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西游:平账大圣在,我贪亿点咋了 > 第126章 三界四洲三十三重天都在我肩上担着

第126章 三界四洲三十三重天都在我肩上担着


翌日,通明殿外,瑶阶焕彩,丹陛凝辉。

一条由纯粹功德愿力凝聚的金光大道,直如天汉垂虹,自云端铺泻而下,大道两旁,金甲神人持戟肃立,甲胄生寒光,如林映日。

有羽族衔珠翔集,青鸾振翅,彩凤和鸣,白鹤旋舞,清芬满路。

又有有仙乐司高奏《九韶》天乐,庄重典雅,涤荡心神。

玉帝端坐于九龙沉香御辇之中,头戴九旒垂珠平天冕,身着玄衣十二章纹帝袍,上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腰佩天帝剑。

紫气盘桓如盖,星斗隐现随行,天威浩荡,仪态万方。

龙辇两侧,以紫微大帝为首的诸位帝君,皆身着正式朝服,肃容以待。

忽闻梵音西来,佛光东渐。

两队天兵在前方开路,文殊尊者踏莲而至,身披九宝琉璃袈裟,光涵摩尼,色映琉璃,气度沉凝,慧光内蕴,与往日讲经说法时的慈悲柔和形象已然不同,多了几分执掌权柄的威严。

玉帝自御辇中缓步而下,在众帝君簇拥下,行至大殿门口。文殊菩萨亦同步抵达。

“菩萨远来辛苦,一路风尘。”

玉帝面露微笑,率先伸出右手,做了一个迎请的姿态,示意菩萨步入通明殿。

文殊菩萨不敢托大,连忙合十还礼,“阿弥陀佛。陛下盛情相邀,亲迎于殿外,贫僧荣幸之至,感怀于心。”

随即与玉帝并肩,又稍稍慢了小半步,以示对三界共主的礼敬,二人一同迈过那高大的门槛,步入庄严肃穆的通明殿。

殿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巨大的混沌青玉影壁,影壁上绘制着紫霄宫内道祖讲法图,下方三千客神态各异,聆听妙谛,整幅图道韵弥漫。

玉帝与文殊不约而同地在画像前驻足,微微颔首致意。此刻,殿内所有仙官,包括几位帝君,皆已按照品阶、分列左右,垂手恭立,整个大殿气氛安静而隆重,唯有仙乐余韵与若有若无的梵音缭绕。

殿外,天庭外交部礼宾司的仙官连忙记录下了这极具象征意义的历史性时刻。

穿过前殿,步入已然重新布置过的核心会场,以周天星辰图为幕,星辉璀璨;九天云锦作幔,灵光隐隐。

会场东侧悬挂三清道祖像,圣容威严,道法自然;西侧则悬挂西方二圣像,宝相庄严,寂灭超脱。

待众人坐定,玉帝面露微笑,率先开口:

“今日,朕谨代表东方天庭全体仙真,对文殊菩萨荣膺佛界领袖,统御灵山,执掌佛门无上法统,表示最诚挚与热烈的祝贺。菩萨智慧深湛,德行高远,此番众望所归,实乃佛界之幸,亦是三界趋于和谐之吉兆。朕深信,以菩萨之能,必能引领佛界革故鼎新,开创一番泽被众生、光耀三界的新气象。”

文殊菩萨微微点头,从容回应:

“阿弥陀佛。陛下过誉,贫僧愧不敢当。贫僧亦要借此机会,衷心感谢陛下与东方天庭的盛情邀约与祝贺。并对陛下统御之下,东方天庭所展现出的辉煌文明成就、井然天道秩序与繁荣稳定局面,表示由衷的钦佩与赞赏。”

“东方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之至高智慧,其勇于探索大道、善于创造福祉、追求万物和谐之精神,堪称三界万邦之楷模,为诸天万界之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贫僧深信,在陛下的圣明引领下,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必将继往开来,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照耀寰宇。”

双方领袖这番高屋建瓴、互致敬意的开场白,为整个会晤定下了友好、互信与合作的基调。

随后,双方就共同关心的三界局势、量劫应对、边界安宁、跨界贸易、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务实且富有建设性的交流。

玉帝强调了维护现有天条体系与三界秩序稳定的重要性,并表达了东方天庭愿与佛界新领导层携手,探索建立更有效沟通机制的良好意愿。

文殊菩萨则阐述了佛界未来将以“普惠众生、夯实根基”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并希望在天庭认可的框架内,就部分资源调配、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磋商,以缓解当前佛界部分地域面临的困境。

会谈气氛坦诚而高效,双方均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谋求共同发展的最大诚意。

最终,在众仙官的见证下,双方共同签订《关于建立大劫期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与框架协议》。

-------------------------------------

大会胜利召开后,双方核心人员移步至侧殿精心准备的茶会室,氛围也随之从之前的庄重宏大,转为相对轻松的非正式交流。

文殊菩萨并未急于落座,而是姿态恭谨地侧身半步:“师叔,请坐。”

陛下抚着颔下长须,果然被这声“师叔”叫得面色更为缓和,笑了笑,对左右随意摆手:“嗨,到了这里就不用那般拘束了,文殊也不是外人。诸位都落座吧,自在些。咱们今日不论君臣尊卑,只叙道友之谊,畅所欲言。”

双方再次落座后,文殊菩萨拾起桌上的香茗,率先开口:“一别经年,沧海桑田。师叔统御三界,风采依旧,权威日隆,更胜往昔,天庭在师叔治下如此兴盛,着实令晚辈钦佩不已。”

陛下闻言,却是苦笑一声,摆了摆手:

“没办法啊,三界四洲三十三重天都在我肩上担着,这滋味着实不好受啊。文殊,你如今初掌佛界,看似风光,日后怕是有的操劳,其中的艰难,你很快便会深有体会喽。”

文殊亦是神色一正,感叹道:“重任在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为了佛界未来,为了亿万信众,纵有万难,亦是义不容辞,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紧接着话锋微转,顺势倒起了“苦水”:

“我观天庭气象,当真是‘金阙云宫穹隆高,紫府仙班次第列’,可谓群星璀璨,英才济济,各部司运转有序,各尽其责。我也不瞒陛下,相比之下,如今佛界积弊已深,百废待兴啊。佛界可用之才,尤其是能独当一面、统筹全局者,实在是捉襟见肘,令贫僧时常感到力有不逮。”

玉帝端着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只是含笑听着,并未轻易接这个话茬。

谁不知道你佛界都是一个毛病,开口就想占便宜,是不是又想从东方挖点墙角,渡些人才过去?

文殊见玉帝不接这关于“人才”的话头,也不再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问道:

“陛下,不知贫僧那劣徒何在,若蒙允准,贫僧想见他一见,也好当面考较其功课,叮嘱几句。”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890/435198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