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过犹不及
赵子御曾与他说过,苏家从前也是风光过的,只是从苏士宁祖父这一代开始,便逐渐没落了。
苏士宁祖父为着苏家,拼了老脸和国公府攀上了亲家,也正是因着国公夫人是自己亲姐姐的缘故,苏士宁他爹苏晋在吏部得了个官做。
这在宁朝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少人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野鸡飞上枝头成了凤凰。
只是荣国公十分谨慎,并未给苏晋安排十分重要的活计,只勉强维持着苏家在京都的最后一点脸面。
所以昨日堂上苏士宁才对宋臻和这样马首是瞻,即便被他冤枉时也不敢大声叫屈。
其实按照苏晋的俸禄,苏士宁过不上这样舒坦的日子。
这其中必定有鬼。
只是目前营建的工作还需要些时日,沈淮之只能暂时先把重心放在这边,好好盯着,确保收容所顺利快速地建成,难民们能有个落脚地。
好不容易将那块沉重的柱础石挪到了地点,沈淮之组织大家休息,正巧碰见赵子御带着人来送解暑汤。
“赵兄,没想到你这解暑汤日日送得这么及时,以前我还觉得你颇为不靠谱,如今看来是我错了。”
沈淮之喝了一大口,只觉得浑身暑热和疲劳消失了大半,舒服地眯了眯眼睛。
赵子御看见他们搬完了柱础石,自己来晚了没赶上,有些不高兴。
他大剌剌往地上一坐,也拿了一碗汤喝起来。
“本来和他们说好今日我也要来搬柱础石的,这收容所的营建我也参与了大半了,这么重要的时刻居然没赶上!”
这些时日赵子御和那群工匠、难民早就混熟了,休息时总在一块插科打诨,聊天解闷子。
说好的事没做上,赵子御觉得自己失信于人,再也不是那个诚信的君子了!
想到这里,他更生气了,把手里的碗重重一放,愤愤地说道:
“真是气死我了,都怪心语那小丫头。”
沈淮之许久未见赵心语了,还有些想念那个鬼灵精怪的小妹妹。
“心语怎么了,我看定是赵兄你又起晚了,拿心语做借口。”
“哼!”赵子御脸朝天,鼻孔都扬起来,不高兴地哼了一声。
“我这么英明神武,怎么可能起晚了,最近几日我哪有起晚了,你说是不是。”
“其实心语就是想来破庙这边看看,但是父亲一直不同意,我怕被她缠上,每日都是避开了早早跑出来。”
“今日她也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早早起床在门口堵我,硬要跟着,我不敢违抗父亲的命令,用了好久才甩开她!”
一想到赵心语噘着嘴在门口急得跺脚的样子,沈淮之就忍不住想笑
“你你你!你还笑,就喜欢看我出丑是不是!”
赵子御不满地看了一眼沈淮之,又嘟嘟囔囔了半天,一直吐槽赵心语让他不能及时赶过来,沈淮之却从中品出许多宠溺和爱护的滋味来。
“好好好,我不笑了,心语估计就是在家待得无聊了,过些时日我这边也就快结束了。”
“等这些事情忙完,荷花就要开了,我们带着心语泛舟,给她解解闷去。”
“怪不得这小丫头喜欢你呢,总能把事情办到她心坎里!”
赵子御就差站起来给沈淮之鼓掌欢呼了。
“好了好了,这柱础石是搬完了,这不还得立柱子嘛!休息得也差不多了,我们再去帮帮忙!”
“得嘞。”
其实立柱结束后,沈淮之和赵子御他们这些门外汉能帮的事情就不算特别多了,毕竟平日都养尊处优的,不知道怎么建造房子。
不过好在大多数难民在自己村子里时,多少都参与过房子的建造,多少能搭把手挣点银子,不至于丢掉这份活计,能一直撑到收容所建成。
去沈府喝酒的时候,四皇子也没忘记派人注意国公府的动向。
他上朝回来练字时,眼线就把消息带了回来。
“四爷,那宋世子昨日已打完五十大板,看那样子,赵智礼没放水。”
“算他识相。”四皇子写了几个字,看眼线还没走,停下笔又道:
“还有什么事么?”
眼线有些犹豫:“四爷,不知是不是小的听错了,那宋世子好像并不是流放边疆,反而是要去川渝。”
四皇子料到荣国公不会不管这个儿子的死活,并不觉得有多意外。
“嗯,国公府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国公府派人送了不少吃食,还给了些银子打点了狱卒,旁的倒也没什么,只是那赵智礼大人腰包又肥了不少。”
“小的亲眼看着一尊珊瑚屏风被偷偷搬进了赵大人的府邸,估摸着也得价值千金。”
“呵,这好处尽让他拿去了,算了,谁让他当着这肥差,暂且不管他。”
“有钱拿,也得有命花不是。”
四皇子重新拿起笔来,蘸了蘸墨水,继续写着。
“那宋臻和被送走后,找几个得力的跟着,随时递消息回来,记得和平日一样避着人些,万不可让我那两个好兄弟发现你们的踪迹。”
“小的明白。”
“下去吧。”四皇子挥了挥手,那眼线便迅速出了房门,却没走院子正门,只从旁边的树上跳下,迅速隐匿在府中。
对于自己培养的这批人手,四皇子十分放心,安安稳稳在宣纸上临摹喜欢的书法。
沈淮之和赵子御还不知自己辛苦谋划了半天,只换得宋臻和川渝逍遥几年,四皇子也不打算告诉他们。
荣国公虽说有心教导自己儿子,但不代表他会一直忍气吞声,此事这样便已是得了便宜,过犹不及。
想起沈淮之,四皇子又想到昨日他那番掏心掏肺的话。
他居然问自己有没有坐那龙椅的心思,他居然说……自己能做那个贤明的君主。
皇位,是个皇子他就想要,四皇子又怎愿忍气吞声接受这样窝囊的安排,在一个草包手底下讨生活。
若真耍手段玩心机,四皇子也不惧怕,但沈淮之这样正直的性子,也不见得会帮助自己。
所以有些事,他不能让沈淮之知道。
在沈淮之心里,李君远永远都得是那个光风霁月,磊落温和的四皇子,是他的至交好友。
想到这个,四皇子就十分烦闷,他翻出一本道德经抄起来,让自己静静心。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534/111111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