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第 371 章
他误判这是守军主力回援,急令加强攻势。
日军所有重武器同时咆哮,迫击炮弹和机枪子弹编织成死亡火网,压得守军几乎无法抬头。
退至二线指挥所的周建国放下望远镜。方胜利忧虑道:"这种消耗战对我们不利。"
"谁说我要硬拼?"周建国嘴角微扬。此时通讯兵快步跑来:"报告,一切就绪。"
"命令右翼部队后撤200米,放敌军上岸。"
传令兵迅速转身执行任务,将指令送往战线前沿。接到周建国的最新部署后,胡大海立即率领队伍向后转移阵地。
趁此间隙,日军蜂拥渡过河岸,转眼间已有数百名士兵完成登陆。而此时 团全体战士再度后撤百米距离,使得东岸日军重机枪彻底失去射击角度。敌军开始匆忙转运重型武器,迫击炮部队却因夜色浓重难以观测目标,唯恐误伤己方而不敢贸然开火。
二线阵地上, 团凭借密集火力网成功遏制日军攻势,将敌人压制在河边狭长地带。日军少佐指挥官嘶吼着下达命令:"速向旅团长请求重机枪支援!迫击炮部队也需要立刻增援!"
情报火速传递至井出宣时处,这名日军将领冷笑道:"倒要看看这群支那军能撑到几时。"随即下令将全部重武器运往前线,企图一举击溃防守。日军士兵在狂热情绪驱使下,加紧向西岸输送兵力与装备。
忽然,一枚 在前线阵地腾空而起。周建国见状当即高喊:"全炮门集火射击!"
霎时间所有迫击炮与掷弹筒同时轰鸣,炮弹如同暴雨倾泻在河道中。接连不断的爆炸将木筏汽艇接连掀翻,运输中的重机枪与迫击炮或被摧毁或沉入河底,渡河日军在剧烈爆炸中成片毙命。
由于渡河工具大部被毁,加上持续炮火封锁,日军增援部队无法抵达西岸。周建国抓住战机厉声下令:"全体出击!务必全歼渡河之敌!"
震天的应答声中,战士们向着孤立无援的日军残部发起最后围剿。
枪声撕裂了晨雾,团的火力网将河岸守敌笼罩在金属风暴中。
密集弹雨覆盖下,日军防线开始动摇。周建国拍落军帽上的浮土,战刀出鞘:"取狗命的时辰到了!虎贲之士,随我撕了他们!"
杀声震天的冲锋队伍宛如决堤洪水,残存的守敌节节败退至河滩。刺刀见红的混战中,日军娴熟的拼刺技法在连续响起的驳壳枪声中成了笑话——周建国双枪轮射,身后的神射手分队专门点名着黄色军装的目标。
"速战速决!"弹壳跳跃间,周建国踹开脚边尚在抽搐的躯体,对着濒伤敌兵眉心补上决定性的一枪。猩红液体刚浸透沙土,他的皮靴已碾过那张扭曲的东洋面孔。
望着对岸隐约晃动的钢盔,周建国往枪膛压满子弹:"倭奴也配谈战术?当年孙武著兵法时,尔等先祖还在茹毛饮血!"
方胜利拎着冒烟的冲锋枪走近:"这仗打得利索。"
"前戏罢了。"周建国眯眼望向泛白的天际线,"天亮后的硬仗......"
"你会带弟兄们趟过去的。"方胜利突然斩钉截铁。
"哦?"
"现在的你..."副官擦拭着镜片上的血渍,"有种说不出的气魄。"
“这两年你在第三帝国的历练,倒是让你长进了不少。”
周建国嘴角含笑地说道:“军校的确教会了一些技能,但真正让我们变强的,是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
……
战斗的号角停歇,日军以惨败收场。
伤亡惨重的敌寇被迫暂时撤退。
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井出宣时少将暴跳如雷:“八嘎!这群该死的人,定要将他们千刀万剐!”
身旁一名军官赶忙劝阻:“将军,请您冷静!”
“天色将明,我军大可重整旗鼓,一举歼灭敌军。”
井出宣时怒指前方,厉声呵斥:“荒唐之言!”
“取胜固然容易,可我方的阵亡将士岂能复生?”
“一夜之间,上千精锐葬身于此,叫我如何向师团长复命?”
少将的震怒令在场日军噤若寒蝉。
井出宣时的怒火无人能平,众军官同样愤恨难消。
沉默半晌后,少将终究压下情绪,冷声下令:“拂晓时分全军出击,务必速战速决!”
“遵命!”
……
晨光初现时,六名溃兵出现在团驻地。
“别开枪!我们是友军!”
“带我们去见周团长!”
被巡逻队控制后,六人毫不抵抗,坚持面见指挥官。
消息传来,周建国闻言大喜。
当六人被领至跟前,他一眼认出这是系统召唤的精锐。
故作严肃地盘问几句后,周建国挥手道:“松绑。”
为首的杨小宝立即汇报:“团长,我们在敌后发现重要目标。”
“说!”
“夜里我们伪装潜行,泅渡阳澄湖而来。确认东南方向五里处存在日军高级指挥部。”
周建国目光灼灼地扫过地图——那是座二十余户的小村落。
虽在火炮射程边缘,但精准打击仍需更多火力支撑。
眼下他们确实不具备这个条件,而且目前也无法判断鬼子指挥部的具体规模。
就在这时,周建国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你们是从阳澄湖泅渡过来的?"
"是!"
杨大宝点头答道:"我们在那边下水,游了大概一千多米,才在这边上岸。"
唯亭北侧紧邻阳澄湖,一条支流自湖中分出,向南汇入吴淞江。
此刻团正隔着小河与日军对峙——团在西岸,日军在东岸。
日军一直企图从河中强渡,因为这条水路最短,仅需横跨几十米就能到达对岸。
其实从阳澄湖也能迂回,但水面宽度要大得多,至少需要横渡几百米水路。
不过若能深入阳澄湖实施大规模迂回,就能直接绕到日军后方。
然后在敌后登陆,突袭日军指挥部。
当然,这个计划白天肯定行不通。
必须选择夜间行动。
可此刻天光刚亮。
但这六名系统士兵带回的情报仍然极具价值。
这倒是个意外收获!
"你们六个先在团部待命,稍后我再安排你们归建。"
"明白!"
"徐虎!"
"到!"
"先带他们去休息,准备热饭。"
"是!"
徐虎立即领命,带着六人离开了指挥部。
恰在此时,外面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周建国快步走出,只见前线阵地再次陷入炮火之中。
日军开始炮击,显然新一轮进攻即将发动。
……
同一时刻,金陵统帅部。
光头正在主持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白建生汇报说:"委座,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已推进至姑苏城外唯亭。"
"周建国的团奉命死守唯亭,最新战报显示已与日军激战一整夜。"
"战斗异常激烈,日军多次进攻均被团击退。"
"累计歼敌约千人,重挫了日军的锐气。"
"如今第九师团主力被牵制在唯亭,我军正调集主力增援姑苏。"
"目前一切顺利,姑苏州城防应当能守住。"
"好!"
光头喜形于色,笑着说:"总算又听到一个好消息。"
"又是这个周建国,果然不愧是我的得意门生!"
"危难时刻敢于担当,能力挽狂澜,这才是黄埔精神的真谛。"
白建生暗自腹诽:打了胜仗就满口夸赞自己的学生。那些战败的学生,怎么没见你时常提起?
见光头有些得意忘形,白建生适时泼了一盆冷水。
"委座!姑苏局势虽暂时缓和,但常熟已岌岌可危。"
"日军第十六师团主力从白茆口登陆后,稍作休整便直扑常熟,现已兵临城下。"
"常熟守军兵力有限,而第十六师团同样是日军精锐,战斗力不容小觑。"
听到这话,光头神色骤变。
常熟、姑苏、吴中形成一道防线。即便现在守住姑苏,若常熟失守,整条防线便告瓦解,固守姑苏也将失去意义。
"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常熟,确保吴福线安全。"光头厉声说道。
众将齐声领命。何英勤紧接着禀报:"委座,我军正全速增援常熟。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能坚守一段时间。"
"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筑的吴福国防线固若金汤,定能阻击敌军。"
"我不要听这些保证,"光头沉着脸说,"只要最终结果——必须确保吴福线万无一失。"
"是!"何英勤肃立应命。
此时白建生又浇了一盆冷水:"委座方才所言仅是北线战况。事实上敌军正兵分两路夹击金陵。"
"进攻姑苏、常熟的只是北路日军。而由柳川平助率领的第十军约十万之众,已逼近嘉兴。若其攻占嘉兴,必将进犯湖州,经广德包抄金陵后方。"
"届时即便守住吴福线也无济于事。"
当年修建的吴福、澄锡两条国防线皆位于太湖以北,处于太湖与长江之间的狭长地带。而第十军攻取嘉兴后,便可沿太湖南侧西进,直插金陵南翼。
这两条耗时三年、耗资巨大的国防线本为拱卫金陵而建,却存在严重缺陷。即便防线本身坚固,面对迂回战术也束手无策。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785/435099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