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训练:更高的巅峰!
签约日的冲突,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引爆了整个西方媒体。
第二天,全美各大报纸的头版都被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占据,而标题无一例外地聚焦于那场“签约日斗殴”。
《芝加哥论坛报》头版巨幅照片是维克托与伊万几乎脸贴脸怒吼的瞬间,标题是:
“风城之战未赛先火!李与德拉戈签约现场爆发全武行!”
《纽约时报》的评论更为深刻一些:
“拳击的野蛮与商业:李与德拉戈的冲突,是精心策划的炒作,还是失控的世仇?”
《体育画报》则以一连串的现场格斗抓拍为主,配文:
“这不是预告,这是战争宣言!擂台下的战斗预示九月血腥之夜!”
电视新闻循环播放着扭打、推搡、怒吼的画面。
维克托“打死你”和伊万“埋葬你”的威胁,被一次次重复,成为了这场赛事最好的宣传片。
这股风潮迅速席卷了整个拳击界,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泰森和其推广人唐·金的舆论风暴。
“看吧!这就是我们想看的比赛!真正的战士,无所畏惧的对抗!”
一位资深拳击评论家在专栏中写道,“而迈克·泰森在哪里?唐·金那个老滑头把他藏起来了吗?他为什么不敢接受像维克托·李这样的挑战者?德拉戈这样的新兴威胁才是拳坛需要的!”
这种论调迅速得到响应。
曾经,维克托被泰森击败的经历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污点,时常被人提及,用以质疑他的顶尖成色。
但此刻,当他勇敢地站出來,迎战另一位令人恐惧的不败拳手,甚至不惜在签约现场就剑拔弩张时,公众和媒体的看法发生了逆转。
指责的矛头调转了方向。
泰森被批评“避战”、“只打安全的比赛”。
唐·金则被更猛烈地抨击为“拳坛毒瘤”、“阻碍比赛进行的傻子”、“只知道榨取拳手价值而不敢冒险”。
相比之下,维克托的形象被极大地抬升了。
他不再是那个被泰森摧毁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勇于面对任何挑战,不畏强权,敢于为自己和拳迷而战的斗士。
他的商业价值和个人声誉,在这一波舆论浪潮中,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广告代言、访谈邀请纷至沓来,但都被阿蒂·莱文以“全力备战”为由婉拒。
维克托本人,没有理会外界的喧嚣。
他清楚地知道,媒体的追捧如同海市蜃楼,擂台上真实的拳头才是永恒的真理——拳击手和记者的路线是不一样的。
他需要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最严峻的挑战之中。
以便拒绝万一失败之后的落井下石。
喧嚣之外,维克托回到了他真正的堡垒——位于芝加哥郊区,那座充满了汗水、皮革和消毒水气味的训练馆。
这里,时间仿佛以另一种节奏流逝。
外界的赞誉与争议,都被隔绝在厚重的墙壁和不断击打沙袋的砰砰声之外。
一个核心的训练团队迅速组建并投入运行:
老杰克和所罗门, 总训练师。
他们是战术的大脑,拥有数十年的拳击智慧,负责分析伊万·德拉戈的比赛录像,寻找那看似无懈可击的钢铁防线中可能存在的、微小的裂痕。
一黑一白,但极为投缘,话不多,但每一句都直指要害。
伊森,体能和力量教练。
签约日的冲突让他对俄国团队充满怒火,他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对维克托更严苛的训练。
“他们觉得他们很硬?维克托,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坚硬!”
他的训练菜单堪称魔鬼式,旨在将维克托的耐力、爆发力和抗击打能力推向更高的人类极限。
迈克尔,运动科学专家和营养师。
他负责用最科学的方法监控维克托的身体指标,调整饮食,确保他的身体像精密仪器一样在最佳状态运行。
这个小兄弟是理性与数据的代表,平衡着老杰克的经验和所罗门的狂野。
就在训练开始不久后,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到访。
洛奇·巴尔博亚。
那位传奇的“意大利种马”,更重要的是,他曾在多年前与正值巅峰的伊万·德拉戈交过手,并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智慧赢得了胜利。
尽管维克托相信他开了锁血挂,但在这个交织的现实中,洛奇的经验被视为无价之宝。
洛奇的出现让训练馆一阵骚动。
他不再年轻,身材更壮了,但那双眼睛依旧充满了斗志和温暖。
“我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洛奇拍着维克托的肩膀,他的声音带着费城口音,沙哑而真诚,“德拉戈他是个机器。冷酷,强大,不知疲倦。但你记住,他不是神。
他会有节奏,有习惯,有一个可以被击中的点。我的经验是,你不能和他硬碰硬,至少不能一直硬碰。
你要移动,要消耗他,要让他打空,让他愤怒。当他的精密出现一丝混乱,那就是你的机会。”
洛奇的到来,不仅带来了针对性的战术建议,更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他象征着以弱胜强、以意志对抗力量的传奇。
维克托有些俏皮的答应:“我知道,我在学校里面都不受欢迎,自然不会有人让我被连续爆头还能站得起来!”
此外,维克托还亲自打电话给了远在欧洲的维塔利·克里琴科,那位以强大实力著称的乌克兰拳王。
然而,这次通话的结果有些令人沮丧。
“维克托,”
大克里琴科的声音在电话里有些沉重,“我与他交手过,很短暂。他的力量超乎想象。我犯了一个错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的经验?就是不要犯任何错误。很抱歉,我无法提供更多具体的帮助。”
大克里琴科被一拳KO的经历,确实无法提供有效的战术细节,但这反而更深刻地警示了维克托团队——伊万·德拉戈的重拳,是真正一击必杀的武器,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
于是,结合洛奇的战术智慧、老杰克的全局谋划、伊森的体能锻造和迈克尔的科学保障,一套针对伊万·德拉戈的、近乎残酷的“炼狱训练方案”被制定出来。
维克托·李,正式进入了他职业生涯中最艰苦、最专注的一段封闭训练期。
训练馆成了维克托·李的整个世界。
一个由汗水、铁锈、疼痛和极度的疲惫构成的,与世隔绝的茧。
日复一日,他在这个茧中循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努力的味道,每一寸肌肉都在呐喊着抗议,却又在严苛的规律下变得愈发坚韧。
清晨,芝加哥的天空还是一片死寂的湛蓝,湖风像裹着冰碴的刀子,刮过空旷的湖畔。
维克托已经在这里,他的身影在朦胧的晨曦中起伏,每一次迈步都沉重如铅。
伊森开着那辆破旧的皮卡跟在后面,车斗里放着那个巨大的、磨损严重的轮胎,维克托的腰间系着牵引绳,轮胎在冻结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沟壑。
十英里,不仅仅是距离,是一场与自身极限的拉锯战。
肺部火烧火燎,冷空气灌入,刺痛气管,双腿的肌肉在颤抖、尖叫、 begging for mercy(乞求怜悯)。
但伊森冰冷的声音透过风声传来,不容置疑:“节奏!维克托!别让轮胎拖着你!是你在驾驭它!”
作为老板的维克托只能骂骂咧咧的低下头,将意志力聚焦于下一个呼吸,下一步,再下一步,仿佛要将这湖畔的寒冷与自身的软弱一同碾碎在身后。
上午,训练馆内灯光通明,驱散了外面的寒意,却带来了另一种压力。
空气里弥漫着汗液、消毒水和皮革混合的独特气味。
老杰克站在投影布前,像一位解剖恶魔的学者。
伊万·德拉戈——那个苏联的拳击机器,他的比赛录像被反复播放、暂停、放大。
德拉戈庞大的身躯在屏幕上移动,每一步都似乎能让擂台震颤。
“看这里,仔细看,”
老杰克用激光笔指着德拉戈的一个细微动作,“他出左摆拳,势大力沉,能砸开一头公牛的头骨。
但是,看他的右手,会下意识地低一点点,只有零点几秒,腋下的防御会出现一个微小的空档。记住这个瞬间,这是你反击的窗口,用你的右手直拳,像锥子一样扎进去!”
维克托沉默地点头,汗水顺着下颌线滴落在地板上。
他转身面对那个特制的移动人形靶——按照伊万·德拉戈的体型和惊人臂展定制,像一个沉默的钢铁巨人。
他开始了无数次重复的击打。砰砰的闷响在馆内回荡。
不仅仅是出拳,他更在练习闪避,在模拟的拳风中穿梭,脚步迅捷如蝴蝶,寻找切入内围的角度。
他练习在高压下的组合拳反击,想象着德拉戈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如何在承受重击的同时,找到那一线生机。
“别被他吓住!他像坦克,但坦克转向慢!”
洛奇的声音偶尔会响起。
这位曾经的冠军,如今是维克托的精神导师和战术顾问。
他会戴上厚重的护具,亲自上场。
洛奇的步伐不再有当年的巅峰灵动,但他对拳台的理解和模拟德拉戈压迫感的能力无人能及。
他像一堵移动的墙,向维克托逼近,用身体语言告诉维克托,如何在巨人的阴影下生存、移动、寻找角度。
“速度!维克托,你的爆发力比他快!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利用它!”
洛奇在模拟进攻的间隙吼道,“别站定了跟他打!那是自杀!移动!移动!让他打空,消耗他!”
“呼吸!控制你的呼吸!”
洛奇拍打着维克托的背部,“恐惧会让你窒息!疼痛会让你僵硬!保持节奏,让你的肺工作起来!”
下午,是纯粹肉体锤炼的地狱。
深蹲架、硬拉台、卧推椅,成了维克托的刑具。
重量被一次次加码,突破着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杠铃杆在重压下弯曲,维克托的额头上青筋暴起,嘶吼声从喉咙深处迸发,伴随着铁片撞击的轰鸣。
这不仅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意志的锻造,要将他的身体打造成能够承受风暴的堡垒。
更残酷的是抗击打训练。
伊森或者助理会用特制的、包裹着软皮的棍棒,反复击打维克托的腹部、肋部、大腿外侧。
起初是剧烈的疼痛,随后是麻木,最后身体似乎产生了一种奇异的适应性,将疼痛转化为一种深沉的、搏动着的存在感。
维克托咬紧牙套,身体随着击打微微震颤,眼神却愈发锐利。
他在学习承受,学习在剧痛中保持清醒,保持反击的意志。
晚上,当身体像一团被彻底揉碎的面团时,迈克尔的时间到了。
理疗室是这片残酷世界中的绿洲。冰敷袋贴在肿胀的关节和肌肉上,刺骨的冰冷镇住灼热的疼痛。
迈克尔手法精准地进行肌肉放松和深度按摩,缓解着一天积累的疲劳与损伤。
营养补充剂严格按照计划摄入,确保维克托的身体能够在第二天清晨,再次投入那非人的折磨。
这是修复与再生的仪式,是为了让这个“茧”能持续运转,直到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702/4390303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