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镇国学神:从数学开始无敌 > 第294章 共和国长子,传家宝!

第294章 共和国长子,传家宝!


厂房内,施密特和他团队脸上的傲慢,像是拙劣的戏剧面具,僵硬,可笑,又透着一股滑稽的恐惧。

他们面前,不再是那个温和宽厚的老将军。

而是一头被彻底激怒,亮出了獠牙与利爪的猛虎!

“带走!”

李援朝甚至都懒得再多看那群脸色煞白的德国人一眼,对着空气,冷冷地吐出两个字。

角落的阴影里,几个身影无声地浮现,如同从墙壁里渗出来的幽灵。

国安三处的行动人员,早就到了。

他们像拖死狗一样,将瞬间腿软,嘴里还用德语大声嚷嚷着“外交豁免权”的所谓专家,一个个架了出去。

“这帮杂碎!”

项目总工程师看着德国人被带走,狠狠地啐了一口,可脸上却没有半分复仇的快感,只有更深的忧虑。

他转向李援朝,声音苦涩:

“将军,人是抓了,可这台机器的核心泵组,我们自己的产品,在极限压力下的稳定性的确还有差距……

长远来看,这始终是个隐患啊!”

这句话浇在了所有刚刚燃起希望的中方工程师心头。

是啊,技术不如人,被人卡着脖子,今天抓了施密特,明天可能还有李密特,张密特。

归根结底,还是得自己拳头硬!

李援朝的目光,缓缓落在了许燃身上。

他那双看透了风云变幻的虎目里,没有了之前的滔天怒火,只剩下一片冷静和决断。

“小子。”

老将军的声音沙哑,掷地有声,“我问你,不考虑材料,不考虑工艺,只论设计。

我们自己,能不能造出一套,性能把德国佬那套狗屁‘莱茵金属’,按在地上摩擦的液压泵组?!”

许燃扶了扶眼镜,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工程学】的知识体系被瞬间调动,无数张让顶尖工程师看花眼的复杂机械结构图,在他脑海中如幻灯片般闪过。

几秒后,他抬起头。

“设计图,我可以三天之内拿出来,性能至少能超出他们百分之三十。”

此言一出,周围的中方工程师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三天?

性能超出百分之三十?!

这是什么概念?!

可许燃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心又沉了下去。

“但是,图纸是图纸,实物是实物。

核心的耐超高压特种合金,还有精度达到微米级的活塞镗孔工艺,这些都需要在生产线上,一个一个地啃下来。

我需要实地看一看。”

“去哪?”李援朝立刻追问。

许燃的目光投向了窗外。

他仿佛穿透了京城繁华的夜色,望向了共和国版图上那片广袤而沉默的土地。

“我要去一个地方。”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莫名的情绪,像是在追忆一段已经褪色的黄金岁月。

“那里有全国最好的老师傅,有摸了一辈子钢铁,懂金属脾气胜过懂自己老婆的老伙计。”

“——东北。”

三天后,一架灰色的军用运输机,顶着呼啸的北风,降落在沈城郊外一座早已弃用的机场。

许燃的“调研”之旅,开始了。

简瑶作为“首席科学顾问”,抱着一台军用级笔记本电脑,安静地跟在他身旁。

雷动和他带领的龙焱小队,则化整为零,穿着最普通的羽绒服,混迹在随行的人群中,眼神却如同潜伏在雪原上的饿狼,警惕着四周的一切。

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光鲜亮丽的现代化开发区。

而是一家在地图上都快找不到名字,濒临破产的老牌重型机械厂。

——红星联合机械厂。

生锈的大门,斑驳的红砖墙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漆皮剥落,像老人脸上的皱纹。

接待他们的是厂长老吴,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指甲缝里全是洗不掉的黑色油污的男人。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脚上的劳保鞋开了胶,用铁丝胡乱绑着。

看到这群从京城来的,穿着笔挺,气场十足的“大人物”,老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长白山”,递了一圈。

“领导们辛苦了,会议室在那边,报告材料和热水都准备好了。”

他的语气不咸不淡,带着一股子见过太多风浪的麻木。

在他看来,这不过又是上面下来的一场“走过场”,写完报告,拍完照片,然后一切照旧。

厂子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李援朝派来的联络员刚想开口,却被许燃抬手制止了。

许燃没有看所谓的会议室一眼,他看着老吴,笑了笑。

“吴厂长,会议就不开了。能不能……带我们去车间转转?”

老吴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

“还有,”许燃指了指旁边墙上挂着的一排脏兮兮的工装,“能给我找件合身的吗?”

半小时后,当许燃穿着一身同样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戴着一顶油腻腻的鸭舌帽,出现在一号车间时。

整个“京城调研团”都傻眼了。

简瑶却捂着嘴,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才是她认识的许燃。

一号车间,巨大,空旷,又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机油、铁锈和劣质卷烟混合的味道。

几十台绿色的老式机床,像一排排沉默的老兵,安静地矗立着。

大部分都停了,只有零星几台还在“哐当哐当”地响着,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傅,正佝偻着背,在机床前忙碌着。

许燃没有去打扰他们。

他只是像一个散步的老工人,背着手,在一台台机器前缓缓走过。

“‘德玛格’的五轴加工中心,八十年代末从西德进口的,好东西啊,可惜核心的数控系统早就落后了……”

“这是……‘武重’的落地镗床,咱们国家自己的第一代重型机床,嘿,现在还能转,不容易……”

他每走过一台机器,都能准确地说出它的型号,来历,甚至是一些只有老工人才知道的“脾气秉性”。

跟在身后的老吴,脸上的麻木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的震惊。

这年轻人……什么来头?

这他妈的比他这个干了一辈子的厂长还懂行!

终于,许燃停在了一群正在抽烟歇气的老师傅面前。

一个满脸褶子,牙都快掉光了的老师傅,斜着眼打量他。

“小伙子,眼生啊,新来的学徒?”

许燃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包“华子”,给老师傅们一人散了一根。

老师傅们一看烟,眼睛都亮了。

“嘿,小伙子挺上道啊!”

许燃给一个老师傅点上火,指着旁边一台苏联产的“友谊牌”老式车床,随口问道:

“师傅,问您个事儿。

这‘德鲁日巴’的机子,那根主丝杠的间隙补偿,你们现在是怎么手动调,才能把公差卡进两个丝(0.02毫米)的?”

一句话,让周围所有老师傅脸上的戏谑表情瞬间凝固了!

这问题,太他妈的内行了!

内行到,一般的工程师都问不出来!

那个掉光了牙的老师傅愣了半天,猛地一拍大腿!

“我就知道这招好使!老张头非说得用铜片垫!

我说不行,得反向预紧半圈再走刀!”

一场关于老机床加工精度的激烈争论,就在车间角落爆发了。

许燃只是笑着听,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每一句都点在最关键的技术节点上、

听得那帮平均工龄超过四十年的老师傅们一个个抓耳挠腮,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拍案叫绝。

老吴呆呆地站在不远处,看着和工人们打成一片,聊得眉飞色舞的年轻人。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这不像下来视察的领导。

这他妈的……是下来“传道”的祖师爷啊!

就在这时,许燃的目光穿过一排排老旧的机床,落在了车间最深处,一个被帆布和杂物覆盖着,如同小山般的庞然大物上。

他径直走了过去,一把扯掉了上面蒙着的,积满了厚厚灰尘的帆布。

“轰——!”

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瞬间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它太大了,通体漆黑,充满了前苏联重工业暴力美学的风格,粗大的液压管道如同巨兽的血管,厚重的钢梁构成了它不屈的脊梁!

尽管身上布满了铁锈和岁月的斑驳,但那股君临天下的王者之气,依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老师傅,”许燃转过头,看着跟过来的老吴,眼神里爆出了一团璀璨的光,“这台老宝贝……还能动吗?”

“宝贝”两个字,瞬间打开了老吴尘封已久的记忆。

他浑浊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是一种被人说中心事的激动,一种自家最骄傲的传家宝被人认出来的狂喜!

“怎么不能!”

老吴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冲上前,用手抚摸着巨兽冰冷的钢铁皮肤,像是在抚摸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这是当年苏联老大哥援建的宝贝!一万五千吨的立式水压机!

59年建厂的时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专家,亲自带队来装的!

当年,这是亚洲第一!

别说德国佬的破烂货,就是美国人的,在它面前都得叫爷爷!”

可随即,老吴眼里的光又黯淡了下去,他叹了口气。

“就是……就是老了,一身的毛病,液压系统漏得跟筛子似的,精度也跟不上了。

厂里没钱修,就这么……唉,放了快二十年了。”

许燃没有说话。

他围着如同沉睡巨兽的水压机,仔仔细细地转了一圈。

【工程学】的技能,让他看到的不再是铁锈和斑驳。

他看到了依旧坚固如山的H型钢主体框架,看到了足以承受十万吨级冲击力的锻造活塞……

这头巨兽只是老了,病了。

它的骨架,依旧是王者的骨架!

许燃眼里的光越来越亮,越来越炙热!

他猛地转过身,对着身后早已被震撼到说不出话来的京城工程师们,掷地有声地说道:

“就是它了!”

“我们不需要买德国人的!”

“我们有自己的……传家宝!”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在了巨兽冰冷的钢铁身躯上,发出邦邦邦的巨响!

“我要让它……活过来!!!”

老吴呆住了。

车间里所有的老工人,都呆住了。

他们看着那个不像教授,反倒像个疯起来连自己都怕的顶级老师傅的年轻人。

眼神,从最开始的怀疑,变成了无法理解的震惊!

最终,化作了一团,在他们早已麻木的心底熄灭了二十多年,此刻却被瞬间重新点燃的……熊熊火焰!

当晚,红星厂四面漏风的厂长办公室里。

一张破旧的三合板桌子上,铺开了一张巨大的图纸。

许燃一手夹着烟,一手握着铅笔,在那台五十年代的老旧台灯下,笔走如飞。

一个个充满颠覆性设计的全新核心部件,和一套闻所未闻的数字化控制系统方案,正在他的笔下,浴火重生!

他的大脑正为一个核心难题而高速运转。

老旧的液压系统,想要实现微米级的精度控制,单纯靠机械改造已经达到了极限……

“如果……用磁场呢?”

【叮!宿主触发“灵感火花”,积分-5000。】

【建议方案:电磁液压混合驱动。】

许燃的笔尖猛地一顿!

一个前所未有,能够颠覆整个行业的疯狂想法,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简瑶坐在一旁,她的笔记本电脑上,正疯狂地运行着一套套关于材料力学和热处理工艺的复杂计算模型。

她时不时地报出一串数据,许燃便立刻将其转化为图纸上精准的线条。

窗外,是东北零下二十度的凛冽寒风,刮得破旧的窗户呜呜作响。

屋内,台灯昏黄的光芒下,一点即将燎原整个共和国工业版图的星火,正被悄然点燃。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809/436821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