呢?”
“账本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申账的人!”
朱元璋眼睛直了几分。
“还有人能够瞒过张昶?”
马兴这次打了个响指。
放下手中的茶盏,抓起两本账册,直接朝着朱元璋的桌案走去,随后便翻开第一页。同步放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我翻阅了近些年地方上的夏收秋粮,同时还有官员的俸禄发放等情况。”
“其他方面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唯独只有这里……”
马兴指向了账册上面第一列。
“据我在吏部任职统计,目前皇城之中大小官吏共计三百一十二名,官员的俸禄发放份例却远超于这个数目!”
朱元璋看着账册上面被马兴大大圈起来的数字,一双眼睛几乎要冒火。
他生平最痛恨的就是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贪污。
这些年来,朱元璋也一直在严查底下的乡绅官员勾结。
胡惟庸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本以为这样就能够遏制住底下这些官员的不正之风。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
这群人居然偷到他兜里来了!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941/435548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