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风头正盛
王崇山见三皇子有所怀疑,心中松了口气,面上却故作凝重道:“殿下,还有一事……”
“讲。”
王崇山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属下听闻,那南楚玄甲卫鼎盛之时,总数应有一万二千套。可如今运回晋阳的,满打满算也就七千余套。孙大人先前报上的账目,也只写了八千,这凭空少了数千套玄甲,莫非?”
他顿了顿,却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可他话里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那就是孙昊私藏了甲胄。
私藏军械,尤其是玄甲卫这等足以改变战局的重甲,放在哪朝哪代,都是掉脑袋的重罪。
这一句话,无疑是加深了萧景桢内心的疑虑。
萧景桢眉头微微一皱,沉默了好一会,才是开口道:“这个一万二千终究只是传闻,孙昊他立下如此大功,应当不会在此事上隐瞒。”
他这话更是像是在说服自己,毕竟如今大业未成,他仍然需要孙昊。
从镇北关起兵,到占据西北大片疆土,孙昊确实是首功,这一点,萧景桢心知肚明。
王崇山却叹了口气,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道:“属下也并非怀疑孙大人的忠心,只是孙大人能力太强,功劳太大,又与漠北部族关系不浅,如今在军中和地方,都自成一股势力,长此以往,只怕功高盖主啊……”
他说着,偷瞄了一眼萧景桢的脸色,继续道:“现在他还能听从殿下的调遣,只是以后呢?若他势头更盛,哪天觉得殿下的命令不合他意,他还会像现在这样遵从吗?”
萧景桢背着手,脸色阴沉。
王崇山的话虽然刺耳,甚至有些挑拨的意味,但并非全无道理。
孙昊能力太突出,崛起太快,手下也聚集起一批能人。
若他真有异心,萧景桢也并没有多少办法能够反制。
“够了,我心里有数,不要再妄自议论此事。”萧景桢忽而厉声道。
王崇山见状,立刻跪在地上,惶恐道:“殿下恕罪,属下绝非有意挑拨离间,只是眼见孙昊势大,心中实在不安,望殿下心中有所准备,以防万一。”
萧景桢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多了些许复杂。
王崇山这些老将的心思,萧景桢一清二楚。
这些人无非是看孙昊风头太劲,心中不服,又担心自己的地位受损。
半晌,萧景桢才冷漠地回应道:“你的忧虑我自然明白,只不过这些事以后再说。”
他不再看跪在地上的王崇山,转头道:“来人。”
一名亲卫应声而入。
“火速传令武关,命孙昊即刻交接军务,返回晋阳复命。前线所有事宜,暂由吴铁山接管。”
“是!”亲卫领命,快步离去。
吩咐完这些,萧景桢才回头对王崇山道:“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这些玄甲装备给军中精锐,出兵拿下关中,朝廷军主力如今被牵制在京畿和潼关,我们要把握住时机。”
只要拿下关中,他们就可以集中所有兵力,直接夺取洛京。
“明白。”
经过两天的准备,装备了玄甲卫的镇北军前锋主力,立刻对关中前线重镇发起猛攻。
得到休整后的主力军,在玄甲卫的加持下,连续横扫关中东部三座重镇,兵锋直指雍州核心秦川府。
消息传开,关中震动。
雍州节度使杨光胤坐在府中,听着接连传来的败报,面色死灰。
他手里虽然还有些兵马,但面对连气势如虹的镇北军,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他知道,硬拼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更何况镇北军打着可是清君侧的大旗,还是以太子的名义。
京城张廷权的贼心,也是人尽皆知。
既然如此,弃暗投明才是明智之举……
数日后,晋阳,州府衙门。
萧景桢看着雍州信使呈上的降书,不禁笑道:“好,杨节度使果然深明大义!”
他放下降书,命令道:“立刻派人前去接管雍州防务,务必要稳妥,不得惊扰百姓。”
如今兵不血刃拿下秦川府,便是彻底肃清西边的一切威胁。
“殿下英明!”
厅内众将纷纷躬身。
就在这时,王崇山又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接管雍州安抚地方,需要一员大将坐镇。属下有一人选,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景桢心情正好,道:“何人?”
王崇山抬起头道:“孙昊,孙大人。”
“孙昊?”
萧景桢原本的计划里,是想让孙昊回睢宁那边待一段时间。
毕竟睢宁是孙昊负责后勤的大本营,他离开多日,也是时候让他回去休整一些时日。
王崇山不紧不慢地说道:“殿下,如今我军有了玄甲卫,收复京师指日可待。前线有吴铁山等诸位将军就足够了,似乎不必再劳烦孙大人亲自领军冲杀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关中那边势力复杂,孙大人颇有手段,去统管雍州最为合适不过。”
他看向在场的其他几位镇北军老将,开口询问:“诸位觉得呢?”
那几位将领交换了一下眼神,纷纷点头。
“关中刚平定,正需孙大人这般能臣。”
“王将军所言有理。”
众人皆是符合,各有心思。
孙昊打仗太厉害,功劳也立得太多。
如果他继续留在主力部队,将来攻打洛京的头功,恐怕又没他们的份了。
把他调去经营刚打下来的关中,明面上是重用,实际上是把他调离了核心战场,也方便他们这些老将立新功。
萧景桢看着底下这群心思各异的将领,哪里不明白他们的想法。
但他自己,又何尝没有顾虑。
而且最重要的是,睢宁是孙昊的地盘,让他回去,确实可能助长他的势力。
听闻孙昊在睢宁已经是一呼百应的境界,而且还靠近漠北,实在让人不放心。
而关中,孙昊初来乍到没有势力,把他放在那里,看似封疆大吏,实则更容易被晋阳这边掌控。
既能稳住孙昊,又能避免他继续在军中积累更大的战功和威望,还能利用他的能力治理好关中这个新得之地。
一举多得。
萧景桢沉吟片刻,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他看向众人,缓缓点头:“诸位将军言之有理,孙昊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他顿了顿,正式下令:“即日起,奉孙昊为关中总督,总揽雍州及周边已克复郡县一切要务。”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835/437165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