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李昊琳出生
“这......”
阎埠贵一听这话,心里 “咯噔” 一下,暗自寻思,确实如此啊!
就算租了许大茂家那破房子,老二和老三处对象了怎么办,难道真能一直这么将就下去?
“行!就听你的!”
他咬了咬牙,点头应道。
这时,李昊转过头,目光投向刘海中一家人。
此刻,刘海中心里正暗自得意,觉得李昊肯定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便狠狠地瞪了两个儿子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看看,连外人都支持我!”
刘光天和刘光福的脸色如蒙了一层灰,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连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
李昊随即开口说道:“二大爷,您这事儿,我还真不好随意评判。为啥呢?您这偏心眼儿,偏得太离谱了!”
这话一出,刘光天和刘光福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闪过光亮,忙不迭地点头,那模样恨不得当场就鼓掌叫好。
“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您眼里就只有大儿子。鸡蛋汤、肉片啥的,全往刘光天碗里送。可轮到老二和老三呢?连筷子尖都别想沾上!”
“但要是动手打人,您那拳头,专门往俩小儿子身上招呼啊。”
刘海中的脸一下子涨红了,这可不是因为害羞,纯粹是气得。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道理我能不懂吗!”
“嗯,我们都知道您没念过啥书。”
李昊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得如同白开水一般。
“可我就纳闷儿了,您咋从来没拿棍子揍过大儿子呢?”
“我......”
刘海中嘴巴张得老大,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刘光天和刘光福忍不住偷笑起来,那笑容里带着股憋闷劲儿,就像偷着吃了糖一样。
然而,李昊却没有笑,目光直直地盯着他俩:“你们俩......”
两人被盯得一愣,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李昊不紧不慢地说道:“是不是早就物色好地方住了?”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有些冷峻:“你们住的那地儿,恐怕是“撬”了别人家墙角占来的吧?根本不是正经租的。”
两人浑身一颤,眼睛瞪得老大。
他怎么会知道?
李昊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
“二大爷,刘光齐都好几年没回家了,至于为啥,我不想管。但上回他好不容易回来,您拿起笤帚就往死里抽刘光天,对吧?”
“当时还是我把您拉开的,那场面,您肯定忘不了吧?打得人躺了三天,饭都吃不下。”
“刘光齐他自己倒是无所谓。可他媳妇儿呢?一个女人家,瞧见您动用家法,吓得直哆嗦,能不躲着吗?”
“她怕的是您。怕您这动手打人的狠劲儿!”
刘海中的嘴唇微微颤动,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头一回,就这么愣住了。
他自己心里头没谱,可大院里的人嘴巴却没闲下来。
“老天爷哟,这要是换成我,打死我都不敢再踏进那家门!公公打起人来跟要人命似的!”
“谁说不是呢!儿媳妇儿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哪儿能扛得住呀?”
“万一下次她回来,二大爷又动手打人咋整?那不是活生生要把人往死里整嘛!”
“哎哟,可别乱说!”
“可不是嘛,这事儿可不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嚷嚷得就跟赶大集似的。
刘海中站在一旁,一脸茫然,心里直犯嘀咕:这......跟我有啥关系啊?
李昊最后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家里的事儿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到底分不分家,你们自己拿主意。但我得给刘光天、刘光福提个醒。”
他稍作停顿,目光如刀般朝兄弟俩扫过去。
“分家容易,可要是想反悔回头?没门儿!”
“尤其是你们那“撬”来的房子,明白人都清楚是咋得来的。往后的日子该咋过,你们心里得有个数!”
兄弟俩相互对视一眼,谁都没出声,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刘光天一拳头狠狠砸在腿上,咬着牙说:“分!”
“再不走,整不好就被揍死了!”
“成!”
李昊点点头。
“明天你们自己去街道办,把户口、粮本、油票这些,全都分开。从今后,各过各的日子,别再来找麻烦。”
他环视一圈众人,声音低沉下来:“每个人自己做的选择,就得自己承担后果。以后谁家要是出了问题,别去牵扯旁人。这事儿也给你们大家提个醒!”
“家,可不单单是有个屋檐就行。得有真心,得有温度,不能光靠拳头和算计来维持。”
“都散了吧。”
话一说完,人群便三三两两地散开了。
可背后的议论声却没停下。
大家一回到家,就压低嗓门,翻来覆去地讨论,一聊就是大半夜。
日子一晃而过,大院里渐渐安静下来。
刘家两兄弟搬走了。
阎家这边呢,也定下了规矩。
等阎解放、阎解旷结婚那天再分家。
眼下,家里的锅碗瓢盆这些琐事,全由韩春燕负责管理。
阎埠贵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全家也就这个儿媳妇,不耍心眼儿,不挑肥拣瘦,也不偷懒。
要是还想让这一家人在一个屋檐下和和美美,只能靠她来撑着。
家虽然暂时稳住了,可往后到底是好是坏?
这还得看形势如何发展。
时光如流,岁月的风一直吹着,就这样过了好些年。
老太太离世的那天,窗外的落叶打着旋儿飘落,屋里安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她这一辈子虽没能事事圆满,可闭眼那一刻,嘴角却是平和的。
没有怨恨,没有遗憾。
李昊纵使有中医国手级诊疗技术,也阻挡不了生老病死。
后来,他女儿出生了。
这可算是圆了他心里一直以来的念想,终于有个女儿了。
孩子取名叫李昊琳,小名叫 “琳琳”。
模样肉嘟嘟的,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可爱极了。
大院里还是老样子,每天都是柴米油盐的琐碎事儿,充斥着各种鸡毛蒜皮。
棒梗到了该下乡的年纪,背着行囊去了乡下。
转眼间,时光的风又开始转向了。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817/434732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