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准翁婿间的谈话
闻言,苏阳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韩若云。
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对视了几秒,苏阳的目光转向梁怡和韩国良,语气坚定道:“叔叔阿姨,两个人如果真心相爱的话,年龄就并不是问题了。”
“如果您二位不嫌弃的我家庭和地位的话,我保证这辈子对小云绝对不会有二心!”
梁怡很是欣慰地点点头,“好,那你们俩的事情我这边没有什么意见了。”
说话间,梁怡朝着韩国良递了个眼色。
韩国良直了直身子,目光在韩若云和苏阳身上扫视了一眼,“你们两人暂时还不能结婚”
“啊?”
这话一出,几人脸上均是露出惊讶之色。
“爸,你说什么呢?”韩若云略显焦急地问道。
“很简单,因为你们两人现在都在昌茂县上班,而且还是直属上下级关系,再说位置都很高,按照组织原则,结婚肯定是会被人拿出来说事的,除非你们有一个调离昌茂县。”
韩国良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面临的问题。
“苏阳,”韩国良面色凝重,语气严肃,“这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苏阳看了一眼韩若云,一脸认真道:“叔叔,其实说心里话,我很想在昌茂县做出些成绩,但如果非要选择的话,那我可以调走,毕竟去任何地方都是为人民服务。”
“你不能调走!”韩若云首先开口:“昌茂县是我第一个主政的地方,我不想半途而废,我需要你的帮助。”
“小云,这样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梁怡有些心疼自己的女儿。
“妈,我心里有数,我真的很想把昌茂县的经济搞上去。”韩若云再次说道。
“苏阳你觉得呢?”韩国良目光落在苏阳身上。
“我听小云的。”苏阳满脸坚定。
“好,既然如此,我也没有意见。”韩国良当即点头:“接下来你们在工作的事情,必须要公私分明,绝对不能感情用事。”
“好。”
韩若云和苏阳同时点头。
眼下唯有梁怡有些遗憾,一是心疼女儿年纪越来越大,二是想早点抱外孙。
两人的关系得到韩国良夫妻认可之后,一家人开心地吃了一顿晚饭。
吃过饭,苏阳和韩若云就被韩国良叫到了书房中。
“妈,苏阳可是比我妹妹小好几岁呢。”
韩军这时候,面露一丝担心,朝着梁怡说道。
梁怡冲着书房望了一眼,收回视线面露一丝微笑:“我相信小苏说的话,第一眼看到他就觉着这孩子不错。”
“再说了,我还比你爸大好几岁呢。”
韩军微笑道:“妈,我是怕苏阳和我妹在一起是有所图,毕竟未来他也是要走仕途的。”
“小军,不要用这样的眼光看问题,你爸的位置是摆在那里的事实,你想想不管你妹妹选择和谁在一起,你爸不都是省委书记吗?”
“这倒也是。”韩军点点头,“说实话,我也挺喜欢苏阳这家伙的,虽然出身农村,但是在我们面前也没有表现出自卑的一面,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好。”
“人只有自信,才能更容易成功!”
“你说的没错,”梁怡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还有一点,就是你妹妹,你刚才看到了吧,你妹妹看到苏阳的时候,是打心眼儿里的开心,所以你妹妹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我妹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爱上一个男人,而且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爱。”
“天下当父母的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好。”
梁怡满脸欣慰。
书房中。
韩若云给韩国良和苏阳各自倒了一杯茶。
“其实在我内心,还是希望你们早点结婚的,所以我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如果你们想早点结婚的话,我想办法把你们其中一个调到其他地方工作。”
韩国良端起茶抿了一口,一脸认真道。
对此,苏阳和韩若云对视一眼,郑重答道:“叔叔,其实我也想和小云早点结婚……但是我最终还是尊重小云的意见。”
韩若云含情脉脉的望着苏阳,最终抬起头朝着韩国良说道:“爸,昌茂县是我第一次主政的地方,我还是想做出一番成绩,还有我想让苏阳帮我。”
韩国良微微颔首,“好,既然如此的话,那你们就晚两年再结婚,我们当家长的都能理解。”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们一句,因为的我身份,以及你们两人的身份,所以你们俩的事情,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在单位的时候,公私一定要分明。”
“爸,这个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注意,目前只有罗茜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
韩若云忙说。
“嗯,罗家那丫头靠得住。”韩国良点头。
“好了,说完这些事情,接下来你们和我谈谈关于昌茂县的下一步工作吧。”
韩国良把话题绕到工作上。
韩若云看了苏阳一眼,提醒道:“你来和爸说吧。”
“好。”
苏阳点点头,目光落在韩国良身上。
苏阳心里明白,这是韩国良对他的考验,他略作沉思,结合前世记忆和当前现状,从容答道:“叔叔,昌茂县是农业大县,所以我个人想法,下一步充分利用昌茂县地理气候优势,重点发展农业。”
“当然不是普通的大田作物,而是经济作物,我目前想重点推广蔬菜大棚,然后就是一些乡镇的水利建设。”
“当然,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些工业建设,当然主要还是在经济作物的基础上,比如蔬菜深加工企业。”
“眼下,如果全县推广蔬菜大棚种植的话,首先我们要在昌茂县建立一个大型的蔬菜交易大厅,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保守估计要在三千万以上。”
“昌茂县是贫困县,自然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得市里和省里的大力支持。”
“等到这些发展起来后,下一步便是昌茂县的大的民生问题,当然一些小的,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就会同步解决。”
“因为昌茂县的群众架构,重点还是乡镇经济。”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不出两年肯定能摆脱贫困。”
苏阳说完,端起茶抿了一口。
韩国良脸上一直没有多余的表情,但心里对苏阳赞许有加。
他的回答,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具体的方案,甚至直接抓住了昌茂县的痛点和关键。
“苏阳,我再问你,推广蔬菜种植是长期都有成效的吗?”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793/4333645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