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你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啊!
京城西郊,京西宾馆。
这里没有寻常酒店的喧嚣,只有秋风卷过百年古树的沙沙声,和无处不在的庄严肃穆。
能踏入这里的,无一不是共和国某一领域的顶梁柱。
今天,这座见证了无数历史转折的院落,迎来了一群脾气比石头还硬,功劳比山还高的“诸侯”。
首届“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战略发展大会”。
三百多个来自天南地北,挂着各种“航发所”、“发动机集团”、“燃气涡轮研究院”牌子的总工程师、首席专家、院所长,齐聚一堂。
这些人,平日里跺一跺脚,都能让各自地盘上的产业链抖三抖。
他们之间的关系,比一台涡扇发动机内部的流场还要复杂。
为了一个项目的归属、一笔经费的额度,能在部委的会议室里拍着桌子对骂,出门却又能勾肩搭背,约着去喝二两。
他们是功臣,也是山头。
大会在八角楼礼堂召开,气氛从一开始就透着诡异的压抑。
工信部的一位副部长讲完了四平八稳的开场白,强调了“航发自主”的国家意志后,便进入了主题发言环节。
这一下,就像捅了马蜂窝。
“我们黎明厂认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依旧是未来十年民用航空的主流!
我们已经在‘太行’系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家应该继续集中力量,在我们的路线上攻关!”
黎明发动机集团的总工程师李明德第一个发言。
他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言语间带着行业龙头的自信。
话里行间明面上是技术路线探讨,实际上是告诉在座的各位:“肉要烂,也得烂在我这口锅里。”
他话音刚落,西航所的一位老专家就坐不住了。
“李总师,你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涡扇技术好,但也不是万能的!
我们的‘峨眉’核心机,在中小推力涡喷、涡轴领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空军的‘枭龙’,海军的直升机,哪个离得开我们?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好高骛远!”
“两位都说得有道理,”
主席台上,一位戴着金丝眼镜,头发花白的燃气涡轮研究院的孙院士慢悠悠地开了口。
语气带着学者的矜持,“但是,不管是涡扇还是涡喷,根子都在核心机上。
核心机的问题不解决,上层建筑搞得再花哨,也是空中楼阁。
我建议,未来五年,所有资源应该向我们基础预研单位倾斜……”
会场,瞬间变成了神仙打架的菜市场。
不,比菜市场还乱。
菜市场的大妈吵架,至少还在为一个白菜的价格争论。
而这里,每个人都在用最高深的专业术语,包装着同一个核心诉求——
把钱给我!把项目给我!听我的!
至于大会文件上加粗的黑体大字“建立统一数字化国家标准”,则被所有人默契地绕了过去。
统一标准?
那不是要了亲命了吗!
我用了三十年才建立起来的技术壁垒,我藏在保险柜里的材料配方,我独步天下的测试流程,凭什么要拿出来跟你共享?
统一了,我的优势何在?我的山头,还怎么立?
坐在台下的周远山院士,看着这熟悉的一幕,气得手里的保温杯都在微微发抖。
几十年的老毛病,一点没改!
就在整个会场乱成一锅粥,这场旨在“统一思想”的大会,即将演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扯皮分赃大会”时,主持人拿着话筒,清了清嗓子。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请安静一下!”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本次大会的特邀总顾问,国防科技大学许燃教授,为我们做主题报告!”
全场三百多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讲台。
当看到一个穿着简单白衬衫,身形挺拔,面容年轻的青年走上台时,原本嘈杂的会场,响起了一片嗡嗡作响的议论声。
“许燃?就是那个搞‘盘古’的年轻人?”
“太年轻了吧……毛长齐了没?他懂什么叫发动机?”
“听说阅兵那个‘枭龙’的魔改就是他搞的,邪乎得很。
不过搞飞控和搞发动机,那是两码事!”
质疑,不屑,好奇,各种复杂的眼神交织在一起。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在航发领域里浸淫了几十年的老资格?
让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来当“总顾问”,给他们这群老家伙“上课”?
很多人心里,都憋着一股火。
许燃对台下的一切置若罔闻。
他平静地走到讲台中央,没有说一句客套的开场白。
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上投影。
“唰——!”
巨大的幕布亮起。
首页上,没有复杂的技术图表,没有枯燥的数据公式。
只有一张触目惊心的世界地图。
地图上,代表着美、俄、英、法四国发动机巨头的蓝色航线,如同蛛网覆盖了全球每一个角落。
而在地图的东方,一条条代表着装备了华夏发动机的飞机的红色航迹,却被死死地锁在了国境线之内。
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雄鹰,翅膀再硬,也飞不出那片小小的天空。
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张图,狠狠地抽在了每一个在座专家的脸上,火辣辣的疼。
就在这片死寂之中,许燃握住了话筒。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全场的空气瞬间凝固!
“各位前辈,”
“我们的飞机,飞不出去。”
“不是因为翅膀不够硬,”
“是因为我们的心脏……有病!”
“而且病了几十年,讳疾忌医!”
“!!!!”
会场瞬间炸开了锅!
“放肆!”
“你个小年轻!怎么说话的?!”
“你这是在否定我们几代人的心血!”
黎明厂的总师李明德猛地站起身,一张脸涨得通红,指着台上的许燃怒斥!
许燃没有理会他的咆哮,只是伸出手指,在键盘上轻轻一敲。
屏幕画面切换!
【盘古】平台简洁又充满未来感的界面悍然弹出!
紧接着,让所有人都头皮发麻的数据洪流开始在屏幕上疯狂滚动!
“各位前辈的心血,我不敢否定,”
许燃的声音陡然拔高,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但数据不会说谎!
这是【盘古】平台,耗时七十二小时,整合了过去二十年,国内所有公开的,有据可查的,总计一千三百四十二次航发重大试验失败的技术数据!”
“现在,就让我这个‘不懂行’的年轻人,带各位前辈一起看看,我们这颗‘华夏心’,到底都病在哪!”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重重一敲!
回车!
屏幕上,一张人体解剖图般的发动机三维模型被瞬间渲染出来。
紧接着,一块块代表着“病灶”的红色区域,被高亮标记!
“第一!材料之病!”
许燃指向屏幕左侧一片刺目的红色,“单晶涡轮叶片,我们搞了三十年!
这是国内三家顶尖材料实验室过去十年的高温蠕变测试数据对比!
A所的样品,在1400度环境下,坚持了800小时出现裂纹。
B所,闭门造车三年,耗资数亿,拿出来的‘全新配方’,坚持了750小时!”
“而这两个所的‘核心机密’,据我分析,配方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点七!
国家的钱,就耗在这种毫无意义的重复造轮子上!”
台下,两个来自不同单位的老专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第二!设计之病!”
屏幕切换,一个复杂的流场仿真云图出现,“我们太痴迷于逆向工程了!
这是CFM56核心机的公开流场数据,而这是我们七个不同型号,投入超过百亿的预研项目!
看看吧!像不像一群永远在追逐别人影子的学生?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勇气,自己画一张图纸?!”
“第三!工艺之病!”
许燃的声音越来越冷,屏幕上,一张张因为公差不匹配,导致安装应力过大而出现金属疲劳裂纹的零件照片被放大!
“A厂的螺栓,拧不进B厂的螺丝孔!
C所的设计,到了D厂的生产线上就成了一堆废铁!
连一把尺子都统一不了,我们谈什么造世界上最精密的工业品?!”
……
“测试之病!”
“标准之病!”
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病灶”,被许燃用数据赤裸裸地剖开,毫不留情地展示在所有人面前!
整个礼堂,鸦雀无声。
之前还吵得面红耳赤的李明德,此刻颓然地跌坐在椅子上,失神地看着屏幕,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曾经为了一点经费、一个项目争得头破血流的老专家们,此刻全都羞愧地低下了头,老脸涨得通红。
他们感觉自己不像是坐在五星级宾馆的礼堂里。
而是被扒光了衣服,绑在手术台上,让一个眼神锐利的主刀医生,把自己身上所有的烂疮,脓包一块一块地割开,暴露在阳光之下!
疼!
钻心的疼!
却又无从反驳!
因为每一项数据,都来自于他们自己!
终于,当最后一张布满了失败记录的PPT定格在屏幕上时,许燃的声音恢复了平静。
他环视着台下三百多张写满震撼与羞愧的脸,缓缓开口。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不是为了争论谁的路线更高明,谁的功劳更大。”
“而是为了决定,”
“这颗‘华夏心’,我们是继续让它带着一身的病,苟延残喘,多活几年……”
“还是……”
“彻底剖开,刮骨疗毒,换一个未来!”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809/434601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