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封赏
眼看面前这群老官僚如此较真,孙昊微微抬头,“博学多才”技能自动运转,相关礼仪条文瞬间清晰。
片刻之后,孙昊淡淡开口道:“多谢提醒,这大轩礼典我还懂得。就比如待会儿的百官朝贺,从这偏殿门口到殿中站定,不多不少,得走十步。到了位置,得先作揖三次,每次腰得弯到这个深度。”
他随手比划了一下,继续道:“然后是三跪九叩,跪下去膝盖得完全着地,抬头的高度也有规定。起来的时候更不能错,是先起右膝再起左膝。”
众人沉默不语,没想到孙昊还真有了解。
可孙昊并未停下,继续说着大轩的宫廷礼仪,每一个细节都精准无误,比他们这些老学究还清楚。
孙昊目光扫过那几个脸色开始不自然的老臣,询问道:“这些基础步骤,不知道在下说得对不对?”
汤文渊几个人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憋不出来。
他们本想嘲笑对方是乡下粗人,结果人家对这套规矩比他们还熟。
旁边几个看热闹的官员都惊了,看向孙昊的眼神立刻变了。
汤文渊自讨没趣,一甩袖子,灰溜溜地躲远了。
看着这群还在搞小团体的老臣,孙昊就觉得头疼。
这压抑的朝堂,还是不太适合他。
等参加完这登基大典,他或许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
次日清晨,天色未亮。
孙昊早早起身,换上了那身略显拘束的朝服,随着引路的内侍,再次踏入这座略显压抑的皇城。
文武百官早已按品阶列队,众人鸦雀无声。
孙昊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目光平静地扫过前方。
除了吴铁山等几个从镇北军出来的老相识,隔着人群对他点头致意外,满朝文武,他大多不认识,也没什么兴趣去结识。
倒是有几个面生的官员凑过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说着一些奉承的话。
孙昊只是随意地拱拱手,应付两句,便不再多言。
那几人见他兴致不高,也识趣地退开了。
他乐得清静,心里只想着自己的生意和夫人们。
“吉时已到!百官入殿!”
司礼监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广场的寂静。
庞大的队伍开始缓缓移动,走向那座象征着权力顶峰的金銮殿。
殿内更是气象万千,金碧辉煌。
孙昊按着昨日排练好的流程,随着百官行礼叩拜。
一套流程下来,繁琐得让人头皮发麻。
好不容易熬到主要仪式结束,如今已是九五之尊的皇上萧景桢,端坐于龙椅之上,接受最终的朝贺。
孙昊微微抬头,眼神偷看向龙椅上的皇帝。
龙袍加身的萧景桢,面容依旧俊朗,但眉宇间那股曾经的随和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威严。
孙昊心中暗叹,眼前这人,早已不再是睢宁县衙里那个可以一起喝酒谈天的主簿。
紧接着,便是今日的重头戏。
论功行赏。
内侍官手持圣旨,开始冗长地宣读名单和封赏。
从拥立之功的武将到后期归附的文臣,各有封赐,大殿内谢恩之声此起彼伏。
孙昊耐心等着,他知道,自己的名字肯定在后面。
果然,过了许久,内侍官的声音清晰地念出了他的名字。
“孙昊,上前听封!”
霎时间,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他身上。
孙昊脸色不变,走到大殿中间,行了个礼:“臣在。”
“孙昊听旨……特此册封你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圣旨念完,整个大殿安静如死。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不就是宰相吗?!
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崇山那帮武将先是一愣,随后眼神就复杂起来,羡慕里带着点酸。
他们刀口舔血混到现在,也没混到这份上,这小子倒好,直接一步登天了。
而以汤文渊为首的那批文官,一个个脸色瞬间惨白,几乎要站不稳。
昨日他们还嘲笑孙昊是乡野粗鄙之人,不懂礼数,难登大雅之堂。
转眼间,此人竟要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执掌中枢,这让他们这些自诩清流的老臣颜面何存?
所有人都觉得,孙昊肯定得跪下磕头谢恩。
谁知,孙昊又行了个礼,声音平稳道:“陛下圣恩,臣感激涕零。”
他顿了顿,抬起头,看着龙椅上的皇帝。
“可是,宰相这位置,关系到国家根本,那得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才能坐的。我年纪轻,见识也短,实在不懂那些治理国家的大道理。万一搞砸了,耽误国家大事,还给陛下抹黑,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求陛下收回成命!”
“这……”
这下大殿中顿时一片哗然,阵阵议论声响起。
孙昊他居然拒绝了宰相大位?!
王崇山也是愣住,心说孙昊究竟真的淡泊名利,还是另有所图。
他转念一想,要是孙昊真这么不爱当官,反倒显得他们这群争权夺利的家伙心眼小了。
汤文渊那帮人更是懵了,完全搞不懂孙昊想干嘛。
龙椅上,萧景桢深深地看着孙昊,脸上没啥表情。
沉默了一会儿,萧景桢才开口,声音低沉道:“朕赏你的,你不要,那你到底想要什么?”
他心里其实松了口气。
孙昊本事太大,功劳也太大,真要痛痛快快当了宰相,扎在京城核心,以后还真不好拿捏。
此刻拒绝,正合他意。
但他刚登基,国家百废待兴,尤其是钱粮之事,离不开孙昊这等善于经营敛财……不,是善于开拓财源的人才,绝不可能放他归隐田园。
孙昊再次躬身道:“陛下,臣真没别的想法。关中那边刚刚平定,流民才安顿下来,我之前推行以工代赈的那些政令,刚有点起色,还没稳当。”
“我就想赶紧回去,把那边的事情处理完毕,帮陛下您把西北这片地管好,让老百姓有饭吃,也让国库更加充盈。”
他抬起头,眼神挺真诚:“这就是我的真心话,也是替陛下您分忧,给朝廷出力。”
萧景桢盯着他看了几秒,脸上那点不悦渐渐消失,多了几分赞许。
“不图虚名,只干实事,心里装着百姓,孙爱卿果然是国家的栋梁。”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835/433364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