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救下朱雄英 > 第199章 成立报社

第199章 成立报社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

马兴说的这个法子,实在是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以至于他甚至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最后只能够闷闷的说道。

“让百姓评理,这法子能行吗?”

马兴却是笑眯眯的看向他。

“你当初登基的时候,初心是什么?”

朱元璋不假思索的说道。

“以民为本。”

“咱当初就是吃了这里的亏,所以登基之后,从来都是想着地方上的百姓。”

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这么大力的去查底下的贪官污吏。

这些贪官污吏的钱都是从哪儿来?

当然是搜刮底下的民脂民膏!

马兴打了一个响指。

“那这就对了。”

“既然咱们是以民为本,那咱们就将这事公诸于天下,让天底下的百姓替你来做决定!”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

“你的意思是……?”

法不责众。

这些百姓们要是知道了当场所干之事,任凭朝廷里那些江南氏族背景的官员们蹦哒的再厉害。

在天下悠悠之口面前,他们还能再敢说出半个不字?

而朱元璋作为皇帝,同时也是受害人的一方,百姓们知道此事之后只会义愤填膺替他说话,顶多他们皇室再丢点儿脸。

但丢脸总比以后被人喊做暴君强的多吧?

“这法子好!咱现在就让御史台的人开干!”

马兴却是一把将朱元璋按住了,眼里带着几分不敢置信。

“你直接就这么去干?脑子不要了?”

朱元璋疑惑的转头望去。

“刚刚不是二大爷你说的吗?让天底下的百姓来替咱做主!”

“而若想让百姓们知道,自然得让御史台的人去办才合适。”

马兴哼了一声。

“那你这样做的话就落了下乘。”

朱元璋这下子屁股直接粘在了凳子上,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二大爷,你再仔细同我说说,这上乘的法子是什么样的?”

马兴单手放在桌子上,手指无意识的叩着桌子。

“下乘之法,就是直接将此事公之于众。”

“百姓们或许会议论,但绝对达不到咱们想要的效果。”

“而且你大张旗鼓去做这事,难保那些朝臣心里不会有想法?”

朱元璋想了一下,似乎这样做的确不妥。

“可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旁的法子能将此事流传到民间去?”

朱元璋倒是想过了,派几个小太监到民间去传扬一番。

但这到底只是流言,说不定朝堂官员知道此事之后,还得借题发挥。

马兴嘿嘿一笑。

“简单呀,如今不是新成立了都察院?”

“前头的御史台官员是不是就得并到都察院去?”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他的确有这个想法,朝堂之中的官员也有部分看出了这个苗头,要不然上次左工也不会病急乱投医,找到马兴的头上来。

“御史台的官员不错,都察院既然已经新成立了,贸然塞进去一部分官员到底还是不妥。”

“要不陛下赏个脸,将御史台的官员塞到咱们户部来怎么样?”

朱元璋立刻抬起了头。

“御史台的人塞到你们户部去,这怎么能行?”

这两个机构部门之间就没有一丁点共通之处。

贸然的塞进户部,谁知道浴室台那群人会不会当场发疯!

马兴却是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又给他倒了杯茶水。

“你别这么一惊一乍嘛,听我慢慢跟你分析。”

“我最近打算在户部搞几个赚钱的项目,本来我还在犹豫先搞哪一个,不过现在既然碰到你这事儿了,那就提前帮你赚钱的项目给拉起来。”

“一来能够处理你现在的困境,二来还能给咱们国库拉点钱,也给你的私库添点银子。”

果然,一听到有赚钱的活,朱元璋现在是头不晕眼不花,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了。

既然马兴都说了能赚钱,那肯定是能的!

这小子赚钱的花招一个比一个多。

“快讲讲。”

马兴清了清嗓子,悠悠说道。

“我想在户部下面新开设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就叫做听报司,别名,报社。”

“报社?”

朱元璋有些纳闷,不明白这个小机构怎么就能够赚钱了。

“报社的主要作用是联系官府和民众之间的消息渠道,报社的官员组成就由前御史台官员来担任。”

“御史台官员以往做的本来就是督察百官,如今他们在督察百官的同时,则需要沟通都察院,将每日朝中的信息新闻登记于报纸之上,最后再以低廉的价格卖到百姓之中。”

朱元璋听的有些晕,但他大致明白了马兴的意思。

总的来说,就是将这些朝廷当中的大事以文书的形式表达出来,再让下面的百姓自己传阅。

有朝廷作为靠山,报社的新闻绝对真实可靠。

朝廷当中的这些官员自然也没有了捂嘴的可能。

而这样的机构一旦建立起来,便能够成为朱元璋的另一张嘴巴。

到时候他想让底下的百姓知道些什么,看到些什么,亦或者说按照他的想法做些什么。

完全就是轻而易举!

短短时间内,朱元璋便已经想到了这个机构成立的诸多好处。

可唯独有一点。

朱元璋略有些犹豫的看向马兴。

“成立报社我没有任何异议,只是在赚钱这方面,恐怕有些难度。”

“咱们的报社报纸如果要卖到百姓当中去的话,首先还是得百姓手里有钱。”

“皇城当中的百姓识字者不多,他们又哪里能拿得出来闲钱购买报纸?”

再说了,一张纸多贵呀!

马兴讶异的看向了朱元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元璋的确算得上是一位体察民情的君主。

至少他知道民间的油价几何,百姓手里的闲钱又有几何。

“或许底层的百姓们的确买不起一张报纸,但是那些学子呢?”

“学子们难道就不愿意花上几文钱买上一张报纸,来了解朝中时事?”

“各大酒楼难道就不想每日订购报纸,以说书的方式在酒楼之中传播朝中官员秘闻?”

光是听到马兴说的这些话,朱元璋便已经觉得眼前一亮。

“妙啊!”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941/433983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