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上天赐予华夏的礼物,核心算法!
烟味呛人。
贵航集团的总装车间,临时隔出来的气动技术攻关室里,气氛高压。
“不行!这套‘二维可调斜板’方案,结构重量至少超标一百五十公斤!
为了补高速性能,把低速机动性全丢了!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把手里的游标卡尺重重拍在桌上,震得风洞模型都在发颤。
他对面,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工程师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全是熬夜留下的油光。
“那怎么办?用你的‘附面层吹气’方案?
一套管路加上引气系统,重量是下来了,可结构复杂性呢?维护性呢?
你让地勤的兄弟们拿个绣花针去修发动机吗?”
“都别吵了!”
总设计师林烨双眼布满血丝。
他抓起桌上一团画满红色修改线的图纸,揉成一团,狠狠砸进了墙角的垃圾桶。
垃圾桶里,已经堆满了类似的“尸体”。
整个攻关团队,三十多名从全国抽调来的顶级空气动力学专家,此刻都像斗败了的公鸡,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
问题,出在了心脏上。
也出在了身体上。
【淬火-1】发动机太强了!
颗脱胎换骨的“心脏”,能爆发出远超原版WP-13的恐怖推力。
可歼教-9“枭龙”这副“身子骨”,还是二代机的底子。
当试飞员试图拉杆,让飞机进入高马赫数或者大迎角机动时,一个致命的问题出现了。
发动机,“喘不上气”了。
飞机两侧那套为老发动机设计的固定式进气道,在高动态环境下,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稳定、干净的气流。
混乱的气流涌入发动机,轻则让推力瞬间下降,重则直接导致发动机喘振停车!
这就好比给一辆五菱宏光,装上了F1赛车的引擎。
一脚油门踩下去,车跑起来之前,发动机先进气格栅先被巨大的吸力给吸烂了。
“解决不了,【瑶光】项目就是个笑话!”
林烨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痛苦地抓着自己本就不多的头发。
“换装一颗只能在天上‘散步’的心脏,那不叫升级,那叫画蛇添足!”
就在整个攻关室被一片低气压笼罩时,虚掩的门被推开了。
许燃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简瑶,两人手里还拎着刚从食堂打来的饭菜。
“林总师,吃饭了。”
攻关室里呛人的烟味,让他微微皱眉。
“还吃什么饭!”
林烨抬起通红的眼睛,看到许燃,猛地站起身,一把拉住他的胳膊。
“许教授!你快来看看吧!出大事了!
你那颗心脏,太猛了!我们这身子骨,喂不饱它啊!”
他语无伦次地,把“进气畸变”的问题竹筒倒豆子般说了一遍,说到最后,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周围的专家们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补充着各种方案的弊端和难点。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这题超纲了,解不了”的表情。
许燃安静地听着。
他没有去看那些被否决的设计图,也没有去碰布满了传感器的风洞模型。
听完林烨的“诉苦”,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悬挂在车间中央,线条刚毅的歼教-9原型机。
又低头看了一眼简瑶手里平板电脑上,【淬火-1】发动机陡峭的性能包线图。
然后,他松开林烨的手,径直走到了旁边一块空白的立式白板前。
整个攻关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年轻的背影上。
许燃甚至连草稿都没打,拿起一支黑色的记号笔,笔盖“啪”的一声拔开。
“唰——”
记号笔在光洁的白板上,划出了一道流畅又带点诡异弧度的曲线。
紧接着,几条辅助线勾勒出了进气道的侧面轮廓。
他没有设计任何复杂的可动部件,没有增加任何繁琐的引气管道。
只是在进气道唇口前方,机身与进气道的结合处,画了一个奇怪的“鼓包”。
“鼓包”呈现出一种非平面的,向上和向侧面同时隆起的三维曲面。
看起来就像是飞机长了个“青春痘”,怪异,却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和谐感。
在场的所有空气动力学专家都看傻了!
这是什么玩意儿?
画反了吧?!
为了让气流更顺滑,不都得想办法把机身做得跟镜子一样平吗?
他怎么还主动搞出个疙瘩来?
就在所有人都满头问号的时候,许燃转过身,用笔杆敲了敲那个奇怪的“鼓包”。
“不用搞那么复杂。”
“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机身表面会产生一层附面层,那里面的空气,流速低,能量弱,是导致进气畸变的主要‘垃圾’。”
他指着那个鼓包。
“我们就在这儿,主动制造一个三维的斜激波。
利用这道激波的压力,像一把无形的‘铲子’,提前把附面层里的‘垃圾空气’,从进气道唇口两侧‘铲’走。”
“这样一来,被吸进进气道的,就都是最干净、能量最足的‘好空气’。
发动机自然就吃得饱,吃得好了。”
他一边说,一边又在旁边空白处,行云流水般地写下了一长串包含偏微分和积分符号,如同天书般的数学公式。
“至于这个‘鼓包’的具体曲率和外形,用这个‘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流场反推最优算法’去算就行了。
输入发动机的性能包线和飞行包线,半个小时,【盘古】就能给你跑出最优解。”
话音落下。
整个攻关室,一片安静。
之前还在激烈争吵的老专家,负责结构的中年工程师,全都一个个呆立当场。
他们张大了嘴,眼珠子瞪得溜圆,看着白板上看似简单却又玄妙无比的“鼓包”。
看着那串让他们这些搞了一辈子空气动力学的人都感到头皮发麻的算法公式。
大脑宕机了!
足足过了十几秒!
一个来自成飞,参与过歼-20预研的年轻博士猛地抬起手,给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
“啪!”
“疼……”
他喃喃自语,随即用一种叹服的眼神看着许燃!
“DSI……这……这是DSI进气道啊!”
“Diverterless Supersonic Inlet!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
整个攻关室瞬间炸了!
“什么?!是DSI?!”
“那个只在美国F-35战斗机上应用的,传说中的黑科技?!”
“我的天!这个技术,国内组织了多少次技术攻关,预研了十几年!
连理论模型都还没完全吃透!
他……他……就这么给画出来了?!!!”
“画出来就算了!他还把最核心的曲面设计算法给出来了!
这……这他妈的是人吗?!”
所有专家都疯了!
他们看许燃的眼神,变成了看一个披着人皮,从更高维度的文明降临到人间,传授科技的神!
“快!快!小李!还愣着干什么!把许教授的图和公式录入【盘古】!立刻进行仿真!”
林烨终于从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对着身后的团队咆哮起来!
几个年轻的工程师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拿出战术平板,对着白板疯狂拍照,然后连滚带爬地冲向了角落里的超算终端!
半个小时。
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当最终的仿真云图和性能数据,清晰地展现在攻关室中央的大屏幕上时。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屏幕上,一道道彩色的流线,如同被驯服的温顺绵羊,完美地绕过神奇的“鼓包”,汇成一股稳定、均匀的气流,涌入发动机。
屏幕的右侧,一行行闪烁着金色光芒的评估数据,砸在了每一个人的瞳孔里!
【DSI进气道方案评估结果:】
【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0.98(全飞行包线内)!】
【发动机喘振风险评估:0.00%!】
【结构重量:相较于原设计,减重113公斤!】
“嘶——”
看着那串只存在于理论教科书里的堪称完美的数据,整个攻关室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特别是“总压恢复系数0.98”这个数字!
这已经不是优秀了!这是变态!这是在挑衅物理定律!
而最后一行的“减重113公斤”,更是把他们之前那些吵了半个多月,增重一百多公斤的方案,砸了个粉碎!
“噗通!”
一个年过七旬,搞了一辈子风洞的老院士,再也撑不住,双腿一软,一屁股跌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
他失魂落魄地看着屏幕,嘴唇哆嗦着,老泪纵横。
“神仙……这是神仙下凡啊……”
林烨的身体也在剧烈地颤抖。
他猛地转过身,通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一脸平静,仿佛只是随手帮邻居家修了个水龙头的年轻人。
他冲了过去,一把抓住许燃的手,这位在贵州山沟里奋斗了一辈子,性格比石头还硬的军工人,此刻再也控制不住情绪。
他张了张嘴,想说声谢谢,却发现任何感谢的言语,在这份改写华夏航空工业历史的壮举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这位年过半百的总设计师,声音哽咽,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的话。
“许教授!”
“您这是给我们贵航,不!是给整个华夏航空工业,送了一份……我们这帮老骨头,怕是接都接不住的天大礼物啊!”
【叮!你随手解决了世界级空气动力学难题,【瑶光】验证机项目扫清最后一个技术障碍!】
【进度推进至60%!】
【你为华夏航空工业解锁关键技术:【DSI进气道设计与算法】!】
【你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声望,已达到【尊敬】!】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809/434162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